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报价下行,能否带动权益市场上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昨天结尾,提了一下存款的手工补息取缔后,对银行理财的影响,提到:

“对于理财经理、个人客户而言,要进一步降低对固收产品的收益预期,现在,一年期的固收理财,费后能做到2.2-2.4%,说真的就很不错了,如果你现在还认为,纯固收的1年期以内理财,基准能做到3.0%以上,那我觉得要么是痴人说梦,要么是自欺欺人,总之得向天再借100bps。”

很多人私信说,你这算的不对,现在一年期理财,2.8-3.0%以上业绩基准的还大把,甚至很多短久期的理财,收益率都不止2.2-2.4%。

我觉得,我把这个业绩基准说的低一点,最开心的,应该是理财子公司做投资和渠道销售的小伙伴,他们平时,从银行总行和分行那里,听到的最多的三句话可能就是:

1、你报这个业绩基准,肯定卖不出去的。

2、你这个产品的销售服务费能不能再高点,然后业绩基准就别下调了。

3、你这个业绩基准肯定能达到的吧,我们和下面宣贯是很严肃的,你达不到基准,会影响后续合作的

我分两个维度,来解释一下,表舅说的,一年期理财,2.2-2.4%报价的合理性。

第一个维度,先说短久期的理财,讲讲什么叫「动量营销」。

现在几乎所有的银行app,都在学电商平台的产品矩阵,搞了日日X、周周X、月月X、季季X、半年X、年年X,对应着不同期限的定开类产品,你去看业绩展示,都在2.8%,甚至3.0%以上,因为都是成立以来的年化,或者近三个月年化,总之哪个维度的业绩好,就展示哪个。

我昨天刚学了个新词,这种营销模式,叫做「动量营销」,我们知道,量化投资里,有个动量因子,其实说白了,就是追涨杀跌,比如昨天有色涨了4个点,那我就追趋势,杀进去,结果今天跌4个点。

而固收产品,太适合做动量营销了,过去六个月年化3.5%,把客户先框进来,然后后面六个月年化收益可能只有1%,加权平均2.25%,合情合理。

我不是说动量营销有什么不好,它既符合人性,又让产业链上下游能够活下去,且金融监管总局也没有法规规定这么做不行。没办法,市场的阿尔法,都是韭菜们提供的,你不赚,有的是人赚

但有两点要注意:

第一,如果你是客户,那么你要小心这个动量陷阱,短久期(9个月或以内)的固收类资管产品的预期收益,目前就是2%左右。

第二,如果你是理财经理,引导客户,尽可能不要叠加个人的背书,App这么显示业绩,客户顺势买入进去,那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如果你个人背书,说,阿姨,这三个月理财没问题的,你看这业绩,3.5%,你买好嘞,那么,碰上较真的客户,你后面可能会比较麻烦。

我说的都是比较市侩的想法。

第二个维度,一年期纯债理财,2.2-2.4%的业绩基准,怎么算出来的。

我们假设,理财的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管理费,合计是0.3%,那么,要达到2.2-2.4%的费后收益,费前,需要做到2.5-2.7%

假设,现在一年定开的理财,乐观一点,杠杆打到150%,融资成本我们就按2.0%来算,那么,省去中间计算的过程,也就意味着,不考虑期限错配下的骑乘等收益,我们需要找到,平均收益率在2.4-2.6%左右的底层资产

从上周一级发行的债券里,随便帮大家挑几个,比如:南京高淳建发,传统意义的江苏高收益县级城投,3年期AA债券,发行利率2.68%;广西旅游发展集团,3年期AA+,2.65%,很多机构的白名单可能都没广西;贵州高速,1年期AAA,2.24%,贵州的,很多机构可能也买不了;宿迁城建,过往属于高收益的苏北地级市城投,1年期AA+,2.19%;你再加点私募债,敢下手的,苏州吴中文旅,3年期AA,2.6%。

这就是资产端的现状,连你的信评黑名单里的主体,利率都下不去手了。

你要做到1年期2.8%以上,费前收益就是3.1%,你就得买3%收益率以上的债券,之前给大家看过,下图,截止3月底,全市场3%以上的债券,规模不到2万亿(橙色的部分是24年的),现在又过去了2个月,这个数字,可能变成1万亿出头了,但理财的规模,一个月新增了2万多亿,且这些存量估值在3%以上的债券,你想买都不一定买得到。

说以上这些主要是两个目的:

第一,告诉投资者和渠道,要降低对纯债类产品的收益预期,在合理收益预期以上的报价,要么隐藏着风险,要么隐藏着预期差(投资前,和到手的收益之间)。

第二,很多机构,固然还可以通过老的一对多信托里的高收益协议存款,或者非标类资产,拉高一下部分产品的收益,但都不构成趋势,且正是因为这些行为,导致理财产品目前全市场整体的报价虚高,抬升了全社会的无风险利率,除了养刁了客户之外,对各方来说,都没什么好处。

解决这些问题,和存款的手工补息一样,靠市场化机构的自发纠偏,是不可能的,还是得靠行业监管机构的及时作为。

降低一点,对各方都是好事情,大家都降1%,含权的产品就能多卖出去一点了,权益市场也能多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