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第一部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47、【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当一个人的科学知识超越了他的整个时代,他会做什么呢?他会研究宇宙的奥秘,研究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他找到了答案。

48、【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数学思维与直觉思维的区别。数学原理都是清晰可见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到。因为没有用之于生活的习惯,所以很少有人把心智调成数学模式。但只要微调一下,人们就能充分认识到这些数学原理的存在。数学原理是明摆着的,不用不行,应用这些定理进行推导,只有心智不健全的人才会推理错误。但直觉思维者认为自己所用的原理藏身于日常应用之中,就在人们眼前。你只须睁开眼睛即可,无须努力。这只是一个眼光是否敏锐的问题,且眼光必须敏锐起来,因为这种原理都很微妙且数量繁多,以至于人们很难不错过一些。而漏掉一条就会得出错误结论,所以人们必须有敏锐的眼光才能洞察所有此类原理,还要有严密的逻辑,不要用这些原理推导出错误的结论。

49、【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数学和直觉。真正的雄辩之才轻视雄辩之才,真正的道德嘲笑道德,也就是说,真正的理性精神是蔑视理性的(理性判断本没有什么准绳)。因为感性认识属于判断力,而科学属于理解力。直觉是理解力中的数学,属于判断力的一部分。真正的哲学家轻视哲学。

50、【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根据准绳判断事物,就像戴表的人面对没表的人一样。一个人说:"都两个小时了。"另一个则说:"才三刻钟罢了。"我看了看表,对前者说:"你很累。"对后者说:"你的时间在飞奔。"因为只过去了一个半小时。后者说我度日如年,在凭想象下判断,我笑了笑。他不知道我是根据表做的判断。

51、【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一个人越有理性,就越能发现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有平庸的人才会觉得人和人之间没有区别。

53、【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若想有效地纠正他人,展示其错误,我们必须关注他的视角,因为从那个角度看,他一般都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在那方面正确,同时向他指出他错误的一面。他会欣然接受的,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错,只是看得不全面。没有人会因为自己看得不全面而受到冒犯,但人们不喜欢被误解。之所以看得不全面,也许是因为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全,而他天然无法在自己看到的那个侧面犯错,因为理性的知觉从不出错。

54、【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阅读描述真情实感的文字时,我们就会感觉到那里面的真,其实它早就在我们心中,但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我们爱上一个人,往往是因为他让我们有感觉,他展示的不是他珍贵的部分,而是我们自己的。因此这使他在我们眼里变得可爱,如果理智上还有交集,我们必然会心生爱意。

55、【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在自然面前到底是什么?对无限而言就是虚空,对虚空而言就是全体,他是无限和全体之间的一个中间项。他距离理解这两个极端都无穷远,对他来说,事物的起源和结尾都藏在一个绝对无法看穿的秘密之中,他既看不到他从中而来的那个虚无,也看不到他深陷其中的那个无限。

人处在不明白事物的起始也不明白事物的归宿的永恒绝望之中,唯一可做的只能是研究可见的那部分中间事物。万物生自虚无而趋向无穷,谁能领会这神奇的过程?这些奇迹的创造者会理解这过程,任何他人都无法做到。

56、【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如果见识广博,我们就能理解,自然把自己与造物主的形象镌刻在一切事物上,万物几乎都带着这种双重无限性。所以我们看到,所有学科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都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永无止境。比如,谁会怀疑几何学有无穷无尽的问题有待解决?单就其前提假设的繁多和细密而言,每个学科都是没有尽头的,因为很显然,原理本身是不能自证的,还需要以别的原理为基础,而这些原理又需要别的原理来支撑,因此原理根本就不是终极的,所以我们就规定某些命题是原理,不然就无法进行推导了。同理,在物质世界,我们把能感知到的最小粒子作为研究对象,但物质有无限可分的属性。

科学的两端有两个无穷,无穷大比无穷小好理解一些,所以,只有少数人假装无所不知。德谟克利特[16]:"我要论述一切。

57、【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这便是我们的现实,我们既不能拥有某些知识,也无法绝对无知。我们航行在无垠的区域里,永远在不确定地漂流,被从一头推向另一头。我们想抓住一个点把自己固定下来,它却摇摆着离我们而去。我们追赶,它却拒绝被掌握,滑开、溜走并进入一场永恒的逃遁。没有任何东西为我们停留。我们生来如此,这是最违反我们的意愿的;我们急欲找到一处坚硬稳固的地面、一个可靠且确定的基础,来搭建一座通往无限的高塔。但我们的整个地基破裂了,大地裂为深渊。

