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医药和制造

发布于: 雪球转发:43回复:113喜欢:91

首先我对

第一,散户的误解。

目前很多散户认为赛道审美疲劳,机构“坐庄式”抱团,导致大盘羸弱,巴不得新能源继续跌。

实际上

1)赛道的拥挤程度非常低。

2)机构持仓比例也没那么高。

机构持仓是低于消费,略高于医药的。

3)赛道估值极低。

拿最新的高测股份来说,预计年报业绩:净利润7.600亿元至8.200亿元,增长幅度为3.4倍至3.75倍。今年22PE,明年17PE左右。

很多说高增速不可持续,明年业绩增速边际会放缓.,有些负增长。。但是仍旧能找到一批明年10-20PE,增速30-50%甚至更高的。

这在全A所有行业都是有极致性价比的。

赛道基本上是明年业绩增速最高,同时估值最低的之一。而且PEG基本是全行业最低。

4)赛道成长空间很大。

哪怕目前渗透率最高的锂电,也有3倍以上的渗透空间,考虑到目前渗透率中部分含有插电/混动/增程式/五菱式,实际上空间更大。

风电和光伏都有10倍以上空间,部分细分领域有几百倍空间,比如 海风领域/   HJT领域/ 钠离子电池领域/复合集流体领域等等。

5)业绩确定性高。

A股泡沫化最严重的其实是医药股,从仿制药到创新药转变后,医药一直按管线估值(类似PPT估值),有管线就开始按计算器估值,这是其他领域难看到的估值方式,当时$宁德时代(SZ300750)$  按2050年估值引起哗然,实际上宁德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份额是相对确定的,实际上出差错的概率不大。

医药实际落地下来,能兑现业绩的创新药企业极低,大多数低估了恶心竞争导致的份额下降,低估了各种类型导致的降价,低估了销售费用等。

总之都是按目标用户人群乐观费用*乐观份额,还给了很高的估值。真正兑现的并不多。

新能源的确定性兑现极高,而且有高频数据(月度数据)确认。

6)真正的抱团

其实看一些公司,比如 爱美客 通策医疗 爱尔眼科 贝泰妮 华熙生物     天味食品 等等,这些消费公司才是真正的抱团。

包括批量的创新药公司 实际上很难短期发现业绩,中长期也有极大不确定性,也给了极高的估值

第二,美股的错觉

很多人习惯从美股找长牛行业和大企业。会发现,消费和医药相对制造有比较优势。但是忽视了美股的特殊性。

1)美国的优势行业是消费和医药。

他们本身人口在增长,同时因为文化和领先,他们的消费和医药是全球化的,享受全球市场。

所以你看到的 麦当劳星巴克辉瑞耐克露露柠檬,爱马仕,LV等等。

但是反观A股,有几个药企或者消费公司能走出国内?

贵州茅台 能卖到西方吗?甚至连日韩东南亚都是黄种人都很难认可。

所以目前美国的消费和医药仍旧是成长行业,而且行业空间很大,增速也不低。

但是国内的消费行业有见顶情况还面临西方竞争。

目前你难道认为酱油,牛奶或者啤酒,白酒仍旧有成长空间吗?

