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躺着赚钱的日子过去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5回复:281喜欢:179

生长激素无疑是最好的赛道之一。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可促进人体骨骼发育,适用于矮小症等疾病的治疗。

基于对生长激素市场的霸主地位,长春高新获得了超额利润,一度躺着就把钱赚了。

2005年金赛药业正式推出生长激素(水针)剂型,2014年又推出长效生长激素。

金赛药业收入由2005年1.44亿元,发展至2020年58.03亿元,增长39倍,15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7.94%。

2021年三季报显示,长春高新营收82.39亿元,同比增长28.75%。

然后,今年5月以来,长春高新股价高台跳水,累计跌幅近50%。

试问,股价腰斩,是大家预期变了,还是公司基本面出现了问题,亦或公司的赛道变了?

可以说全部命中。

咱们来看这两条信息:

9月30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153个药品集团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重组人生长激素被列入清单中。

10月21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关于开展广东联盟药品集团带量采购相关药品价格申报工作的通知》。

联盟地区包括广东、山西、江西、河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市场的忧虑情有可原

生长激素一直是长春高新的核心利润来源。长春高新主营生长激素的子公司是金赛药业。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金赛药业实现营收61.61亿元,占长春高新营收的74.78%;

实现净利润30.42亿元,占长春高新净利润的92.51%。

应该说对于生长激素会不会集采,市场早有担心。

很多投资者和媒体之前解读时,认为:

生长激素粉针剂型满足3家及以上的集采条件,且竞争相对充分,将有较大可能被纳入集采;

而水针剂生长激素和长效生长激素短期内纳入集采的可能性较小。

但预期的微妙波动,已经产生蝴蝶效应,所以股价先跌为敬。

而这次部分省份的集中采购,打破了生长激素不会进集采的自我安慰,粉针和水针都涵盖了。

地方采购很可能是国家集中采购的预演,市场对生长激素集采全国推广的担忧进一步加剧。

当然,我认同很多投资者的观点:

按照前生长激素水针、粉针竞争格局,以及渠道分布、销售模式、医保占比等因素,生长激素全国价格体系不会崩,短期竞争格局也难以大变。

比如现在生长激素使用量是医院内核医院外倒挂,呈现出院外70%市场,院内30市场。

医保比例方面,自费:医保=85:15。

所以,此次公立医院部分省份生长激素采购,确实影响相对有限。

那照这么说,市场是过度解读了?现在股价是给咱们送钱?

或许也不尽然,我们接着看。

1998年,长春高新的粉针获批,打破了生长激素由进口产品垄断的市场格局。

1999年,安科生物的粉针也获批了,从此哥俩埋头进行国产替代。

不过,2005年,长春高新的水针获批。2014年,长效水针获批,而且是全球第一。

安科生物,到2019年才获批水针,至于长效还在待报生产。

这里有必要科普一下

水针和粉针的区别。水针在药物活性、稳定性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所以慢慢地就成了市面上的主要品种。

不过这两款生长激素共同问题在于产品半衰期较长,注射频次较高,而长效生长激素可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长春高新是独家地位。

