3月6日李总调研点评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4回复:25喜欢:16

氟化工的调研我也陆续听了一年多了,从22年的夏天到现在,其中最喜欢的专家是李总,讲话中气足,生动,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有的时候也会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最爱听有趣的故事了。

1,一上来李总就更新了一下各个制冷剂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情况。制冷剂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有不少的涨幅,说现在利润已经非常可观了,可以了,怕涨多了引起政府的重视,反而不好。同时提到很多上游的原材料反而价格下跌了。

【点评】制冷剂的逻辑并不会带动上游的氢氟酸,萤石,一系列甲烷氯化物的上涨。相反,反而因为制冷剂的供给受限导致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减少。在22年的时候有几个券商沟通会的时候说,制冷剂涨会带动上游氢氟酸、萤石涨价,这个逻辑从目前的演绎来看被事实证伪,至少目前还没有这个迹象。萤石氢氟酸并没有配额,想买哪里都能买到。商品经济一直就是个供求博弈。供不应求价格才涨。

2,R134a的前期厂商库存相对较高,需求有待释放,新车市场目前不好,汽车售后加氟市场需要等待天气变热。

【点评】134a目前价格较弱,和今年到现在国内新车市场不好有关系。另外和汽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停滞不前也有关系,因为新能源汽车一般会比传统燃油车稍微多用一部分的制冷剂。站在这个时间点往后看,我还是比较看好这个品种的价格会涨起来。理由1,我们国家汽车出口增长较快,这部分因为历史上都没有申报车里面的制冷剂部分的出口,所以应该都算在内贸市场,这个情况和空调出口类似。理由2,汽车加氟旺季要到7,8月,这个李总也提到了。理由3,三美今年专门转了一部分其他配额到134a上,说明一线龙头的厂家还是看好的134a这个品种的。

3,ODS的R152是一个较弱的产品

【点评】看历史数据152这个产品下游需求正在越来越少。152是永和的主要配额的其中之一,投资如果不仔细研究,粗粗看下,这个不是价值投资,就冲着152拉胯的情况,永和都不是一个好的制冷剂逻辑标的。143a的量太小,不是大品种,业绩贡献有限。心疼因为制冷剂逻辑而去投资永和的同学两秒钟。

4,有个投资者问143,李总搞错了听成了134a,然后投资者又强调了很多次,问的是143

【点评】这个细节挺有意思,我一听感觉李总不大熟悉这个品种,一查,果然哈哈,李总没有143的配额,估计也就不怎么关心143这个品种。

5,李总讲了以前2代的时候,几家一起喝酒商量好联合减产的趣事

【点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去年下半年各大产品联合涨价是如何实现的。制冷剂寡头垄断提价。寡头垄断造成涨价,这个一直是制冷剂逻辑里面核心的点。极端来说没有缺口也会涨价,就是因为垄断。

6,又批评了一遍永和22年提出来的只按照二氧化碳当量控制,不按照产品控制的方案

【点评】对于进口消费国这么搞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中国,这个HFC产量占全球85%的生成大国。哪个品种价格高,哪个品种价格低完全是开盲盒,打地鼠。那各厂家都得维护着大量的装置。这对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是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的整体利益。

7,有投资者问,配额今年没有用完,明年的配额会不会受影响。李总回答不会受影响。

【点评】政策的制订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如果某厂1万吨配额,24年最后卖了9千吨。如果25年只给9千吨配额了,这带来什么结果?大家都满产,都不愿意牺牲自己的长远利益。这带来减薄履约安全余量的风险。政府做事免责优先,中国在国际上的风格不像每国动不动就退群。咱们是要立旗帜的,我承诺我做到。今年才24年冻结年的第一年,后面会不会出现偷偷生成的事件政府怎么敢保证?政府做事,免责优先,一定会留好履约的安全余量的空间。

【后市展望】

正如李总所说,4月初北京制冷展可以看到今年的外贸市场到底行不行。而外贸市场和内贸市场之间的差价是目前制冷剂逻辑有待改进的地方。

制冷剂今年的旺季正在开启,有没有缺口就拭目以待了!我选择继续重仓持有$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

【废话啰嗦】

大家挣得是什么钱自己都清楚吗?我清楚知道的,我挣的是认知的钱。制冷剂逻辑我是底部满仓上来的,拿了1年半,一路满仓并加仓。三美甚至33,34的时候我还继续加仓了。

今年注定是制冷剂逻辑不断演绎并价值持续落地的一年。

春天快要到来了,万物复苏,一切充满了希望!

全部讨论

请教存大:今年配额制管理的情况下,进口制冷剂受到配额之类的管制和限制吗?可否自由进口?现在的出口价格相对低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钻空子搞出口转内销?

03-07 19:21

李总是哪位大佬

03-09 16:03

菊花是浙国资,中化昊华是央企,底气十足,三妹是聪明人低调的跟着默默吃香喝辣,豆浆投机失败眼馋红利只能上蹿下跳。市场供不应求是锦上添花,行业长期话语权已易手,乙方变身垄断大佬,业绩水到渠成,估值必然提升,好日子长着呢不用急。

03-09 17:32

当前股价是不是已经反映了目前的涨幅?

03-09 09:50

价格也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只要不是恶意提价,价格不是问题。氟化工过惯了苦日子,一下子日子舒坦了,不习惯,以后要慢慢习惯。今年汽车,空调,冰箱以旧换新,期待会刺激下游需求。

03-10 08:51

143在少也比152多。梅兰明显是不了解143

03-07 14:50

请教 业内人士都说了最近涨价过多 怕引起政府注意 为何还进一步看好继续涨价呢

m

那按他的说法,确实厂家也不敢猛烈提价。持续温和的涨价比较靠谱,逐步让商家适应价格

再请教存大:2代的65%,今年大概率不会发放的了,这点我也同意。但这个“2代的26%”,换算成三代的可以增加大约多少三代指标?为什么有些人对这个畏之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