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风华高科(SZ000636)$ 关于风华的研究效率问题的一些相关数据,感谢@俊odo 兄提供的一个分析视角,在交流中他提到了分配结构问题,而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可以数据化的,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一些拓展:

1.经过比对年报,确认高管的薪酬由19年的3107万下降到20年的1458万,其中王金全由540万下降到248万,付振晓由436下降到220,杨晓平由207下降到124万。即公司在20年度已提前按照业绩激励方案下调了高管的报酬,由于20年的总报酬数额包括了已离任的高管,所以预计新上任高管的报酬水平将和离任的差不多,毕竟上面列的在任高管报酬水平约下降了一半左右,当然由于存在高管的空窗期,所以总金额偏低也是一个事实 。所以也不用总抱怨说把20年报的业绩故意做低了,因为20年人家的报酬也低了一半,所以要在21年和22年获得更多的补偿。

我觉得换了我作高管可能也是这个抉择,但是21年和22年的业绩要大概率超过雪球众的平均预期比如9亿,否则高管就亏得厉害了。可以计算一下,比如王金全先生去年是直接少了300万的收入,今年如果业绩只是压线考核净利润8个亿,那么就还是248万,导致今年会又少300万,如果是8个亿以上的超额激励,团队可以分到25%,高管是12.5%,他占高管总报酬比重为248/1458=17%。所以今年净利润为9.4亿时,他可以分配到(9.4-8)*12.5%*17%=297.5万,大体上恢复到540万的年收入水平。如果达到10.8亿,那么再多300万,就把这两年的收入水平稳定住了。所以,高管们会接受这个激励方案,本身说明对于可实现业绩还是有一定的乐观预期值的。

如果考虑到19年的员工总报酬为1.57亿,20年为2.32亿,那么高管所占的分配比重是由19.79%急剧下降到6.3%。而研发费用中的研究人员报酬由3756万上升到6247万,所占比重由23.92%上升到26.93%。风华的研发人员占比为18.07%,报酬大约是企业平均水平的1.49倍。

然后我们对比一下002138,研究人员总报酬是由9699万上升到12461万,企业总报酬是20302和20887,所占比重是47.77%和59.66%。顺络的研发人员占比为17.7%,所以研究人员报酬大约是平均水平的3.37倍。顺络的高管报酬1192万,占比为5.7%。

据此,可以推断出,002138更类似一个研究驱动性的公司,而000636更类似传统的生产制造性的公司。就研究费用增长上来说,0636是从14363增长到23067万,增长率60%;而顺络是19654至24417,增长24%,顺络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为7.02%,也远高于风华的5.33%。所以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在电感领域的二者技术差距了,为何顺络能够做到电感的前三(另外一家做电感的300319,20年中报显示研发费用3740万,研发费用占营收4.02%,全年估计就是8000万)。7%的研发费用其实和村田差不多,但是它强在始终只做电感领域的研发,而其他公司有更多的产品线。

下面看一下300408的数据,19年报高管报酬1567万,占总报酬比重5.26%,研发费用17653万,占营收6.47%(17年3.6%,18年4.29%),研发人员占比14.88%,总报酬13443万,企业总报酬29766万,占比为45.16%,研发人员报酬是平均水平的3.035倍,略低于顺络。20年中报显示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上升为6.83%,同比增长32%。研究员报酬7079万,企业总报酬14060,占比为50.35%。所以三环也是一家技术性驱动的公司。

如果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就是说风华原来的分配结构非常不合理,但是在向合理化的方向在走,但也仍然和行业领先的这些公司有很大差距。不过,我认为高管的比重目前已经接近领先公司,差异是技术线的分配占比还显著低于领先公司。

但是这里存在两点,首先民营公司的高管都有持股,可以分享到股权升值收益,而国企高管大多数不持股,所以国企高管的待遇高于民企是有合理性的。此外,广晟转为国有资本的运营平台以后,积极支持做员工持股或者股权激励也是可预见的,有助于形成股东和经营团队利益的一致性。其次,技术团队的激励问题,比如单个技术项目的重大突破是可以获得最高100万奖金,技术高管的待遇等同于副职的经营高管打开了晋升序列,由于同时在全球招聘5个研究院付院长级别的高管,所以预期技术条线的报酬分配权重还有上升空间。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是,公司开始转变原来的的研究课题外包方式,转为以奖金的方式向合作的科研机构发布课题,公司认为这意味着研发效率的提升。年报显示:委托外部的研究费用18年为1138万,19年度为345万,20年为270万。但是“其他”项目分别为:345万、503万、1510万。后面可能需要关注一下这两个科目的变动。

客观评价:技术条线有进步,但还是和研发效率领先的同业公司有明显的差距。

2.上面主要讨论了国企的科技劣势,然而客观上说它们也有一定的优势,这是我对研发的相关补贴进行统计后得到的结论。

风华在17至20年的研发相关补贴数据如下:

它的技术补贴部分都放在递延收益里面,然后会依据实收的进度来计入当年的净利润报表,就是体现为变动项,这里面基本是与资产相关的补贴,仅有一小部分是贴息用于冲减利息费用(比如18年就冲减了400多万)。所以可以看到,其实每年政府补贴的大头都是各种科技补贴 ,比如20年的12314万补贴,其中就包括了递延收益转过来的8089万,这一块就是对各种技术项目的补贴了。

然后,这一块的补贴其实并不完全与资产规模相当,而主要是地方政府对于具体科技项目突破的重视程度。比如10亿片式电感技改扩产项目,总投资1.86亿,到20年底才建设了84%,但是累计收到补贴近9000万。所以就侧面解释了,为何后面会有一个74亿电感的十四五扩产规划相当激进,因为地方政府已经赞助你尽早突破到01005电感的量产阶段了。然后,与资产规模直接相关的补贴政策有没有呢?是有的,而且名目繁多。可以学习一下其中的一个文件,有直接补贴,有政策性贴息,也有项目建成后的返还等多种方式。网页链接

所以简单说,还有2.09亿的科技补贴会在未来几年内分批入帐,并且随着大量固定资产和新的科研项目立项,这一块的补贴会继续上升。另外公司宣称的收购广晟研究院的说法也没有错,广晟将定位为科技孵化器的作用,而广东这边市级以上的科技孵化器都有对应的一次性政府补贴,孵化出的科技成果或者专利还有单项奖金,此外,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也有对应的扶持政策,省级的就是1500万,重大关键技术需要突破的就是2000万至3000万的一次性资助。

然后对比一下002138的数据:20年递延收益增加5500万,期末余额12386万,整个的政府补贴是8362万(19年3664万,18年3436万);300408的19年报,递延收益增加13464万,余额40208万,其中主要是与新建项目有关的,比如企业发展基金-专项应付款11473万,高性能氮化铝陶瓷粉体及基板产业 化技术改造5423万,企业发展资 金-高性能 电子陶瓷粉 体项目4138万,企业发展资 金-研究院 项目6009万,等等。查阅了一下南充市的政策,比如南充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生活补贴。南充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50万元的购房补贴,在南充没有住房的可免费使用人才公寓周转房。值得注意的是:300408的20年中报显示递延收益大幅下降,当期仅新增1200万。所以完全可能的就是,当地政府主要是依据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申请,然后依据建设进度来发放补贴,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长达一两年。300408比较投机的是,完全不把这一块的其他收益计入政府补贴里面,这样会显得报表更好看一点,因为不算营业外收入。

当然,客观上也没有错,这些和企业的固定投资相关,和科技研发工作相关,要认为是营业性的收入也无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