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卷二(五)【叔本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总论:叔本华《悲观论集卷》: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而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1、《悲观论集卷》:在任何不幸与烦恼中,最好的安慰,莫过于想及他人的境遇更不如自身这一点。这 种安慰的方式,实在是人人都能做到。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则意味着,这是一个多么可 悲的命运啊! 我们就好比是田野上的羊,嬉戏在屠夫们的监视之下,这群羊,将或先或后,依次 选择而被其宰割。因此,在美好的日子里,我们都意识不到隐而未发的恶运——如疾病、 贫穷、残废、失明、昏聩等等——正早已等待在其后了。 时间逼迫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时间又常在后头鞭策着我们,宛如一个监工。只有当 我们陷入烦恼的痛苦之中的时候,时间才会驻足不前。

2、《悲观论集卷》:不幸的命运,亦有其作用!若将空气去掉压力,那么我们的驱壳将会因此而破 裂。所以,若将人的生活中去掉其需要、困难以及逆境,但凡是人们的各种作为,皆会 取得成就,这时,他们就会变得骄傲,不可一世。人体虽张大而不至于破裂,但必将会 暴露其愚蠢,甚至不可羁绊到疯狂。由此说来,相当的忧患、痛苦、烦恼,对于任何人, 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船若不载重以镇平衡,则会颠簸不定,且将会不能直线前进。

3、《悲观论集卷》:动物的生活,与人的比较,既带很少的 苦,又带很少的乐。在这方面研究它的真正原因,在于动物根本没有什么忧烦、焦虑的 折磨,它们对任何什么都从不抱有什么真正的希望。任何给予我们的最大限度并最得意 的快乐,像心中对于未来幸福的期盼,对幻想的兴奋,等等,这一切都是由我们的想像 力而来的,可是动物则没有这些。若动物脱离了忧虑,那么,就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也 就无希望可言;动物的意识作用只限于眼前的存在,限于当前它所能见到的范围之内, 动物就是即刻刺激的化身,在本质上,它所具有的畏惧与希望的原素,——并非一发而 不可收——仅与当前的事物在冲动所能及的范围有关;至于人的视线之所系,则包括了 他的全部生命,包括了他的过去与未来。

4、《悲观论集卷》:与我们相比,在某一点上,动物却显示出了真正的智慧——即所谓的对 于现在所享受的恬静快乐。这种现时所赋予的恬静心境,常使我们人感到羞愧,因为我 们的思想及忧虑,常常搅扰着我们,使得我们不得安宁,且还不知足,不知所以。实际 上,如上面所讲的,希望及预期的快乐,并非毫无意义。人对于特种满足所产生的希冀 与期望,即属未来享受有关的真正快乐的一部分。但在其后,此种快乐便会遭到折损: 但凡事情未至时,望之愈切,而一旦来到,满足则减少。动物所有的快乐,并非是其所 预期的,所以不会遭折损。因此,它们对当前实际的快乐,圆满无亏,完整无损。又同 样,动物对恶事的迫害,亦仅仅知道其真实固有的压力而来。至于人,则以其将至而畏 惧,并往往成为其十倍难忍受的重负。

5、《悲观论集卷》:基督教——就其真正的意义而言——也把我们的生存看作是罪孽与谬误的结果。 若习惯于这种人生观,则将依此以定人生的希望,而见一切不幸的事,不管是大是 小,是苦是恼,都不会以为稀奇,或视为例外,而都会认为是当然的,以为在此世界中, 我们将按各人的特殊方式去体验生存的惩罚。在牢狱中,与囚犯交往是十分难堪的事。 若读者不屑去与此为伍的话,则无需我多费口舌去提醒他,他当前应注意现在所与周旋 的是什么样的人。假若你出类拔萃,或是奇才异能的人,则会自觉自己如一不卑不亢的 政治犯,不得不去与那些普通犯人同舟共济的船役为伍,这样,他也会好自为之,并尽 力远离这群人而独居。