正是这中间长达15年,只有长春高新一家国产水针,国内小伙伴没人跟它抢,而国外的销售渠道建设太弱,所以实现了开头讲的躺着就把钱赚了。

长春高新能做到市占率第一,就是因为渠道做得好。

生长激素不能打广告,长春高新把各个医院的医生打通,儿童去看医生,医生开药院外拿药,利益捆绑,所以销售费用如此之高。

目前,生长激素市场,长春高新市占率达79%,安科生物的12%,两个玩家占据了91%的市场份额,双寡头市场。

集采政策将很大程度打破生长激素的市场格局。

随着集采扩大、常态化,以及竞争的加剧,长春高新想要保住这么高的市占率显然有点难了。

现在部分省份集采,对新加入者是绝对的利好,不需要自己去开拓市场,医保帮药企铺药了。

而之前医院基本都被金赛拿下,拓展十分困难。长春高新苦心经营的渠道壁垒瞬间瓦解,躺着挣钱日子过去了,跟一众厂商竞标,谁价低谁得。

对一个90%+毛利率的产品,哪怕降到30%,还是有点赚的,毕竟还要早日回本嘛。

要知道,原来这些厂家,除了安科,原先就是你有货也得慢慢打通渠道慢慢铺货,而没有渠道就是你卖的再便宜也铺不掉货。

集采直接把后发企业的渠道劣势补上了。

相当于缩短了好几年的差距,对应着长春高新来说,内卷也提前了好几年,好日子也少了好几年。

哪怕现在长效没有集采,一众后来者的的加入也将打破现有一家独大局面。

安科的长效在报批,维昇、天境、特宝这两年要上市。厂家多了,全国集采或许也将提上议事日程。

客观讲,原来的生产激素市场就是渠道为王,而长春高新手里就拿着渠道这一王炸。

一旦被集采打破,那么医生还怎么开药?药价院内高院外地,消费者又会怎么选?

当然,还是有投资者说:国内市场还很大,蛋糕大了,哪怕分的企业多了,还是很可观的。

国外生长激素一直稳定在30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8年,我国生长激素市场规模从9.1亿元增加到4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55%。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重组人生长激素销售总额约59亿元。该机构预计,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220亿元。

估计这个报告没有料到集采,哪怕没有集采产品的价格也在自然下降,比如长效水针原来在15万每年,随着长春高新解决了原料问题,现在只需要8万每年。

所以,市场空间可能也没有那么乐观,所以有人预测,到2030年市场空间在150亿元左右,我觉得似乎更可信。

市场空间没想象中那么大,也可以从长春金赛药业总经理金磊的观点侧面佐证。

他亲口说过,渠道要下沉县城。

怎么理解?

也就是都是在现有的渗透率下,市区已经饱和,想继续高增速只能往下沉市场地方开拓渠道。

当然,长春依然会很挣钱,而且这几年长春高新不断拓展生长激素的边界,推出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等新适应症、骨龄仪等新产品。

不过随着更多玩家入场,以及集采落地,赚钱一定没有原来那么夸张。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集采后,30%+销售费用就没有了,综合算下来影响也就没有那么恐怖了。

不过预期改变了,必然先杀估值。

现在长春高新市盈率(TTM)在过去10年历史的底部。

那么,现在长春高新就真的便宜么?

也不见得,因为估值的逻辑变了,原来是躺着赚钱,业绩高增长。现在日子没有那么好过了,那么市盈率正常在20-30倍应该是常态。

客观讲,现在长春高新赖以生存的生长激素赛道在变得拥挤,而它还没能成功启动第二增长曲线,业绩的预判变得更复杂了。

认识企业的核心是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选择简单易懂的企业。

简单易懂的企业才更容易找到企业内在本质,要求能一句话说清楚企业内在本质和投资价值,一下估算出企业值多少钱。

如果公司判断的变量增加,就不容易对公司做出定性判断,不仅给公司带来估值困惑,而且投资的确定性也会降低。

 $长春高新(SZ000661)$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2-01-19 12:45