58、【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一切事物既是因又是果,既相互依存又独立,既直接又间接,我们都由一条自然而不可思议的锁链紧紧相连,最遥远和最异质的东西都连在一起。所以我认为,不认识全体就无法认识部分,同样,不细致了解各部分,就无法认识全体。

59、【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无力参透万物,终极原因就是一个事实:事物是一维的,而我们有两种相反属性,灵魂和肉身,不属同种。其中,理智部分不可能不是精神的,而如果有人认为我们只是肉体,那我们就绝对无法认识任何事物了,因为物质能够认识物质是根本无法理解的。我们无法想象物质怎么认识自己。

60、【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对人来说,他自己是自然中最奇异的东西,因为他不知道肉体是什么,更不知道精神是什么,最不知道肉体怎么和精神结合。这是困难的顶峰,但他的存在就是这样的。肉体和精神的结合方式,使人无法理解人,但人就是这样。

61、【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有人胡说我们患头疼不会惹到我们,但诬陷我们选择错误、推导过程不对,我们就会愤怒,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确定自己头不疼或腿不跛,但我们无法确定自己真选对了。我们只看到一个侧面,所以确信一件事,但当另一个人只看到了反面,我们就会惊讶和怀疑自己,当成千上万的人都讥笑我们的选择时,我们就更怀疑自己了。我们必然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智慧之光胜过他人的,所以认为对方是大胆冒犯,难以接受。而被人说腿瘸就不会有这种对抗。

62、【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想象。[35]是人身上有欺骗性的一部分,是错误与虚假的情人,而它因为并非总是骗人所以最能骗人。它是衡量真理的永恒规则,也是永远统治伪真理的法则。想象大部分都是虚的,但从不显示自己本质的虚假,所以不管是面对真理还是伪真理,它都给人同样真实的感觉。

63、【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想象这种高傲的力量是理性的敌人,喜欢驾驭和操纵,在人性中植入第二天性,宣示自己才是无所不能的。它使人幸福和悲伤,使人健康和生病,使人富有和贫穷;它敦促人进行逻辑思考去信仰、怀疑或否认;它模糊或磨砺感官;它创造愚人和智者。它让自己的信徒充盈着完满的满足感,理性则远远做不到,看到这一点最让人烦恼。想象活跃的人,比智者通过理性可以获得的幸福要多得多。他们睥睨世人,大胆自信地进行辩论,而别人却畏缩犹疑。而这种高涨的神情常更能攫住听众的思想,在最公正的法官面前也有同样的优势。想象不能赐予愚者智慧,却能给予他们幸福,这是理性所羡慕的,因为理性只能给自己的朋友带来悲伤;想象使人身披荣耀,理智则使人充满羞愧。

64、【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涂黑一张脸反被自己吓哭的,只有孩子。但这样软弱的儿童长大后,真的会变得刚强吗?我们只是那样想象而已。所有进步至完美的事物也在前进中消亡。曾经软弱的,永远不会变得绝对刚强。"他已经长大了,他已经变了。"说这话是徒劳的,他还是那个人。

65、【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自由意志是信仰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不是因为它可以创造信仰,而是因为事物的真假要由我们的观察视角而定。自由意志会偏爱某个侧面,心里不考虑那些它不想看见的属性;这样,心灵跟着自由意志,停下来去思考它喜欢的那个侧面,并根据所见进行判断。

66、【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自恋[44]人类自我的本质就是自恋,他只能爱自己,只关注自己。但人会做什么呢?他无法阻止所爱的对象充满错误和匮乏。他想变得伟大,却只看到自己的渺小;他想得到幸福,却只看到自己的可悲;他想变得完美,满眼都是缺陷;他渴望成为人群中被爱慕和尊敬的对象,却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只配得到憎恨和厌恶。他发现自己身处尴尬之中,于是心里产生了世上最不义的犯罪冲动,对谴责他、让他确认自己的缺点的真相怀着刻骨的仇恨。他渴望能消灭真相,但他摧毁不了真相本身,就尽量消灭自己意识中和他人意识中的真相。也就是说,他倾心遮盖自己的瑕疵,让别人看不到,让自己看不到,他不忍自己去看,也无法忍受别人向他指出来。