6、《悲观论集卷》:相对于时间、空间二者的无限性,人生则 是有限的:作为唯一生存方式的转瞬即逝的一刹那,一切事物相互赖及相对性中;在永 恒的希冀和永不厌足中;在常有的欲望而未曾圆满中;在造成生活历史的长时间的战斗, 又因各种努力皆为困难所阻而停,直至被征服而中止。时间乃一物,一切皆于之中经过; 时间乃一方式,在此方式之下,求生的意志——即自在之物,故常不灭——显示出它虽 能努力,亦无效果;时间乃一主动力,将每一刹那间,我们所掌握的一切事物,都变为 无,而丧失其所有的价值。 昔日的存在,现在则不复存在,在下一次的一刹那间,则必然成为曾经存在。因此, 现在看过去的一些重要的事物,都要比现在较之不重要的事物为更轻。这是因为后者乃 为一实在,它与前者的关系,犹如物与无物的关系。

7、《悲观论集卷》:对于人生的各个事件,我们仅能阐述其在一刹那间的存在。过此以后,则就是曾经 存在了。所以,每当黄昏之时,我们常常会感到,生命又缩短了一日。如果不是我们在 生命的最深远处悄然意识到永恒不朽的青春,从而经常希望在青春之中觅取再生的希望, 那么当我们看到我们短暂的时间如何迅速旋即已去,甚或会使我们到发狂的地步。

8、《悲观论集卷》:我们生存的全部基础,就是建立在现在之上,——即常常瞬间即过的现在之上。人 类存在的性质,就是采取永恒的运动形式,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尽管我们无时无刻都在 期待着有哪怕是片刻的休息。我们就像一疾步下山的人那样,非快步往下走不可。一旦 停止便会有摔倒的可能;或者是像竖立在人的指尖上的木条;或者像一行星,若不依照 轨道向前疾驰,一旦中止了轨道运行,将坠落于太阳之上。不安定,这就是生存的特征。 这个世界,一切都不安宁,皆在运动,没有一个事物能一成不变地处于湍急的漩涡 般的变化之中。人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存,就像是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一般,若想保持着中 立,就得不停地运动——在这样的世界里,固无幸福可想像。

9、《悲观论集卷》:人生的景象,就好比是一幅粗制滥造的镶嵌砖上的图画,近看不能产生任何效果, 远看才能欣赏出它的美妙之处。因此,欲获得你所迫切的东西,也不过是发现它的虚无 而已。虽然我们常常期望在美好的事物中度日,同时又每每感到悔恨,希望过去的能复 还。我们把现在看作是一时的忍耐,且仅仅把它作为达到我们目的的途径。为此,就多 数人而言,如在弥留之际回顾过去,就会发现他们始终是暂时而生,这样他们就会惊诧 地发现,他们所漠视的没有享受过就滑脱过去的东西,正是他们的一生中所希望得到的 东西,又有谁不能说,其一生都被希望所愚弄,直至扑入死亡的怀抱呢。

10、《悲观论集卷》:生活仅仅是表现为一个任务——我指的只是生存的任务,亦即挣钱谋生。这种任务 一旦完成,生活就成了累赘,于是就有了第二个任务,用此现有的生存条件来解脱无聊 的感觉。这也就好像是在我们头上盘旋的鹰隼一样,一旦发现了地面上那无忧无虑的小 生命后,便即刻俯冲下来。第一个任务是获得某种东西,而第二个任务则是摒除满足的 情感,否则,生活就真是一个累赘了。

11、《悲观论集卷》:要是我们不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尤其是不把一代又一代的人看作是瞬息相 随的生存,随后就立即消亡的话;如果我们不这样来看,却是观察生活的枝梢末节,也 就像在喜剧中表现的那样,那所有的一切看起来是多么地荒谬可笑啊!它像是显微镜下 的充满毛毛虫的一滴水珠;或者像是一块布了满了肉眼所看不见的蛆虫的乳酪,见它们 在那样狭小的地盘上如此忙碌不止地互相格斗,我们会怎样的捧腹大笑啊!无论是在显 微镜下,还是在短暂的人生中,这种可怕的活动总要引出喜剧的效果来的。 不过,我们的生命只有在显微镜下才会看起来是如此的硕大。生命只是一个细小的 微点,但是这个微点却在时间和空间巨大效率的镜片中才会变得巨大。

12、普林尼:“生命并非是令人快意的,我们 不必费任何代价去延长它。无论什么人,必有一死,虽然他的生活充满着憎恨与罪恶。 心境烦恼的人,有一个主要的救济,即大自然所授予人的最崇高的幸事适宜而死,此法 的最佳之处,就是每个人都能利用它。”他又指出:“对于上帝来说,也并非能使一切 事物都成为可能,因为他即使情愿去死,他也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在充满辛酸的人世 间,死亡便是上帝给予人的最令人心满意足的恩赐。”

