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要求避免落后产能建设,锂电和光伏迎来转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3

大涨的一天,聊个笑中带泪的新闻

大家看今天领涨的板块里,一个是锂电,一个是光伏,前者的锂电池ETF$锂电池ETF(SH561160)$ ,涨了3.43%,后者的光伏ETF$光伏ETF(SH515790)$ ,涨了2.65%。

通常,光伏大涨的日子,我之前给大家介绍过,某李姓基金经理,都会出来蹭热点发微博,但我盘后等了一会儿,也不见他发,那么好,光伏带盐人的角色,还是交给表舅来当吧。

其实,今天锂电和光伏,上涨的逻辑,都是同一个,和基本面的关系不大。

昨天,工信部官网,发布了《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核心的一条,是避免落后产能过度建设,“鼓励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换句话说,原来锂电池行业的利润上不去,和企业过度投入有关,竞争过于激烈,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大家都挣不到钱,那未来如果限制新增产能,就有利于保证存量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利润率。

那么,光伏跟着涨,也是一样的逻辑,因为产业竞争的格局都极其类似,所以市场可能预期光伏会出同样的政策,叠加近期大盘行情不错,产生共振,两个板块都领涨。

大家知道,前阵子,美国的财长,耶伦,来华访问之前,特别发表了一个演讲,说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随后引起了中方的反弹,有部委发表了驳斥的言论,但也有财新这样的媒体,在头版发表了偏美方观点的过剩解读。

怎么说呢,表舅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是这样的,说,太阳能面板太便宜了,以至于在欧洲,有家庭,用太阳能面板(solar panel),取代木栅栏,做院子的围栏(garden fence),我初听说,觉得这个事情太扯了,结果,还确实是英国金融时报,正儿八经的报道......下图。

你从逻辑上来讲,没毛病,下图,是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目前是11美分/瓦,是去年同期的一半,是大概12年前的1/10,确实相当白菜价。

当然,补充说明一下,不是说这些太阳能电池板,仅仅是用来当围栏,物理隔离的,事实上,他们还是在吸收阳光发电的,只不过,本来竖起来放,一天能有效接受光照的时间短,肯定没有放在屋顶的效果好,但因为在欧洲,屋顶的安装费用(人工、脚手架啥的)是成本的大头,而竖着放,自己来就行了,和拼乐高差不多,所以虽然能量转换率比较低,但聊胜于无,只要电池板便宜,这么做就是划算的。

而且,欧洲人普遍爱装绿色环保的逼,这么干,也符合他们的人设。

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工信部,要在此时,出一个避免落后产能过度建设的文?

在表舅看来,咱们这个国家,产生的大量的过度建设,很大程度上来说,都和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和业务冲动有关。

在既有的模式下,地方政府,有很大的动力,通过土地出让金获得资本金,然后通过地方城投等融资平台,做大财务杠杆,然后将手里大量的热钱,投资到国家鼓励、且产能建设周期短的热门行业中去,比如新能源的各个细分板块,以此获得短期的绩效,至于过剩了怎么办,出了风险怎么办,后期的投入产出比下降怎么办,那就要考验下一届地方zf的智慧了.....

但这个模式,本来就在优化,或者说纠偏。

第一,最大的原因,很多地方政府没钱了,烧不起了,而去年的隐性债务置换后,对于很多地方来说,其实新增债务的难度变大了很多,上面管理得很严,这同时造成了资管机构的资产荒,都是同一条主线。

第二,银行,现在也不敢贷,因为终身追责的机制更严了,出了风险,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第三,除了工信部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事实上,烧了很多年后,本来行业的格局,就在慢慢变清晰,很多龙头的格局是在优化的

但是,我说的只是一个向好的趋势,从实际的产业投资的角度来看,产能出清的过程,是漫长且痛苦的,现阶段有没有投资价值,咱们不作判断。

全部讨论

05-09 20:18

“一哄而上”是大国产业文化的精髓

单这个行业是不够的,应该是所有行业执行这个标准。

竟然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