67、【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有个例证使我战栗。天主教没有规定我们必须向所有人坦白自己的罪过,不管是谁;它允许我们向所有人隐藏,除了一个人。教义规定我们要向他敞开自己内心的最深处,完全展示真实的自己。它只命令我们不能欺骗这个人,并规定他不得泄露秘密。结果,神父知道这个秘密也像不知道一样。[45]们还能想象出更令人愉悦的慈悲吗?但人堕落得太深,竟然觉得这条律法也太严厉,这是欧洲大部分地区反叛教廷的一大原因。

68、【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如果有人想让我们喜欢他们,就不会愿意提供他们知道会令我们不悦的帮助。他们会像我们希望被对待的那样对待我们。我们憎恨真理,他们就向我们隐瞒;我们想要赞美,他们就奉承我们;我们喜欢被骗,他们就欺骗我们。所以,每种使我们在世间提升的好运都使我们远离真理,因为我们在尽量避免伤害某些人的感情,这些人的好感是非常有用的,他们的反感是极其危险的。一个国王可以成为全欧洲的笑料,但他本人可能什么都不知道。我毫不吃惊。说出真相有利于听众,但不利于说话者,前者会讨厌后者。伴君者更爱自己的利益,比爱国王更多,所以尽量避免损己利人。

69、【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生不过是一场未落幕的幻觉,人们互相奉承和欺骗。没有人会人前人后一致地评价我们。人类社会建立在互相欺骗的基础之上,假如双方都知道自己缺席时朋友对自己的评价,那就没什么友谊地久天长了,即使对方说话时很诚恳且不带个人情绪。所以,人只是伪装、虚假、虚伪,针对别人和自己。他不希望别人告诉他真理,他也尽量不告诉别人,所有这些品性天生根植于人心之中,人心既不公正也不理性。

70、【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亚历山大是贞德的典范,他所显现的自我克制,远少于他酗酒所显示的放纵。不如他高尚并不可耻,不比他放纵也可以理解。当我们看到自己和伟大人物具备同一种罪过时,我们相信自己并非与粗人为伍。我们和他们的交集,是他们和群氓的交集,因为无论他们多么崇高,总还要有某些地方和最底层的人连在一起。他们并非悬于半空,完全脱离人群。不,不。如果说他们比我们伟大,只是他们的头更高,而他们的脚和我们踩得一样低。我们的脚处于同一水平面,站在同样的地面上。在这一端,他们和我们一样低,和底层人群、婴儿、兽类一样。

71、【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复合性。神学是一门学科,同时又是很多个学科?身体是一个整体,但如果解剖它,就是头、心脏、胃、静脉、每条静脉、每段静脉、血液、血液中的每一滴血了吧?一个乡村,远看就是村镇与郊野,但随着我们走近,就见到了屋、树、瓦、树叶、青草、蚂蚁、蚂蚁的腿以至无穷。这一切都包含在"乡村"这个词里。

72、【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自然总是回到起点,周而复始,年年天天时时;空间像数字一样,首尾相连,从0到无穷。这就创造出了空间上的无限和时间上的永恒。但存在于无限和永恒之中的,并没有什么是无限和永恒的。这些"有限的存在"只是在无限地重复。所以,我感觉好像只有用作度量工具的数字[54]是无限的。

73、【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并不追求平静、安逸的命运,那会让我们想到自己状况的不幸,我们也不是追求战争的危险、职位的辛劳,而是忙乱可以使我们暂时不去思考某些问题。于是我们就开心了。

74、【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他们追求消遣[59],错误不在于追求刺激,而在于误以为追到了目标就得到了真正的幸福。正是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才有权称其为徒劳的追逐。所以在整个问题上,指责者和被指责者都没有理解人真正的天性。所以,当我们责备他们说,他们热切追逐的东西并不能满足他们时,他们(如果彻底想明白了)就会这样回答:他们只是想找一个能强烈地占据自己思想的东西使其无法思考自我,所以选了一个可以吸引、迷惑和热烈占据思想的东西。