13、当生活的恐惧超过了死亡的恐惧,那这个人就会立即了其终生,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可是,死亡的恐惧又是如此的顽固,它就像是守卫在离开这个门户时的哨兵一样,要是 这种终结纯粹是消极的,是生存的突然终止的话,倒会使没有了其终生的人廖廖无几了。 幸好还有积极的那一面,那就是肉体的毁灭。人之所以会畏惧死亡,就是因为人体是生 命意志的表现形式。

14、先验的知识是超出可能的经验范围的,力求确定事物本身性质的一种知识。但 是内在的知识却完全是限制在经验范围之内的。所以,除了实际的现象而外,它并不适 用于其他事物。你只是一个个体,所以,死亡便是你的归宿,可是你的个性并不是你真 实内在的存在,仅仅是存在的表面形式而已;个性也不是自在之物,而只是在时间的形 式中表现出来的现象,才会有始有终。但是,你真正的存在根本意识不到时间也意识不 到开始或是终结,更意识不到一个特定个体的有限性。真正的存在无处不有、无人不有。 没有了它,谁也难以生存。因此,一旦死亡来临,你一方面作为个体是消失了,而另一 方面,你却依然存在于整个世界之中,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在你死后你会成为全部和 无的真实意思。要想寻找出一个更准确、更简要的答案是十分困难的。我得承认,这种 回答是自相矛盾的,这仅仅是因为你的生命是有限而你那不朽的成分却又是永恒的。

15、显然易见的 是,个体并不是一种完美的形式,而是一种有限的形式。所以,从个体中解脱出来,不 是意味着失去而是意味着获得。不要为此去自寻烦恼。一旦你完全认识到了你真正的存 在,亦即普遍的生命意志,那么,那些所有的问题,在你看来就会是那样的幼稚可笑而 且又荒谬绝伦了。

16、在欧洲诸国语言文字中,有一个令人不易觉察但使用恰当的字,这就是表示人的字, 通常皆用“person”。在拉丁文中,“persona”的真正含义,乃指“面具”,就像是在 古代的戏台上优伶们常习惯的装束那样。确实,没有显示其本来面目,各人都像是戴着 假面目在那儿演戏般;确实,我们的全部排场,都可比喻成一出不断演下去的滑稽戏。 一切有志之士就会发现社会的淡然无味,而那些愚昧者却觉得悠然安闲。

17、我多次论证:低能动物并不具有高于它同类的特征,只有人 才是唯一有权要求个性的生物。只是在实际中,这种个性在大多数人的身上,毫无什么 结果,并且,他们几乎都被置于某一等级之中,即所谓的物以类聚。他们一类的思想、 欲望同他们的面目一样,正是他们这类所共同具有的,或至少是他们所隶属的那一等级 的一类所共同具有的,其特性是浅薄、普通而平凡,这是为数众多的一个等级。相对来 说,你可以一眼就能洞察出他们的意图和打算来,他们相互间非常相似,就像是批量生 产出来的产品,使人难以区别。

18、 人的每一次勃然大怒都只是一种普通 的表现——是每一次的欢乐、憎恨、恐惧的自由表露——一句话,就是一切情感的形式, 就是每一次的意志活动。 如果屈服于这类强烈的情感,即使是最伟大的天才,也会把自己降低到最最普通人 的行列之中。相反,如果一个人想要超乎寻常,或说这个人伟大,他就绝不会让意志的 活动占据并支配他自己的意识,无论他从中受到什么样的诱惑。例如:他虽然已然觉察 到有人对他居心不良,他却能毫无憎恨之心,不光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头脑的最显著之 标志,就是对侵扰和侮辱性的言语毫不介意,并且会像对待其他数不胜数的过错一样, 将其归于这个人只有不完善的知识,所以可以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这正是格拉喜安评 论的真谛所在,他说,一个人的无价值,莫过于在别人眼中孑然一身。

19、戏剧中那种崇高,即不同寻常的因素——,确切地说应是其中无比高尚的东西—— 只有运用与意志相对抗的才智,只有翱翔于意志的一切情感活动之上,将它作为才智的 思考对象才可能达到。尤其是莎士比亚,他把这点看作是他的创作的一般方法,这一点, 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只有当才智升华到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而意 志已开始消沉之时,才会有真正的悲剧产生;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悲剧才能为人崇尚, 从而达到它的最终目的。

