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大跌,从央媒口中,解读中信银行为何领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7

今天银行股大跌,传,股份制银行的月度信贷数据,开始负增长了,这一点也不稀奇,越往后可能越会变本加厉,就像芯片的第三期大基金里,只有六大行一样,信贷市场,从2年前开始,在总需求收缩的情况下,也是大行在持续挤出股份制、挤出中小行,很多小行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另一方面看,今天,中信银行领跌,已经跌到之前两个涨停板之前的价格了,下图。

中信之所以领跌,和之前咱们聊到过的,国资委,关于禁止央企,新增金融企业股权这一主线相关,这个新闻出来后,经济日报,以评论员“金观平”的名义,发表了一篇文章,《经济日报金观平:防止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里面提到: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的模式也暗藏风险隐患,突出表现为重融轻产、金融泛化、盲目扩张。例如,一些大企业非理性多元化扩张,过度依赖金融杠杆,产业资本过度进入金融行业;一些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违法违规经营管理金融企业,存在内部人控制、大股东操纵,财务造假,大肆挪用资金。这些隐匿风险一旦暴露,企业资不抵债,信用风险高企,将大幅增加系统性风险概率。

我不是说中信存在这些问题,但是产业和金融融合的模式,典型的非中信莫属了,中信集团创立之初,就是做的实业贸易,甚至中信银行,原来就叫中信实业银行,结合之前巡视组进驻中信集团,端午期间中信集团副总经理被查等,资本市场比较敏感,也可以理解。

当然,相关的结论还是之前说的,对投资而言,最应该警惕的,依然是中小金融机构,因为其本身业务竞争力就在下降,而且中央已经明确指明,这些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要地方先承担责任,且近期的这些操作思路也表明,过往出售股权给央企或者一些控股集团的模式,未来也走不通了,出了风险,只能自爆了。

多说一嘴,传统媒体里,有几个评论员的文章,大家要重视,一个是任仲平,这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简称,一个是上面的金观平,这个是“经济日报观察评论”的简称,“平”字辈,那可不是随便就能叫的,经济日报,是中宣部管的,代表中央发声,所以金观平的观点,就和央妈口中的“市场人士”一样,可以仔细揣摩。

全部讨论

06-12 09:16

表舅,任泽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