75、【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那个因妻子或独子的死亡而悲伤的人,或因为打官司而烦恼的人,一时间忘了难过,貌似摆脱了一切痛苦和不安的情绪,这是为什么?我们无须惊讶,因为有人打过来一球,他必须打回去。他满心要接住从上面落下来的球来赢得比赛。手头有这件事占着,他怎么能去思考自己呢?这是一种可以占据这个伟大灵魂的牵挂,把他心里其他所有思想都赶走了。无论是生来为了认识宇宙的哲学家,还是为了判断一切事物的大法官,还是为了统治一个国家的王者,他的头脑都会完全被猎兔的事情占据。如果他不肯把自己降到这个水平,希望永远都处于紧绷的状态,那他就是更加愚蠢的了,因为他想超乎人性之上。归根结底,他是一个人[63]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野兽,他只是个人罢了,所以只能做很多小事,无法完成任何大事。

76、【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让我们做个试验,让国王独自一人悠闲地思考自我,没有任何感官愉悦,心里没有任何牵挂,没有仆从……这样我们会看到一个痛苦的国王,因为他没有可转移注意力的事物。所以人们尽力避免这一点。国王身边永远都少不了一大群人,保证他处理公事后总有娱乐。他们一直关注国王的空闲,一有机会就提供愉悦和游戏,使他没有空闲。实际上,环绕在国王周围的人,密切关注国王并保证他不会有独处的时间,从而陷入思考自己的状态,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是国王,只要一思考自己的存在,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77、【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消遣。人们从小就被赋予责任,照顾家族的荣誉、财产、朋友,甚至照顾朋友的荣誉和财产。光大家业、学习语言和锻炼身体的任务都压在他们身上,他们被教导要珍惜自己的健康、荣誉、财产以及他们朋友的这些东西,缺少其中任何一样,他们就会不幸福。所以他们被赋予种种事务需要操心,天一亮就开始忙碌。你会惊讶,为了让人幸福,这个方式可真奇怪!的确是这样。该怎么办呢?假使我们取消这一切操劳,他们就会看到自己,就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那样就得费更多的力气去转移他们的关注点了。所以,在给了他们那么多活计之后,还得建议他们:有时间就放松一下,娱乐、玩耍,使自己的生活一直是充实的。人心是多么空洞又充满污秽啊!

78、【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曾长期研究抽象科学和我同行的学者数量之少,令我失望。后来我又开始研究人,发现抽象科学不适合人类来研究。我在研究抽象科学后,比那些不懂的人更迷茫了。我原谅了人类对此类知识的匮乏,但我想至少可以在人学中找到很多同伴,因为这是最适合人类进行研究的真正领域了。但我错了,研究人的人比研究几何的人还少。正是因为不懂如何研究人,人们才去探讨其他东西。但人学也不是人应该有的知识,因为为了幸福,人最好不要了解自己,不是这样吗?

79、【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一种思考就能占据我们的脑海,我们不能同时思考两件事。[65]是幸运的,合乎世上的我们,但不合乎上帝。

80、【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显然,上帝造人时是为了让他思考,这是他全部的尊严和价值,他全部的义务就是去思考。而顺序是,先思考自我,再思考"创造了思考的作者",最后思考"思考的目的"。但人们都在思考什么呢?人们从来不思考这些,而是只想着跳舞、吹笛子、唱歌、作诗、赌博、打仗、做王等等。人们并不思考做国王意味着什么、做人又是怎么回事。

81、【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不肯满足于自身的生活和存在,而渴望能活在别人的想象中,并为此竭力表现。我们不断努力美化自己,以维持这种想象中的存在,而忽视真正的存在。如果我们拥有冷静、慷慨、真诚的品质,我们便急于让人知道,将这些美德添加到那种幻象中去,为此我们宁可把这些美德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为了获得勇敢的名声,我们可以做懦夫。我们存在的虚无性的一大证据,就是我们不满足于只有"这一个我"而没有"那一个我",甚至可以用"此我"来换取"彼我"!如果不能为保全荣誉而死,他就会声名狼藉。