20、每一个人都只把自己视野范围看作是世界范围,这是理智的一个错误,这种错误就 像人们的眼睛以为天和地是在地平线上交会这种错误一样难以避免。这就解释了许多现 象。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水准来衡量别人——就好比裁缝的尺码,谁也不乐意逊人一筹, 使我们毫无办法——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假设。 毫无疑问,许多人认为自己一生中的好运就在于满面春风地面对世界,这才会获得 他人的好感。 但是,还是小心为好啊!切切记住哈姆雷特的警语—— 有的人尽管笑容可掬,彬彬有礼,但还是一个恶棍。

21、人心的真正基础和活动也像自然力一样,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经过了意识层的现象 从而转化为观念或图像,所以说,我们所要表达的这种现象,实际上是把它的观念和图 像传达给别人。 因此,任何心灵与性格的持久而真正的特性,总的说来是无意识的,并且也只有在 这种特性无意识地发挥作用时,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同样的特性有意识 地发挥作用,就说明这种特性是经过意识的加工后变得矫饰虚假,就带有了欺骗性。

22、具有非凡能力的人总是乐于跟愚昧无知的人为伍,而不是那些普通人;同样,暴君 与群氓、爷爷与孙子也都是天然的同盟者。 奥维德曾说过,请以爱护之心眷顾地上其他心灵。就形体而言,这句话只适用于低 级动物,但就其隐喻和精神之意义来说,那简直可以适用于整个人类。人们一切计划和 措施都沉浸在肉体的享乐与物质的丰裕之欲望中。他们也许确有个人兴趣且范围极广, 但这种个人兴趣,还是要从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中获取自身的价值。不仅从他们的生活态 度和言谈话语中可以证实这一点,而且连他们的眼神和他们的外表、步态及手势里都流 露出这种兴趣来。他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大声疾呼:“回归大地!”奥维德接着写道: “人仰面虔诚注视着高高在上的青天,直视星辰。” 上面的诗句不适用于那些只知道肉体享受和物质享受的人,只适用于那些贵人和睿 智者——他们能够真正地思考和观察周围世界,从而成为人类的佼佼者。

23、从物理学观 点来说,人不可能在镜子里看自己,除非他直立于镜子前一动不动,否则,那作用非凡、 表现整个面貌特征的眼神就无法起作用了。但我以为,还有一种道德上的不可能性跟物 理学上的不可能性可共存,它们本质上相似,效果也相同。人不可能看到自己的映像, 自己的映像对他来说好比是个陌生人,但,一旦持客观的观点,这种结局就是必然的。 总之,客观的观点意味着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情感里。作为道德的个体,他思考的对象 不只会是自己。①而只有当人们采用了此观点,他才可能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只有当 他注意到事物本身的缺陷时,这种观点才变得可能。要不然的话,在人们从镜中照看自 己时,那个超乎自私天性的东西就悄悄向他说,要记住,你从镜中看到的那个陌生人不 是别人,就是你自己,这就像不许接触的警告相似,同样也发生效用,使他不能客观地 认识那个映像。真是这样,要没有那潜在的怨恨的话,这种观点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24、只有亲身经历了,人们才会真正了解自己的行为能力及忍受痛苦的能力,就像是一 泓平静如镜的水,毫无风吼雷鸣的迹象。只有当风吼雷鸣之时,水波才会跌宕起伏,否 则仍是一泓静水;只有当雷雨大作之时,它会像喷泉似地腾飞跳跃;只有当水冻成冰时, 你就绝不会认为水里仍然蕴含潜在的暖质。

