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12喜欢:388
我觉得这真的是一篇“作文”:辞藻的堆砌。
明明可以更简单的,他非得用更复杂的方式来表达。
我不认为这是一篇好的作品。这恰好是我最不欣赏的写作方式。
如果我是阅卷老师,我会判不及格。

热门回复

2020-08-04 12:47

这个让我想起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话“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但凡肚子有货可写也不至于这样卖弄文字。

这种文章其实有生成器的,比如以不明真相的群众为题。[呵呵]

由此我想到我上学的那个时候,没有一个老师教我写作文时要简明扼要。相反无一例外的告诉你,要多用词,多用课外书上的没用过的词,要多引经据典,最好是别人都没听过的经典。只有这样才能“高分”,考生也有考生的无奈。

方丈这是没有同理心,不会换位思考啊!
明明是自己没想过的事情,没感触的现象,非得拿出来当题目让人硬写,还得限时凑够800字,方丈有没有替学生们想想?
这事换别人还则罢了,但经常硬着头皮回答各类弗远无界的六块钱问题的方丈不理解,实属不应该。
假如以后雪球党委和董事会规定,方丈不论回答什么奇葩问题,一律不许说“我不知道”,“我没什么看法”,“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必须端正态度,认真答满八百字,否则就剥夺方丈的股权,学籍,外带关黑屋不给饭吃,方丈您会怎么办呢?
其实,准备几篇像这作文一样高大上不知所云的垃圾,碰到不愿意回答的就往上一贴,也算是个好办法,反正别人也看不懂说的啥,所以适应广泛,万用万灵,时间一长,大家不明觉厉,方丈不仅学籍得保,股份增值,说不定还能混出哲学家光环来呢!

2020-08-04 12:38

赞同,卖弄文字。

你知道语文老师有多痛苦了吧,每天几十个学生写了一堆垃圾,让你一篇篇读完。。。

这和把MP3写全成“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有啥区别

2020-08-04 13:47

故意不说人话的作文,用晦涩造作的遣词造句,来制造思想深邃的假象。其实既没有严密的逻辑论证,也没有新颖独特的观点。
写这种作文,能得高分,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崇尚高高在上的“权威”,而这名作者聪明地抓住了这一点,用高大上的言语将自己假扮成“哲学高人”,以此唬人。如果老师不给他高分,就好像是因为自己学识浅薄而读不懂这篇作文。
看评卷老师的评语,只能为我们的教育默哀。
多去看看真正有思想的人写的文章、演讲,就会发现真正的高人反而是希望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以便让更多的人理解。
如果我来评卷,这篇作文无论如何不能及格。此风不可长。

2020-08-04 14:09

其实他说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告诉方丈: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鼓鼓掌]

看武亦姝的《我的军训初体验》
还没见过凌晨三点的上海呢,先见了凌晨三点的北京。军训夜间拉练休息时,我心里这么想着。
北京的河道和路一样直铺开很远,四平八稳。头顶的星星比上海多,和水一样安静。都说夏夜适合聊天,坐在背包上,我觉得北京也在悄声和我说话。
适应北京并不容易,偶尔还是会想念麻酱馄饨和豆芽菜浇头的冷面,想上海有点湿润的天和回家时间。即便如此,我仍会明显地意识到,我将要在北京打开的,是很广阔的未来。
军训作为这途中的第一课,会在未来的我的脑海里占据多大的分量现在无从知晓,但我在努力体验它、适应它,以免留下遗憾。我告诉自己不要觉得苦觉得累,一定要坚持,学会去享受。但后来我发现,当烈日当头,腿脚酸疼而不得片刻休息的时候,“享受”二字早就不知被遗忘到了哪个角落,倒是偶尔拂面的清风让人心怀感激。
用不协调的肢体与军体拳“斗争”的时候更未想起“享受”二字,但在这天夜晚的东操场,听到少年的吉他与歌,胸中忽地涌起“世界真美好”的感慨。那时我开始明白,辛苦与享受相伴而生,前者锻炼我感知后者的敏锐,一同激发起某种平日里未有的奇异可爱的情感。它们就这样发生,我盘着腿坐在操场上,看星星,等它来。
写到这儿我忽然很兴奋,在最好的年纪和清华园有这样的一场相遇,在军训纪律的规定下,接连见证了它夏日的多个清晨和夜晚,也算是初次见面最相宜的方式。
拉练走完18公里,我又兴奋地跑到宿舍楼下去看日出。未见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样子,我就坐在椅子上看天空一点一点亮起来。当时与现在都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得真好。
这会儿教官结的小草环叶子几乎已经干了,但我还舍不得扔。我又发现这广大的未来正慢慢溶解在身边的日常中,齐步正步的号令里,慢慢舒展开大学生活的五味,从一只小草环带来的惊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