2)中国的优势行业是制造。

最近$特斯拉(TSLA)$ 超跌刷屏,其实我不感到意外。因为之前虐遍BBA的MODEL 3 和Y,在国内没有丝毫优势。

无论是$比亚迪(SZ002594)$ 还是 蔚来 小鹏 理想 他们车的性价比和各方面我认为都是秒杀特斯拉的。

单独拿比亚迪汉/海豚 对比MODEL 3,真正体验试驾后很容易作出选择,目前比亚迪也就品牌相对弱势。

美国制造业其实牛股很多,但是制造业空心化更是他们的问题,核心就是高端被德日打,中低端让国内碾压。

反而中国制造业是有全球化的属性,无论是现在的锂电还是光伏,包括未来的风电。都有可能出海,享受全球市场。

目前很多领域,比如海风风电,我们算市场空间,只是保守的算了国内,实际上 不管中天科技 还是东方电缆 的出海进程都很快。

3)优势行业优势估值

所以我们相对美股而言,消费和 医药应该有更低的估值。但是制造业应该享受更高的估值。

但是确是相反的。很难想象,最抱团的其实还是消费领域。

比如 爱美客 华熙生物    贝泰妮 都是20-50的增速,但是竟然有70倍以上的估值。

比如通策医疗 爱尔眼科 增速都降到20(甚至负增长) ,但是估值也有60倍以上

比如白酒,茅台的估值相对还是低的,批量的白酒还是20-40倍估值,实际上增速都下来了。

比如某些消费,海天味业 片仔癀   天味食品 等等

还有一些未来极大概率很难增长的的 三只松鼠 良品铺子等等,上百PE,甚至没法用PE估值,都是4PB以上

包括很多创新药公司,未来管线是否能成功,能否达到预期的销售和利润,有没有技术风险等等,是不是真正能兑现业绩,能兑现多久。都很难说

但是我们的制造业

不论旧制造,比如三一重工 ,还是新的赛道 宁德时代 中天科技 等等,都严重低估美股

第三,新能源泡沫

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短期爆炒,部分领域导致供应加剧。

也有人说赛道审美疲劳。

甚至有人拿出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来形容。

但是实际上目前估值和之前泡沫没法比,也很少故事股。

另外这次新能源如果类比2000年互联网,你也会发现

2000年以后,出现伟大公司数量最多,比例最高,包括涨幅最大的还是互联网和数字科技相关的行业。

虽然一代版本一代神,但是这个领域每年都有极富想象力的公司,此起彼伏。

其实你仔细也会发现

新能源领域也有类似的情况

还是新技术领域,比如风电中的海风,锂电中的储能,复合集流体,钠离子电池,光伏里面的TOPCON,HJT,电镀铜等等。

最后,我对行业没有偏见

我也仍旧会在医药和消费找好的机会,但是相对而言,目前的赛道里面

有巨大成长空间,短期增速更高,估值更低更有性价比的机会更多。

当然如果有好机会也多私信。

中天科技   东方电缆   通威股份 传艺科技   绿康生化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23661666xx2022-12-28 21:30

新能源明年30%的增速,机构觉得低了,消费明年5%的增速,机构觉得困境反转了,无解

一半秘密2022-12-28 22:28

别吹了行不,江苏北人的一大堆机构在哪呢?

天天跌停板2022-12-29 12:31

深度好文。在我眼中,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最大成就就是几乎覆盖制造业所有领域的国产替代。从低端的服装小商品到现在的新能源半导体,从具体产品到工业母机。特别是新能源行业,实现了对旧能源的换道超车,摆脱对石化能源、对内燃机技术的进口依赖。十年前有谁会想到中国汽车出口量会超越日德成为世界第一?随着人口拐点的确立,无法打开国门的消费行业只会越来越卷。

朱阿蒙2022-12-29 01:03

说句实话,都贵!用peg来评判公司是否合理,没啥意义!业绩增长这东西过了风口就失去想象空间了。在a股多数时间就是在等待,毕竟跌的太慢,涨起来太快!熊长牛短,加杠杆的被熬死一大批,跟80%以上不懂股票的人玩,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非常不容易,有时候傻子都懂得逻辑,有时候神仙讲故事逻辑,熬吧!少年们!

养鹅人2022-12-28 22:59

美国的消费和医药也是经过多年发展再配合自身强大综合实力才走向全世界的,中国消费品牌将来也会走出去。白酒和高端白酒是两码事,我国制造业因为长期从事中低端产业链,导致附加值低,自由现金流低,本质上其实一直在赚固定资产和应收账款等不能等同于现金的资产,所以市场当然不喜欢,你所说的增速不高还估值一直很高的行业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由现金流高,企业赚到的钱最终能留存下来这点很重要,因为这类企业在a股太稀缺,所以和商品一样因为缺货涨价拔估值

全部讨论

2022-12-29 01:53

扯什么蛋啊,新能源年线级别调整都看不出来,服了。

2022-12-28 22:53

作者是以价值投资为基础来分析的行业,可以说逻辑上自洽的比较不错,但是作者却忘记了A股自诞生之日就没有价值投资的基础,只有投机,才能在这个市场成为赢家

2022-12-28 22:52

1、拥挤度、渗透率聊板块潜力很片面,行业拥挤度低导致当前新能源产品普遍净利率高。看着面包大,但随着入场越来越多,净利率只会越变越低,能不能比现在更赚钱是个未知数。就如你所说的锂电,当然很多其他新能源行业也有这个问题。

2、风电、光伏了解不深,这些组件近十年以上需求会依次递增?还是近5年或者2-3年就是需求高峰。还有组件更换周期是多少年一次?在我看来,你拿近两年高速发展需求高峰的增速,就说这增速,10-20PE完全是低估,这是不合理的。
后面美股的展望、新能源泡沫,算是对未来美好的展望,不做评价。

2022-12-28 21:43

红姐怎么看这个数据@天道酬勤我午休

2022-12-28 21:38

现金流不一样,行业一旦到顶业绩退化速度不一样,而且护城河不太一样,新能源很多没有门槛的。

2023-02-14 23:45

随着国力提升,文化输出必然加速,医药消费现在还限于国内,等出海那天岂不是预期差更大?
而且制造业最大的问题是更新换代太快,一不小心就被淘汰。但是消费医药这是恒久不变的主题,尤其高端的。

2023-01-01 22:14

所以我们相对美股而言,消费和 医药应该有更低的估值。但是制造业应该享受更高的估值。现在美国也就是只剩下品牌优势,包括医药。

2023-01-01 21:11

读了博主的好文,很受启发,谢谢分享。炒股尊重均值回归,医药实际上很难短期兑现业绩,中长期也有极大不确定性。现在中国股市泡沫化最严重的是医药股。从仿制药到创新药,摸索发展需要付出代价,需要人才资金投入,更需要时间积淀。中国医药大健康的机会是全球化的,改革开放医药有机会享受全球市场。

2023-01-01 14:01

新能源,明年还是会有预期差的。等待筹码结构走好。

2023-01-01 13:25

康方生物,科伦药业,了解一下。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