25、 生命对于一个精神枯竭、松懈的人来说,是如此短促,渺小甚至一闪即过,所以也 就不存在让他费心劳神的事或是至关重要的事,什么欢乐、财富甚或名誉均无所谓,即 使有众多败绩,他也不可能为此惨遭损失——反过来,对于精神充实的来说,生命就显 得是如此的宽容、冗长,是如此的重要,一句话,就是如此举足轻重又充满艰难险阻。 因此,要想撷取生命之奥妙、判断生命之价值、实施个人之计划,就非得在困难中沉浮 不可。后者是普遍的、内在的人生观,亦即格拉喜安在说起如何观察事物时指出的—— 磨炼真诚和活力。前者即超自然的人生观,在奥维德的“不应当如此”中,这个观点得 到了深切的表达。——生命并不值有如此的坎坷跌宕,并且依照柏拉图的说法是,人生 的事务并不值得去牵肠挂肚。这种思想境界,是属于意识领域内的上乘境界,是摆脱了 意志束缚的才智,它客观地看待生命现象,因而也就必然会洞悉生命的虚无渺茫和微不 足道。相反在另一境界中,意志是高于一切的,之所以会有才智,仅仅是为了照亮生活 里满足欲望的路途而已。

26、一个人的伟大或渺小,是由他的人生观决定的。 具有卓越才能的人,往往不惮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和缺陷,并把它们公布于众。他把 这些当作是某种适宜赔偿的东西而不认为这些会使他蒙受耻辱,倒反认为这是为自己添 光增彩,尤其是那些与他们品质相符的过错更是如此——必要条件——或像乔治·桑所 说的美德之瑕疵。 那些具有优秀品质并才智健全的人根本否认自己有哪怕是十分微小的弱点,他们总 是小心谨慎,竭力掩饰,对哪怕是十分细微但能显露弱点的痕迹都十分敏感。这种人的 全部价值就在于他们没有过错,没有缺陷,而他们的错误一旦被发现,就会声名狼藉, 斯文扫地。 对于才智平庸的人来说,谦逊只是诚实罢了,而对那些天资非凡的人来说,谦逊就 是虚伪了。后者对于自己所受到的尊敬可以直言不讳,也绝不会否认自己的非凡能力, 而前者只永远会谦逊。

27、一个人可能会在一切事务中表现出超人的判断力,但一涉及到自己就只能 束手无策了。这是由于此时他的意志在起作用,从而立即破坏掉他的才智,所以千万要 牢记,做事定要与朋友商量。医生能医好其他人的疾病,而面对自己的病魔却无能为力, 只能求助于他的同行。

28、就空间而言,离我们近的物体看上去就大,可是贴近眼睛时,我们就看不见 别的物体了,当我们离开一段距离时,这种物体又变得渺小却又不可辨认了。同样道理, 时间亦然。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常叫我们激动、焦虑、烦恼、热情,就是因为它在我 们的眼前,让我们看着它觉得是多么的硕大,又是多么的重要而严峻。可是,一旦它们 全部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时,就失去了自身的任何价值,只要我们不再想它,它就在我 们的记忆中逐步消失。它们之所以如此硕大,就是因为离我们很近的缘故。

29、 由于内部过于懒散,所以就需要某种外部的活动。反之,如果内心十分活跃,就不 愿意走出自己的壁垒,因为它会破坏并妨碍自己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会毁掉 他的一生。

30、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为什么经过长时间的学习、阅读,却总还是半 天真无知,半带着对事物的错误概念开始认识世界,致使我们的行为时而精神紧张,时 而又偏激自信。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的头脑里充满着一般概念,而我们自己又总 想着去运用它,却又不易正确无误地运用。这也是直接违背大脑自然发展的结果,亦即 主张先有一般概念,后有具体观察的结果,这还不是本末倒置。教师不去发展儿童的分 辨能力、教他们独立判断和思考问题,只是一味地给他们灌输别人的现成思想。错误地 运用一般概念而引起的错误的人生观,须通过长期自身的体验才可能加以纠正,但也很 少能全部纠正过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富有生活常识的学者廖廖无几而目不识丁者却精通 世道、处世随和的道理所在。

31、对于事物的具体观 察先于对事物的一般概念,进而便是狭隘的局部概念总要先于广泛的概念。所以,整个 教育制度应遵循概念本身形成过程中所必须采取的步骤。如果逾越或省掉了其中的某一 步骤,那么这种教育制度肯定就是不完善的,所得到的概念也将是错误的,最后的结果 必将是得到曲解世界的观点,这是个体本身所特有的,而且几乎人人都具有,虽然有的 只局限于某段时间,但大多数却终生都有。一个人要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他 就会看到,只有到了完全成熟的年龄——有时也根本没有料到成熟的年龄即已来到—— 才能对生活中的众多现象有正确的理解力和清晰的概念,尽管这些现象并不是很复杂、 很难理解。