救人一命,佩服

2021-11-21 21:32

等涨到了500,等着打脸吧!还以为自己多牛逼,以为龙头随便就会被取代、想的太容易了

2021-11-18 18:34

很多分析长春高新的大多偏颇,不是辩证的看问题,好像一集采就只是对新来者是利好,对先进入者是利空,新来的企业是活的,先来的企业是死的。

2021-11-18 18:10

一个30倍不到的未来生物医药研发平台还能怎么样呢,新能源、锂电这些估计100、200倍的我相信肯定是没有问题且合理的

2021-11-18 16:47

如果想打击一个目标需要做的是什么。第一步将手臂弯曲,然后猛地伸直,用肌肉的作用力和韧带的弹力,将拳头送出去。这是一岁的孩子就会做的动作。对拳法懂一点的就知道,不仅要靠手臂的力量,还要靠腰背的力量通过转身带动手臂前冲,不仅要用腰背的力量,还要用腿部的力量,用腿部的蹬力,让重心前移,完成前冲,不仅要用腿力,还要用脚力,用步伐将身体扎在地面,有向后的摩擦力才能支撑身体向前的推力。
然而很多的人,却想着不收拳就出拳。直着胳膊打。我们俗称定投,也就是不通过攒钱,紧靠现金流做定投。这样做就须满足以下两点。第一就得靠身体移动的速度,也就是跑起来,这就是得保证目标不移动,等着你打。(标的永远在低价位等着你出手)。第二就是你跑的速度得大于你出拳的速度,否则就没有意义。(现金流大于本金)然而这两点都是不可能达成的。
重要的是我们不如熊壮,(财大气粗)也不如豹快(现金流巨大),所以只有一条路可学。
在丛林里就是有那么一种动物,柔柔弱弱,要速度没速度,要力量没力量,也不会用毒(邪门歪道),虽然万兽之王轮不上他,但它可以让万兽闻之色变——蟒蛇。
它的生存之道有且仅有一招就是伏击。伏击的重点不是到处捕猎,而是占据有利地形,耐心等待猎物上钩,几个月不吃是家常便饭,一旦下嘴就要一口吃个胖子。甚至体型远远大于自己也不在话下。首先它的嘴的特殊造型,能够张开180度以上,而且骨骼也能自由脱臼和连接来保证食物的吞咽和消化。
平日他通过伪装,草木之间,行于无声,蔽于无痕。一旦找好位置,可以数月不动,静若寒蝉,直到猎物进入狩猎区,不但进入狩猎区还要更近更有把握,不但有把握还要让对方没有防备。
一旦出手动若脱兔。从时间看,动作只有一秒之间,从长度看,也不过一米之间。一秒以后又是个躺着的肉虫子,一米以后又会变成个慢性子。然而就在这有效的能力圈范围。速度绝对超过虎豹豺狼。
当然狩猎不像中田,再有把握也有不确定性。如果这一口扑空了,迅速止损,不会像豺狼虎豹那样追着猎物到处跑。因为第一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论速度他一个没腿的跑不过任何有腿的。论成本,如果追要耗费大量体力,一旦追不上体力耗费光了也就没有下一次等待的机会了。所以一口扑空了,既不影响心情,也不会考虑沉没成本,输了就是输了再等待去赌下一局。
一旦这一口逮到了,就会用全身的力气缠住对方,他没有利爪,把猎物按住甚至撕裂。也没有利齿,对着喉咙一击毙命,更没有毒液善巧,他的牙齿仅能勉强将自己固定住对方,剩下的就是靠一对一蛮力,用自己的身体缠住冰勒死对方。用最原始方法解决,公平地将对方置于死地,虽死而未悔。
鸟类、鼠类,是零嘴,牛羊的幼崽是挑战,鳄鱼和人类算是开挂,甚至饥不择食还会同类互噬。随着每一次饱餐,又为下一次的等待汲取能量。
每一次蜕皮都是新生,脱掉外层皮肤对身体的束缚,脱掉外层皮肤的磨损和伤害。每一次捕猎,每一次蜕皮都是新生,既与之前有关又与之前无关。只有忘记自己,忘记历史,忘记成败才能集中精力致力于当下,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网页链接

2022-01-19 12:50

现在再来看,尤其是各种观点的碰撞,收益良多。

2022-01-19 12:18

现在回头看评论区,发现股市到底赚谁的钱或许心中已有答案

2022-01-19 12:10

治病救人

2022-01-10 00:39

格局确实会变差,但是看看市场上,有什么品种没有竞争。长春高新最大的护城河其实是在院外吧,他家的合作诊所最多,安科还在起步,其他的基本可以忽略。就算医生开了其他家的要,后面服务谁来跟?目前来讲,联采七成的份额是可以保证的,另外三成是真正考验市场格局的,如果其他厂家真的杀价竞争,那么说明之前的市场规模预估确实有问题。否则就说明市场还有,没必要为了那3成的份额破坏市场价格体系。拭目以待吧

2021-12-13 22:38

家长敢随便用一个刚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