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买9亿!第一牛散抄底了哪些ETF?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2

牛散进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并不罕见,可能有些个人投资者就是想拿下公司的控制权,因而不断举牌。

但ETF被牛散“买爆”,个人投资者进入ETF的前10大持有人,就比较少见了。毕竟ETF是非常纯粹的投资工具,一定是非常看好某个行业、主题或风格,才会重仓持有。

随着基金年报的发布,基金前10大持有人的信息也一并公开了。

有哪些ETF的前10大持有人中出现了“牛散”?这些“牛散”赚钱了吗?他们的投资成果,能给我们什么启发?现在该买什么?

下面院长就跟大家简单聊一聊。

谁是“基金第一牛散”?

在众多牛散基民中,杨祖贵是当之无愧的“基金第一牛散”。截止2022年年底,根据公募基金年报,他至少持有7只上市基金,合计份额11.96亿,持仓市值9.02亿元。(来源:基金年报)

而且,这位杨先生也是非常专情,这些基金都是同一个概念的。

来源:基金年报

院长看了一下广发、富国的几个产品去年的半年报,都没发现这位杨先生的名字。看来他大概是去年下半年才进场抄底的。

港股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反弹,最大涨幅超过50%,他的这波操作很准确,收获也是相当丰厚的。

另一名叫做周磊的个人投资者,持仓ETF的金额也比较大。截至2022年年末,他共持有4.56亿份证券ETF、1.98亿份医药ETF、30万份材料ETF。(来源:基金年报)

2021年上半年,周磊就买入了证券ETF,持有2.37亿份。此后,他越跌越买,逆势加仓,2022年上半年持有量已达3.96亿份。(来源:基金定期报表)

然而,从证券ETF的走势来看,从2021年至今都是一路下跌。截至2022年末,我们估计,周先生在这一只基金上的浮亏就超过7000万元。

周磊在医药ETF上的操作稍微好一些,是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买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估计他的持仓基本持平。

另外,还有一些“牛散”去年下半年买入游戏ETF,成功坐上了ChatGPT的风口。

例如,许煜就持有游戏ETF超过1300万份,若持有至今,估算盈利超过700万元。邵玲玲、李玲在游戏ETF上的浮盈可能也超过了300万元。(来源:基金年报、同花顺iFinD)

同样是抄底,为什么杨祖贵、许煜等“牛散”有机会赚到50%的利润,而周磊就亏了7000万元呢?

抄底,最重要的是什么?

院长觉得,抄底ETF,最重要的还是两点。

首先,主题基金本身并不是很适合越跌越买、长期定投。如果要这么做,应该选择宽基指数相关的ETF。

A股市场上,长期躺在地板上的主题指数非常多。就拿这次赶上ChatGPT风口的TMT来说,从2016年到2022年这7年时间,除了2019年之外,几乎没有过像样的行情,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们也不愿意买。

假设一名投资者从2016年开始抄底TMT,那他到去年下半年得有多绝望!能拿住吗?显然是很难的。

宽基指数的相关ETF之所以适合定投,是因为它们的牛熊周期其实比主题指数要短得多。

沪深300指数,2016年到2018年年初走了两年的慢牛。然后调整1年,2019年到2021年年初又是两年慢牛。这样,账户里面显示的基金收益大概率是正的,越跌越买、连续加仓的体验就比较好。

第二呢,就是要准确择时。

比如许先生去年买入的游戏ETF,大概率就是在已经确定有利好的情况下去操作的。

游戏ETF去年10月份是最低点,一年不到的时间几乎腰斩。11-12月,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底部就已经基本确立了。加上当时版号宽松的预期也有了,本身是有一定的确定性的。

反观周先生对证券ETF的操作,2021年的时候,证券ETF对应的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其PB还在5年历史分位的50%以上,PE也不算很低,从高点调整的幅度也不够大。

这个底部的确定性就不理想,买入的时机不太好。

总得来说,如果是想抄底主题基金或者行业基金,大家更应该关注那些底部已经确立的品种,不要连续逆势加仓。

接下来买什么?

目前而言,院长觉得,比较接近游戏ETF恒生科技ETF的,主要是医药大类。

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讲,最近院长也是看了很多研报,跟研究员和上市公司都聊了一下,感觉大家的预期是比较一致了,都觉得接下来医药还是会有表现的。

CXO、生物科技、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创新药、医美、中药等各细分领域,都具备一定的政策支持,在很多领域也有国产替代的空间,总体机会是比较多的。

因为篇幅有限,我们今天先简单聊一下中证全指医药指数和相关ETF,后续会针对各细分领域再来详细。

中证全指医药指数(000991)目前的PE-TTM是28.23倍,粗看起来并不低。但医药是高成长性行业,28倍其实是处于近10年来的6.21%历史分位。最近两年来,指数最大跌幅也是超过44%,总体来看,具备很好的投资价值。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中证全指医药指数(000991)周线图上已经在筑底了,摆脱了之前的下降通道,但尚未形成向上突破。总体形态跟之前我们提到的芯片ETF也是比较像,短期内有望复制芯片ETF的表现。

来源:同花顺iFinD

跟踪中证全指医药指数的ETF主要是$医药卫生ETF(SZ159938)$ ,流动性良好,大家可以适当关注。

跟踪其他医药大类指数的ETF则有$医药ETF(SZ159929)$、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512010)、$生物医药ETF(SZ159859)$ 、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512290)等。

后续院长也会对这些医药指数,以及各种医药细分领域的ETF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敬请期待。

【风险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