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被罚背后:国海证券和光大证券身影隐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华西证券的新任董事长周毅刚上任没多久就遭到监管的“当头一棒”。

4月13日,华西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因在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通灵”)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项目的执业过程中存在尽职调查工作涉嫌未勤勉尽责,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保荐书存在不实记载;持续督导阶段出具的相关报告涉嫌存在不实记载;持续督导现场检查工作涉嫌执行不到位等违规行为。公司保荐业务资格被江苏证监局暂停6个月。

同时,江苏证监局拟对金通灵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项目保荐代表人刘静芳、张然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监管措施,自监管措施决定作出之日起2年内不得担任证券公司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相关职务或者实际履行上述职务;并且对金通灵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项目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郑义、陈庆龄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对此,华西证券表示,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设一流投资银行等要求,切实履行好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责任,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华西证券的上任董事长鲁剑雄于去年年末任期满离任,而周毅于2023年12月29日被选举为董事长。

周毅上任不到半年,华西证券保荐业务资格就被暂停,也算是踩了前任留下的“坑”,此前华西证券多次因投行业务违规被罚。实际上,周毅今后要解决的问题恐怕不止于此。

多家券商卷入金通灵财务造假

华西证券此次被罚与金通灵财务造假有关。今年1月2日,金通灵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江苏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经监管机构查明,2017年、2018年、2021年、2022年,金通灵虚增营业收入分别为50142.43 万元、54973.13万元、6893.07万元、1530.85万元,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14647.88万元、14,767.16万元、7398.71万元、4332.73万元;2019年,金通灵虚减营业收入19671.62万元,虚减利润总额3852.77万元;2020年,金通灵虚减营业收入537.68万元,虚增利润总额5730.08万元。

2017年至2022年,金通灵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分别占公司各年度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103.06%、133.10%、31.35%、101.55%、5774.38%、11.83%,导致公司相应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在此期间,金通灵于2019年12月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南通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产控”)非公开发行股票。

公告显示,该项目最初的保荐机构为国海证券。经过国海证券核查,此次关联交易不存在损害公司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国海证券表示对此次关联交易事项无异议。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海证券对金通灵2019年持续督导现场检查报告中,并未提到金通灵财务造假的情况。国海证券现场检查发现的唯一问题及说明是金通灵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上升30.10%-47.38%,原因主要系公司加大内部管理的力度,注重开源节流,集中公司资源推进优质项目的建设,促使公司利润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对于金通灵的业绩情况,国海证券给出的现场检查意见在“是”一栏,均打上了对钩。

然而,到了2020年7月,金通灵发布的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保荐书显示,华西证券担任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为本次发行出具发行保荐书。华西证券指定保荐代表人刘静芳、张然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尽职推荐工作;指定胡古月为本次发行的项目协办人。

有市场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在同一个股票非公开发行项目中更换保荐机构并不常见。不过,更令人不解的是,华西证券在担任金通灵保荐机构期间,还多次更换保荐代表人。另外,公告显示,2020年12月,项目协办人胡古月因工作变动原因从华西证券离职。

金通灵非公开发行股份于2021年2月在深交所上市后,当年4月,金通灵公告称,华西证券原指派的保荐代表人张然因工作变动,不再负责公司的持续督导工作。同时,华西证券委派范宗辉继续履行保荐职责。到了8月份,金通灵再发公告称,华西证券委派陈庆龄接替范宗辉继续履行保荐职责;同年9月,华西证券委派郑义接替刘静芳继续履行保荐职责。

仅是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定向增发股份这样一个项目,过程竟然如此曲折,中途不仅更换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更是持续更换,保荐机构以及保荐代表人如果不是发现了该项目存在的问题,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金通灵曾在2019年2月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上海运能 100%的股权,该项目的独立财务顾问是光大证券

频频受罚

华西证券此次被罚之前,曾多次因投行业务违规而被处罚。不仅如此,华西证券在担任金通灵保荐机构之前,监管部门已经对其做过警示。

2018年9月,因在公司债券承销、新三板推荐等投行类业务上出现多次违规行为,华西证券被四川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尽管受到监管警示,但华西证券在此后的投行业务中依旧频频违规受到监管处罚。

2021年3月,华西证券作为宁夏远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债券的主承销商、受托管理人,因未对发行人抵押备案程序的真实性进行全面尽职调查、未持续跟踪并及时披露与发行人偿债能力相关的重大事项的违规行为,被上交所予以书面警示。同年5月份,四川证监局公布,在现场检查中发现华西证券在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山东广悦化工有限公司2018年非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项目、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IPO项目中存在尽职调查不充分及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2023年9月,证监会网站发布了关于对华西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证监会指出,华西证券存在内控独立性不足,质控部门分管高管担任IPO项目保荐代表人并参与质控审批,内控部分意见未回复、未落实或修改后未经内核即对外报送,质控现场检查力度不足,且部分投行项目聘请第三方未严格履行合规审查等问题。

到了今年1月份,上交所对华西证券出具书面警示。上交所指出,华西证券在投行业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投行业务管理制度与内控机制方面,未制定及时掌握公司债券项目情况和业务人员执业活动的项目管理制度;二是立项管理方面,个别不符合公司制度规定立项标准的项目通过立项;三是其他投行业务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包括部分公司债券项目销售工作中,存在业务承做团队同时开展债券销售询价工作情况,个别债券类重大风险项目退出关注池不符合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等。

监管的多次警示并没有引起华西证券的重视,依旧我行我素,终于在新“国九条”发布以后,成为首家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的券商。

华西证券保荐业务资格被暂停以后,相关业务自然受到影响。4月19日,华西证券发布公告称,9只公司债券被西南证券临时托管。

另外,华西证券保荐业务资格被暂停以后仍担任保荐机构的IPO项目有3家,分别是四川众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众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东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项目已分别于4月26日和5月2日撤回。

营收持续下滑

华西证券此次被罚之前,其经营状况已出现下滑趋势,保荐业务资格被暂停6个月对其无异于“雪上加霜”。

年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华西证券分别实现营收51.22亿元、33.76亿元、31.81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6.32亿元、4.22亿元、4.25亿元。

到了2024年一季度,华西证券营收净利双双下滑。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华西证券实现营收6.48亿元,同比下滑42.55%,实现净利润1.26亿元,同比下滑68.60%。

从具体业务来看,近几年华西证券投行业务收入不断下降。年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华西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分别为4.57亿元、2.18亿元、1.85亿元。

除了投行业务,华西证券其他业务表现也不乐观。2023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除了投资业务实现扭亏为盈以外,其他业务全面下滑。

其中,资产管理业务营收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滑47.60%,而营收占比最大的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同比下滑12.92%,信用业务同比下滑7.65%。

对于资产管理业务的下滑,华西证券表示,主要是受市场、行业环境影响,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承受较大压力,资产管理业绩报酬收入减少所致。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华西证券子公司华西金智下属成都金智百业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在清算中,清算小组已在工商管理部门备案。

华西证券当前所面临的种种情况来看,董事长周毅想要短时间内扭转公司当前局势恐怕并不容易。

华西证券 # 国海证券 # 光大证券 # 金灵通 # 上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