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全球首次商业飞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国产大飞机正式走向广大消费者。

5月28日12时31分,经历1小时59分钟飞行,由C91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这标志着国产大飞机C919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圆满完成,开启了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当日,@波音@空中客车发文向中国东方航空和中国商飞致以祝贺。从此,除了“A”(空客)和“B”(波音),浩瀚蓝天有了“C”(中国商飞)的身影。

5月29日上午11时许,国产大飞机C919平稳地降落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东跑道,然后滑向T2航站楼停靠于廊桥。

此次飞行,C919于上午8时25分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执行MU9197航班,搭载了135名旅客从上海飞抵成都。成都是C919首批商业飞行城市,从此成都市民可以选择乘坐国产大飞机出行了。

公开资料显示,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2007年立项,2017年首飞,2022年9月29日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TC证)。

2022年12月9日,东航作为全球首发用户,正式从中国商飞接收编号为B-919A的全球首架交付飞机。

东航C919公务舱、经济舱段均选用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客舱座椅。

其中,8个公务舱座椅为全铝合金框架结构,采用摇篮式设计,后靠可达120度、前后座椅间距超过1米;156个经济舱设计采用3-3布局;C919客舱拥有2.25米的过道高度,旅客能感受到舒适的顶部和前方视觉空间。

一位参加首航的乘客说:“坐在国产大飞机C919上,非常激动,我感到无比自豪。说到感受,首先就是感觉C919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跟宽体客机一样平稳,整个飞行过程体验也很棒,机舱尾部的噪音也比以往的窄体客机更小一些。”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表示, “太激动了,终于可以坐上国产大飞机!”“很骄傲,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可以体验一次”

中国商飞副总经理魏应彪表示:“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大飞机事业已经迈入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征程。”

民航智库专家韩涛认为:“国产大飞机商业首航成功,标志着国产客机正式进入主流的150座级至200座级、单通道干线民航运输市场,这是全球民航业竞争最激烈的民航运输市场之一。成功商业首飞是起点,航空公司是否盈利才是这款飞机在商业上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截至2022年年底,C919大型客机已经获得了包括国航、南航、海航等航空公司以及多家租赁公司的订单1035架。据中国商飞官网最新消息,今年4月27日,海航又与中国商飞签署百架飞机采购协议,其中包括60架C919飞机确认订单和40架ARJ21飞机意向订单。

据中国商飞预测,2021年至2040年,全球预计有41429架新机交付,价值约6.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航空市场预计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占全球的21.92%,价值约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2.95%。

大飞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海军认为,C919投入运营后,主要受益对象为原材料生产商、机体制造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机载系统相关企业。

“C919项目相关的企业目录中包括多家企业,比如中国铝业南山铝业等原材料厂商,机体的大部段由中航西飞、沈飞等几大航空龙头企业承制,而零部件供应商则以航空航天和军工企业为主。”

“在机载系统方面,目前中国商飞I级供应商中机载系统供应商共有28家,其中多一半为国外供应商。不过,国内企业通过合资模式、项目合作和自主研发等方式已广泛参与其中。”沈海军说。

作者 | 张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