32、当一个人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时,就能观察到许多事物及事物的多方面。当然这 种短而快的学习方法,在程度上远不如那种对万事都运用抽象概念和作一草率归纳的方 法。要长期修正自身经验中的先入之见,甚至终及一生,因为当他发现事物的某方面与 他已形成的一般概念间产生矛盾时,他必会否定事物的某一方面所提供的论据,认为是 局部的是偏见,甚至还会对整个事物都视而不见,根本否认上面所说的矛盾,使他的先 入之见不受任何伤害。所以会有许多人终生都背着谬见之包袱:怪诞的思想、梦幻以及 偏执,所有这些其结果是,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想而无法更改。实际上,他并没有试图 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从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中自觉形成个人的基本思想,就在于他现 成的一般概念是来自于别人,所以才使得他,也使得不少人如此浅薄、孤陋寡闻。

33、我们不能只把书本,且仅仅是书本塞到孩 子们的手里,应该让他们逐步地去认识事物——人类生活的真实情况。我们首先应该让 他们对世界具有一个清楚且客观的认识,教育他们直接从实际生活中获取概念,再让这 种概念去吻合实际生活——但绝不是从其他方面获取概念,比如说是书本、寓言或他人 的言谈话语——然后再把这些现成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为后者只说明在他们 的头脑里充斥了错误的概念,导致他们错误地观察事物,直至徒劳地曲解世界的适合自 己的观点,最终步入歧途,表现在各方面:无论是刚刚构成自己的生活理论还是忙于生 活中的实际事务。早年在头脑里撒下的谬误的种子,日后就会结出偏见的果实,这种错 误的观点残害人身的程度之大令人发指,他们要在今后的人生大课堂内,以主要精力去 铲除这种种偏见。按第欧根尼的看法,铲除偏见,就是对安提亚尼提出的什么是最有用 的知识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也可以理解他所指的是什么。

34、一般说我们在生命的每一阶段里所学的知识体系,应该与那个阶 段中的智力相平衡,即可以完全理解。童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应把主要时间放在资料的 积累上,获取关于个别和具体事物的专门知识上。要在这个时期就大量形成各种观点未 免太早了,应该让他们到将来再作最终的辨别。不应在青年时期就使用判断力,这时没 有成熟的经验,判断力不可能发挥出作用,要顺其自然不能勉强;还有,不要在使用判 断力前就先灌输偏见,因为偏见会使判断力永远发挥不出作用。

35、当人的全部抽象概念和他自我感觉的事物间完全取得一致时,人的知识才可以说是 成熟的,即谓他达到了一个个体所能达到的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他的每一种抽象概 念,直接或间接地建立在了观察的基础之上,只有它才赋予概念以真正的价值;还说明 他能够把他的每一种观察归纳到它应隶属的抽象观念中。成熟是经验的结果,且需要时 间。通过自己的观察所获得的知识,与通过抽象概念的媒介所获得的知识,一般说来是 有差距的。前者是自然取得,后者则是从他人处获得的。从所受教育中得到的东西,不 管是有用还是有害,我们都全盘接受,结果就是,年轻时,抽象概念与真实知识间缺乏 一致的联系,这里的所谓抽象概念亦即头脑里的词句而已,真正的知识却需我们自己通 过观察而获取。只有当以后两种知识通过相互纠正谬误的情况下,才能逐渐接近,这种 结合一旦实现,知识才称谓成熟。不管是高级的还是低级的,这种知识的完善与另一种 完美的形式没有密切关系,我指的是个人能力的完美程度,这后者并不能用两种知识是 否一致来加以衡量,却是由每一种知识所达到的完美程度来决定。

36、小说里所表现的,实 际上是不存在的人生和世界的状态。但年轻人却轻信并易于接受小说中所说的人生观, 并成为他们思想中的一部分,他们所面临的并不是纯粹消极的无知,而是百分之百的谬 误。这种谬误会引起一系列的错误概念,这种错误概念对人生经历却起不到应有的教育 作用,还会对经验所传授的东西进行曲解。如果年轻人在这以前没有一盏明灯指明道路, 那他现在就会被鬼火引入歧途,对少女同样如此。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的头脑中,都充 斥了一些从小说中得来的糊涂概念,其结果导致永难实现的期望。那些观点通常会对他 们的一生产生极恶劣的影响,在这一方面,年轻时无暇阅读小说的人——多半是从事体 力劳动的人,倒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了。当然,其中也有极少数的小说无可指责,有的 甚至还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比如说,我们要首先提出《吉尔布拉斯》①以及勒萨日的其 他作品(确切说是取材于西班牙原本),其次就是《威克菲收师传》②;某种意义上还 可以提及瓦尔特·司各特的小说;而《唐·吉诃德》,则可以作为对我所指错误的讽刺 性的揭露。

