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6喜欢:0
回复@追求没有必要的财富: 我很希望普华永道技术部能硬刚会计司,拿出让大家信服的理由,为什么他认为恒大的收入没有问题[加油][加油]//@追求没有必要的财富:[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引用:
2024-05-30 20:13
导言:$中国恒大(03333)$ $碧桂园(02007) 普华永道最近倒霉透顶,传言10亿元的罚款,以及禁止在大陆执业。这让我想到了当初证监会处罚中国恒大的理由是提前确认收入。我一直在想,这种不是交钥匙确认收入吗?怎么可以提前确认收入?难道只有中国恒大一家公司这样做?它这么特立独行?要知道在先前...

全部讨论

05-31 12:03

专业角度指正几个问题:
1.看各房企如何确认,不需要“似乎”,也不需要研读会计政策,看“分部报告”即可,写的清清楚楚,包括比例,都可以横向、纵向对比,尤其你可以再看看中海、华润的,所以说这和审计师没关系,只和开发商的诉求有关系。
2.完工百分比法是有一些前提的,比如合同不可撤销、具备购房资格等等,这个不细讲了,直接说结论,无论是哪家,大部分还是交付确认收入,包括恒大,但他就是在交付环节造假了,寄送交付通知书、交付确认单都可以造假,且成本极低。
3.开发商造假不是会计师免责的理由,因为只看寄送记录、交钥匙记录是不够勤勉尽责的,有一些第三方记录造假难度很大,比如收房时要收的补差款、公共维修基金、契税、物业费,这些流水是很难大量造假的,你可能会想,我们都能想到,会计师不知道么?答案是真的不知道,或者装不知道,所以硬刚不了,认罚吧。
4.再补充一些说恒大交付环节造假的理由,首先你可以看新收入准则公布前后报表的延续性、披露的准则变化影响,就可以看出新准则生效前是不是就在造假了,新准则没生效的时候他就普遍提前确认收入,准则不背这个锅;其次你可以看应收账款的金额,按进度确认收入形成的应收款叫合同资产,而应收账款就是交付后还没收回的,但常识告诉我们,不交全款开发商是不会交房的,这个金额大,说明提前确认收入了。
5.财政部出的解读其实很不严谨,核心在分析是否具有解约权。司法解释提到的30%违约金,是在约定了违约责任的前提下,实际上大部分购房合同是没有解约权、也不约定违约责任的,这种情况下他用司法判例来印证分析过程,这是不对的,因为以往判例的背景都是开发商实际没损失,罚没20-30%、房子重新卖掉是划算的。但现在很多城市房价跌了一半,业主要求损失20-30%解约是很难成功的。所以你可以看到,财政部出了解释后,大部分开发商继续按以往的政策确认,没几个人理财政部

哈哈,您真是太了解技术部了。我也特别希望看到,这时候pwc技术部可以硬钢会计师,为什么收入确认没问题。平常不是很牛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