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65喜欢:6
运城m7事故,是一次让人心痛的事故,三人不幸遇难,个人是华为智驾的铁粉,几乎每天都在智驾,分享点个人经验:1,经常定期清理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尤其注意,2.上高速需确保所有人都系好安全带,3.智驾巡航的车速最好设定在110公里左右,不要太高,十次事故九次快,4.智驾不等于无人驾驶,不能长期玩手机,甚至高速上睡觉,智驾提醒接管车辆,要尽快接管!…斯人已逝,总结经验,找到事故的原因,让牺牲不会白费。智能驾驶技术是一个新兴的技术,还是很大程度能缓解驾驶疲劳的,也一定还有不足,我们要谨慎的使用它,直到它完全成熟。$江淮汽车(SH600418)$ $赛力斯(SH601127)$ $北汽蓝谷(SH600733)$

精彩讨论

andyding04-28 15:46

L3-阶段没到到L3之前,智驾使用得当,的确可以一定程度减轻驾驶负担,也能增强一定程度的安全性。
但也面临一个悖论,智驾功能越先进,司机越依赖就倾向越放松,由于边角案例(corner cases)的存在可靠性做不到逼近100%或很高的标准,潜在的危险随时发生,所以使用智驾期间法规要求手不能离方向盘。
所以整车厂对无人驾驶的过度营销导致对用户的误导必须禁止,在营销无人驾驶功能先进性的时候必须辅以充分的功能局限性(比如适用场景)说明,行业管理部门和整车公司也必须大力进行用户教育和知识普及,毕竟大部分消费者没有专业知识,容易偏信华为赛力斯小米这样的强力品牌。 $特斯拉(TSLA)$ $比亚迪(SZ002594)$$小米集团-W(01810)$

慢了半拍04-28 15:41

别本来就是个代步工具而已,我不知道为啥要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自己的命自己掌握!

李海斌情绪指数04-30 08:33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在唐山做生意时,朋友的一个亲戚在过年时去慰问留守钢厂的员工,路上出了车祸,保时捷卡宴打不开车门,人不幸离世,当时就想保时捷怎么会打不开车门呢?现在想想,什么车只要a柱变形,车辆框架大概率变形了,车门打不开的概率很大。亲人的离去无疑让人悲痛欲绝,活着的人生活还要继续,但牺牲并不是毫无意义,每一次他们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值得被我们铭记,创新也不会止步,脚步也更有意义$赛力斯(SH601127)$ $江淮汽车(SH600418)$

风流小瘪304-28 15:31

被你这么一说,感觉是驾驶人的原因了

李海斌情绪指数04-28 16:07

也能开的,只是机械开门键大多在在手套箱里,外面的人不好开

全部讨论

04-28 15:52

我开车已经十多年,当初是非常不情愿学的车,因为我这人特喜欢胡思乱想,走着路真能走沟里边去,因为脑子走神儿,怕万一开车时候脑子走了怎么办?学会开车之后前几年开车非常累,怕自己走神儿,开车时特别紧张,当然现在是好多了。只是现在不知道这个智能驾驶到底能有多大帮助,有这么多人竟然真敢放手让自己去做别的,我是胆儿小不敢的,再怎么智能也不敢。命是自己的,也只有一条,开车时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上比较好。另外,真的奇怪为什么里面的人没出来,要么是车窗打碎时人已经没了,要么是其他原因导致根本出不来,比如外力压迫牵扯什么的。逝者安息,希望不要有太多人去蹭这种流量,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人性!!!

04-28 15:38

不是车门打不开?

04-28 16:09

事故车没有智驾啊 RIP.

一将功成万骨枯!站在时代长河中观察过去,智能驾驶技术实现完全的可靠、成熟之前,一定会死很多人,以血的教训让车商不断改进提高技术,这是个历史发展必须经历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我只能选择五~8年后再做小白鼠(选电车),那时的风险应该很小了。现在才刚起步,各种bug的发现都是要消费先驱们付出血的代价的。

04-28 15:45

还是斌哥中肯

04-29 05:16

没有百分百的智驾。珍惜自己,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04-28 20:43

开车遇到的突发事件太多了,驾驶员的主观反映是第一位的,不能完全依赖智能驾驶,特别是高速上,根本来不及。

04-28 15:42

出事的不是博士方案,智驾应该成标配才行,可以避免好的事故。

04-28 15:41

04-28 15:57

我开小鹏,哪怕无论什么牌子有智能驾驶,但我还是相信自己的手。路上这么多车这么多人,你有智能驾驶不代表人家有,一直觉得智驾挺伪命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