37、对于女人,勉强可称 作理智的东西几乎没有。这就是女人为什么在其一生中始终保留着孩子般稚气的原因, 她们所注意的只是她们眼前的事情,留恋的也是这些,并把表面现象当作事物的本质看 待,津津乐道于些微小事而重大事情却可不管不问。实际上,女人可以被描述为理智上的目光短浅者,尽管女人也可以凭直觉去理解眼前的 事物,但毕竟视野狭窄而顾及不到远处。所以,那些表面上不存在的,逝去和将来的事 情对女人的影响,远比对男人的影响要小,这就解释了女人为什么更能接受奢侈的生活, 而她们的嗜好有时会达到疯狂地步的缘由。在女人心中,男人就是挣钱、干事的,消费 才是女人自己的事——如果可能,丈夫在世时,为了维持家用,把薪俸交给妻子,至少 在丈夫死后就是这样的,所以才更使她们坚定了自己上述想法。

38、跟女人商议棘手的事并非是坏事。古代德国人就是这样做的,这是由于女人看待事 物的方法与男人截然不同,因为女人为了达到目的,总是寻找捷径,把眼光盯在目前的 事情上;男人相反,一般常把目光投向远处,看不到或者也想不到事情可能就在我们眼 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男人需要被带回到正确的立场上来以重新获得近在咫尺的简单 的观点。

39、我们发现了在女人的秉性中所缺乏的就是毫无正义感。根本原因就在于我 们上面所述的女人缺乏判断力和思考力,当然也在于她们所处的地位,自然之神则令她 们性别的孱弱。女人不依赖力量,而是依赖诡计,亦即依赖她们狡黠的本能和虚伪的本 性,就像雄狮有尖爪利齿、象与野猪有獠牙、牛有角、乌贼有黑烟样墨汁那样,自然之 神赋予女人防卫的武器就是掩饰的诡术。而自然之神赋予男人的则是强壮的体魄和理智。 掩饰是女人的本能,无论是聪明的女人还是愚蠢的女人均如此。女人随时随地都在运用 这种本领,这也是天经地义的,就好像是受到袭击的动物一定用自卫的方式一样,她们 觉得这样做就是她们的权力。因为,不要企图会有忠心耿耿的女人,但也不会有不善掩 饰的女人,也正因为是这样,女人才能迅速地识破别人的掩饰,想对女人施展这样的诡 计毫不明智。可是就是因为这样的缺陷,才会引起虚假不忠、变节、负恩等问题。在法 庭上,犯有伪证罪的人中,女人显然多于男人,能否让女人出庭作证都是令人怀疑的事。 人们还能经常发现,有些丰衣足食的贵妇人竟然会在无人注视的情况下拿走柜台上的商 品悄然逃去。

40、对于那些影响深远的人来说,童年时期、青年时期或是成年之后,甚至会是整个一 生都是生活在大众之中的,似乎很渺小,很平凡。但要是要他独自创业,他绝不会跟大 众一起消亡。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也会对他宽容。 一个人坐在汽球上飞向天空时,他并不觉得是在升高,而是觉得地面在下沉。 只有感觉到奥妙的真相,人才会明白。

41、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里,一群豪猪为了取暖而挤作一团,当它们身上的刺却把各自刺 痛时,它们又立即散开,但是天气的寒冷又使它们不得不再次挤到一起,又再次分开。 这样反反复复后,它们总算知道还是不要离得太远但也不能挤到一块。同样,社会的需 求也把人类像豪猪一样赶到一起,但人类天生的多刺而难以相处,这种特性又使人类互 相排斥。最终人们发现,他们所能容忍的相处距离只能是适度,这才是有礼貌的君子协 议。只有当违反这种协议时,才会受到一种粗暴的警告,即用一句英国人的警言叫做 “彼此疏远”。只有这样,那相互温暖的需要虽然只是得到微弱的满足,但也不致于会 刺痛对方了。一个怀有暖意的人总是不合群的人,这样做,既不会刺痛别人,也不会让 别人刺痛。

