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想检讨一下自己的问题。
之前看到天地侠影先生说的一句话感触颇深,他说“其实像康美乐视这种公司财务作假识别出来很容易,困难的是你能不能克服自己不忽略这些常识性的因素。”(大约大约是这个意思)
中国平安我买入的时候,回想起来正是忽略了这些常识性的因素,导致了我的错误。最大的问题在于我是假懂,我用了老唐的估值方法极其简单的将平安的三年后净利润×25×80%×50%得出现在平安的买入价。发现合算且便宜,立马不折价的买入。对于老唐的估值要说的是,这套估值下来的买入价格在我的认识里意味着三年翻倍,结果我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用计算机乱算了一通(我还把三年后净利润等同于今年净利润,以示所谓的考虑到的“最差因素”),就渴望这就能翻倍了。我忽略了一个常识,就是资本永不眠。这么简单,我会做这些在市场上十几年的朋友们不会做吗?我蠢就蠢在这里,以为自己见到了个宝,结果。。。而且老唐明显写着净利润必须为真,现在看来金融公司的净利润不一定为真,但那会我不知道吗?我其实隐隐约约是知道的,但我没克服困难,没克服快速一夜暴富的欲望,利令智昏了。
后面又发现其他的问题,也就是我对平安的了解远远不足够,到现在我的保险行业的知识仅局限于对大V们的认知的认知,我不懂这些知识,我怎么挣钱?这里并不是给自己划一个能力圈,只是现在能力圈不足够,那就是书生去放牛,自己骗自己懂罢了。
所以还是要检讨一下这次错误,以后对于公司的估值都不能达到精确的模糊,那就不要参与。我已经因此亏损很多了,况且也并不着急挣(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