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存量思维、增量思维和激进的险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50回复:235喜欢:529
1、存量思维暨博弈思维,存量思维在平衡市中决定不了大方向,只能影响短线波动、惯性波动、板块轮番操作,且不会改变炒作风格。而增量思维(包括供给增量和需求增量),增量思维决定大方向,会造成反惯性逆转,也会改变炒作风格。

2、11月27日的大阴线是存量避险造成的,源于对12月打新以及1月大股东解禁的担忧,存量选择避险,理论上之后股市应该出现惯性波动。但是11月30日之后突然出现以前海人寿为代表的增量(万科从11月30日开始异动),11月30日之后险资增量估算接近1000亿元,持续的增量导致反惯性逆转,直接推升大盘水位约7%。但是水位的提升没有改变存量资金对1月大股东解禁的担忧,因此没能改变存量继续略向下波动的方向。

3、从11月30日至12月23日,险资增量接近1000亿,短期消耗过快,预计弹药暂时耗尽,将休息一阵子。缺乏增量,市场的指挥权又将交给存量,既然再次触碰到箱体上轨,存量自然是要选择略向下波动,直至1月8日决定大方向。

4、1月8日之后股东解禁是供给增量,随后IPO提速也是供给增量,如果没有直接政策对冲,会导致显著向下波动(市场将会提前反应此预期)。而打新新政能否直接对冲呢?打新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超低风险偏好资金,这部分资金大部分不会入市,宁可选择理财产品,或者在很长时间之后会逐渐以各种方式间接入市;另一部分资金是存量的摇摆资金(多头闲置资金),虽然会回流,但如果1月行情不明朗,大部分不会选择很快回流。也就是说,打新新政主要是稳存量,对增量意在长远,但是对于中短期行情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5、回过头来说险资增量。激进型险资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只是控股一两家上市公司就满足了吗?不是的。他们为的是企业跑步前进,规模快速扩张,通过投资收益的快速提升反过来带动万能险为代表的理财类保险的销售,现在前海人寿万能险年化利率超过7%,在目前资产荒的环境中,会继续对相当一部分社会资金造成虹吸,从而迅速做大规模,又反过来增加投资的子弹,形成核裂变。
万科、金风科技等举牌概念股被市场疯狂追捧让险资尝到了甜头,险资们一定会继续复制这种模式,甚至这招会被保守型险资学去,如果设想成为现实,2016年将成为险资活跃年,而2015年12月只不过是序曲。
风险则在于监管层何时对险资的这种高风险模式踩刹车,我预计,在力保股市走好的大思路下,相关限制政策力度不会大,总体来说不会明显改变险资加大股票直接投资的趋势。

结合以上几点思考,由于1月大股东解禁、险资子弹暂时打光、以及再次触碰大级别的箱体上轨,中期大势调整压力比较大。白马股涨幅大的也需要休息,等过段时间险资补充好了弹药,必定会卷土重来,白马股将重新活跃。

个人策略:精选涨幅小的白马,但是在趋势不明朗时坚持期指对冲。

免责声明:个人的主要帖子均冠以“思考”之名,且不写结论性标题,意在提示各位,这些帖子仅仅是个人的思考,既然是思考,就有可能修正、纠正、反思、甚至推翻的可能,据此操作导致踏空或套牢均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我的思考能激发各位自己的思考,默默为我点个赞就是对我花时间码字最大的鼓励啦!谢谢各位!

精彩讨论

兔子大2015-12-23 21:15

写得很好,感谢分享

月牙剑杀生丸2015-12-23 21:23

mhmbg2016-12-17 01:15

去年十月踏空,粉丝跟随踏空,这事对你继续执着看空创业板到1500没影响的话,请继续思索吧。是不是你以前说过,投资最要命的是过于自信。

隐市隐士2015-12-24 00:05

想太多

全部讨论

2015-12-24 08:20

个人看法1.8解禁已是路人皆知,只是心里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2017-03-16 17:21

这一篇现在看来预测基本实现,佩服对市场和心里的把握。

2016-12-17 22:33

水平不够,不加猜测。

2016-12-17 14:04

终于发点儿有营养的了…天天得瑟新高不地道

2016-12-17 10:23

后市你怎么看 老师

2016-12-17 09:18

非常精彩

2016-12-17 08:54

逼格好高

2016-12-17 07:29

回头来看,高瞻远瞩式神预测

2016-12-17 07:20

有如神助

2016-12-17 04:50

很有价值啊!怒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