42、《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我毫不迟疑地说,我 们大多数人都相信,确实有这样的人,他们公平待人的原则似乎是天生固有的,他们既 不蓄意伤害任何人,也不无条件地谋取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是在考虑他们自己的过程中, 也关心他们邻居的权利;有这样的人,当他们从事彼此互有责任的事情时,不只要使对 方尽他的责任,而且记住他自己的责任,因为任何和他们打交道的人受到不公正待遇, 确实是违反他们的意志的。这些是真正诚实的人,是无数不公正人中极少有的公正人。 这种人是存在的。

43、《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真正的道德价值的特殊标志是:它完全排除那 种激起一切人类行为的另外的动机:我的意思是说各种利己的动机,使用利己这个词的 最广泛的意义。因此,一个行为泄露了带有自私的动机,它的道德价值便降低了;如果 那个行为动机赤裸裸凸显,其道德价值则全被毁灭。具有真正道德价值的行为还有另一个特点,它完全是内在的,因此不太明显。我是 指,它给人留下某种称之为良心赞同的自我满足:正如在另一方面,不公正与不仁慈, 而且进一步说,恶意与残忍,都含有一种内心感到的自责。最后,还有一个外在的、次 要的,而偶然的标志,划清这两种行为之间的界线。前一种行为赢得无私的目击者的赞 同与尊敬;后一种行为则招致他们的反对与蔑视。

44、人类行为仅有3个基本源头,并且一切可能动机都是从或者这个或者那个源头产生的。 它们是: (a)利己主义;意欲自己的福利,而且是无限的。 (b)邪恶;意欲别人的灾祸,而且可能发展成极度残忍。 (c)同情;意欲别人的福利,而且可能提高到高尚与宽宏大量的程度。

45、不要损害任何人;相反,要就你能力所及,帮助所有的人。

46、请记起,在人们之中,他们真正的、自发的、不自私的、不伪装的公正是多么少啊; 这真正的东西是如何仅仅以令人惊奇的例外出现,并且和它的假冒品,——那种只不过 建立在处世本领上而且到处广为传播的公正——的关系,如何无论在质无论在量方面, 乃是金子之对铜的关系。我愿意称一个是平凡的,尘世的公正,另一个是即天上的,崇 高的公正。

47、有谁哪怕是一会儿敢于否认,道德的动机在一切时 代,在一切民族中,在一切生活环境里,甚至当宪法暂停执行,革命与战争的恐怖充满 人寰时;在每日甚而每时的大事与小事中,发挥着明显的,确实了不起的影响作用?有 谁将拒绝承认,这种道德动机永远在阻止很多不义,永远在造成许多善良行为,时常是 出乎人之意料,而且无望因此而得到奖赏?有任何人将否认这一事实吗,即哪里有道德 动机而且仅有道德动机的活动,我们全会以由衷的尊敬与热情,毫无保留地承认其真正 道德价值的存在?

48、对一切有生命物的无限同情,乃是纯粹道德行为最确实、最可靠的保证,这不 需要任何诡辩。无论谁满怀这种同情,便一定不会伤害人,不会损害人,不会侵犯别人 的权利;更确切地说,他愿意关心每个人,宽恕每个人,尽他所能帮助每个人,他的一 切行动都将带有公正与仁爱的痕迹。

49、卢梭:《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同情是一种自然感情,它实际 上抑制着每个个人的自爱,通过互惠的过程,帮助维护整个民族利益。它是这样的,在 自然状态中,它代替法律、习俗与德行,还附带有一优点,即任何人都不会被引诱拒绝 听从它的温和声音;它是这样的,它将阻止每个身强力壮的野蛮人,假若他希望到别处 谋生的话,不去抢劫一个软弱的孩子,或者掠夺一位衰弱老人艰苦劳作挣来的赖以为生 之物;它是这样的,它的确不是用那高尚的经过考虑的公正准则‘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 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而是用另一种当然尚不完善,但也许更有用的自然善的规 则‘做对你自己有利的事,但丝毫不能损害别人’,去鼓励人们。一言以蔽之,我们应 该在这种自然感情而不是在精巧论证中,寻找人们根本不靠教育规定的原则而惯于以憎 恶态度对待恶行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