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回测】25周年激荡,中国公募基金从0到1,“长期投资”的成绩到底如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0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末,我国共有公募基金管理人156家,管理的基金产品数量突破万只,达到1.06万只;管理总规模27.25万亿元;中国基民的数量早在2021年底就突破了7.2亿人

1998年至今的25年间,从0到超万只,从0到27万亿元,从0到156家,公募基金逐步成为备受欢迎的普惠性大众理财金融工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A股经历大幅回撤,但是权益基金份额整体并没有明显下降,说明更多的投资者已将基金视作一种长期的资产配置。

(来源:Wind,海通证券

公募基金能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居民长期资产配置工具的背后是可见一斑的财富增值效应。

2003年底至今的近20年时间里,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分别为1276.78%、938.16%、360.87%,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为118.06%;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17.82%、15.68%、8.63%。

截至4月3日,全市场有业绩可统计数据的17953只基金(不同份额未合并计算)中,自成立以来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共有12989只,占比达72.35%;而成立满三年的8209只基金,取得正收益的共有7811只,占比高达95.15%。

在成立满三年的基金中,共有38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超过1000%,成为基民口中的“十倍基”;有155只成立以来收益率超过500%;有581只成立以来收益率超过200%。

二十五年间的财富长河奔流中,长青基金不断涌现,因而让我们看到了无数个基民与基金公司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故事,长期投资在A股、在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有效性得到验证。

长期投资的有效性是否存在前提?

关于长期投资的有效性,投资人之间一直两派纷争。

一派认为“亏了就说长期投资,完全是把现在的问题拖延到长期的借口”;

另一派认为“投资就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很长的坡就是通过长期投资带来复利效应,最终静享时间的玫瑰” 。

那么长期投资的有效性是否存在前提呢?这就要从权益投资的本质说起。

股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从短期来看,股票的回报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核心是基于预期和情绪的博弈,所以股价总是起伏不定。

但从长期来看,股价是企业内在价值的表现,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只有那些长期正增长的经济体,才能孕育出盈利不断增长的上市公司。

因而我们多次说,长期投资就是投国运,权益资产的增值要从经济增长中获利。所以巴菲特的投资神话才会诞生在美国,而不是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就一度陷入停滞的日本。

那么中国未来十年的国运如何呢?2020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中国经济数据,其中,“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成了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

(来源:世界银行)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会发生什么?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际经济发展轨迹来看,经济发展和运行会呈现出这几个特征:

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需求快速提升、技术创新成为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引擎、居民资产配置向金融资产加速转变,配置股票资产是重大方向。(来源:金信期货研究院  从人均GDP看股市相对趋势——以美国、日本为例 )

长期投资,到底多久是长期?

因而最终又回到了这个问题:长期投资,“长期”到底是多久呢?

1.0版本:5~8年

这个版本中我们用极端值进行测算。

上证指数曾在2007年10月和2015年6月分别摸顶6124点和5178点,之后便开始了巨幅下跌,调整幅度分别达到了73%和49%。

那如果最不幸的“天选基金人”在这两个高点附近买入权益基金,会怎么样呢?

如果在2008年1月14日买入偏股混合型基金,那么将在2015年2月17日回本,回本时长为7.1年,在回本的半年后,持有收益将升至29.15%。

如果在2015年6月12日买入偏股混合型基金,那么将在2020年6月16日回本,回本时长为5年,在回本的半年后,持有收益将升至29.18%,回本的一年后,持有收益将升至40.66%。

如此来看,那些等待的时光是沉淀所言不虚,即便是“天选基金人”,只要坚持下去,在5~8年的时间里也能得到一个较好的馈赠。

确实如我们的统计数据所示:坚持持有权益基金5年及以上,正收益率概率超过90%,能够坚持持有8年或以上的,获得正收益比例达到100%。

(来源:wind,以偏股混合基金指数为例,统计区间:2005.1-2021.12)

2.0版本:3~5年

那么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长期投资多久能够获得相对满意的收益呢?这个版本中我们用常值进行测算。

同样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统计了获得年化收益在10%以上的比例与基金持有时长的情况发现:

(来源:wind,以偏股混合基金指数为例,统计区间:2005.1-2021.12)

持有时间在3~5年的时候,年化收益率超10%的概率是最高的,最高达到62%;如果再拉长持有时间,坚持持有6~10年,这个概率反而下降了。

可见,坚持持有偏股型基金平均持有时长在3~5年的时候,是一个关键时间。如果在这个周期内收益达到投资预期,或者存在资金使用需要,卖出止盈及时落袋为安是较为理智的选择。

事实上,这样的持有时长也相对好理解。从过往数据看,A股经历一轮牛熊周期通常在3~5年,权益基金的收益随之波动,因而3~5年的持有时长较为符合A股的牛熊周期,可以作为长期投资期限的参考。

因而历经了资本市场风雨起伏的投资大咖们,纷纷把获得良好投资收益的答案指向“长期投资”。在 “观察草木生长”的过程中,投资收益到来。

公募基金亦用二十多年间的数据告诉我们长期主义的力量,“细水长流”这个乍一看并不能激起人们兴致的词汇,却是能走得更远的方式。

数据来源:Wind、各大券商,观点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但斌看空AI:一旦被套,不知猴年马月解套# $北方华创(SZ002371)$ $中芯国际(SH688981)$ $朗姿股份(SZ002612)$ 

全部讨论

2023-04-06 15:06

是的呢~十分同意这句话“细水长流”这个乍一看并不能激起人们兴致的词汇,却是能走得更远的方式。$央企创新驱动ETF(SH515900)$ $上证指数(SH000001)$ $沪深300(SH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