82、【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是如此自我膨胀,希望整个世界都知道我们,甚至希望我们死后才出生的人也知道。我们又如此虚荣,周围五六个人的尊敬就能让我们愉快和满足。

83、【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路过一个小镇,我们并不在乎自己在这里是否受到尊敬。但若要停留一阵子的话,我们就非常在乎这一点了。需要多长时间?这个时间和我们微不足道且徒劳的一生成正比。

84、【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是件大好事,即使对最显赫的君主来说也是如此。朋友可以说你的好话,并在你缺席时支持你,所以人们应该尽力获得一个真正的朋友。但择友要慎重,因为如果结交的是愚人,再怎么对他们好也没用,无论他们如何讨你欢心。如果你没有影响力,他们甚至不会说你好话,反而会一起败坏你的名声,因为他们发现你是弱者。

85、【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残暴的民族认为一个城市没有武器就失去了生命。[68]些人不打仗毋宁死,有些人不和平毋宁死。双方的观点都可以理解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是强烈而自然的。

86、【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德行隐而弥贵。当我看到历史上的高尚行为(比如第184页[70])时,总会很高兴。但它们没有完全隐藏起来,因为最后还是被人知道了。人们尽力隐藏它们,但暴露一点儿就暴露了全体,因为其中最美好的部分是将其隐藏起来的愿望。

87、【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屈服于痛苦并不可耻,但沉溺于快乐则是可耻的。这并不是说痛苦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而快乐则是我们自己追求的;因为人也可能追求痛苦并有意屈服,而这并不可耻。那么,为什么屈服于痛苦的力量是荣耀的,而沉溺于快乐则是可耻的呢?因为痛苦并不诱惑和吸引我们,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了痛苦并受其主宰。所以我们掌控着形势,并非屈服于自己。但在快乐中,人是屈服的。所以,只有掌控者和统治者才获得荣耀,而奴隶只会得到耻辱。

88、【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梦幻泡影。人们竟然对梦幻泡影这种显然的道理知之甚少,实在很神奇。我们说追求伟大是件蠢事,这竟然让他们惊异。

89、【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看不见世界的虚空的人,一定非常空虚。而且,除了沉溺于名誉、享乐和对未来的憧憬中的黄毛小子,谁会不明白呢?剥夺他们娱乐的权利,你就能看到他们因消沉而枯竭,这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虚无而不自知。我们一旦无法分心而陷入对自己的思考,就会真正处于无法忍受的悲伤之中。

90、【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杂思。在一切之中,我寻找安宁。假如我们本就真的幸福,不需要避开思考自己的存在就能高兴起来了。

91、【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消遣。没有危险而陷入对死亡的思考,比起没有想到而遇到死亡更容易忍受。

92、【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消遣。假如人是幸福的,那么越集中精神思考自己就会感到越幸福,就像圣徒或上帝那样。是这样的。但有能力转移注意力到外界,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吗?不是的,因为这幸福是由外而内的,所以不独立存在,所以会遭遇千百种干扰,带来不可避免的痛苦。

93、【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凄凉。凄凉的真相中,何以解忧?唯有消遣。但这也是最大的凄凉。正是消遣在很大程度上妨碍我们思考自己,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堕落。假如没有它,我们就会陷于身心俱疲之中,而这种状态则会刺激我们去寻找真能解脱的可靠方法。但消遣使我们开心,引导我们稀里糊涂地走完一生。

94、【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对当下从不满意,无法安宁,我们期盼未来,觉得它的脚步太慢了,好像这样就能加快它的进程;或者我们回想过去,好像这样就能阻止它飞逝。我们太冒进,只在并不属于我们的时间里徘徊,对自己唯一拥有的时间却毫不关心;我们又迟钝,总幻想回到已经化为乌有的过去,漠然无视唯一存在的时间。这是因为现在往往是让我们痛苦的。它困扰我们,我们便无视它,假如它使我们愉悦,我们就会感叹于它的消逝了。我们努力用未来去支撑现在,想着如何把那些能力范围外的事情安排在一个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把握的时间里。让每个人都内观自己,他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完全被过去和未来占据。我们很少思考现在,如果想到了,也不过是借着它去安排未来,当下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是手段,只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从未活着,我们只是希望活着。我们永远都在为明天的幸福做打算,所以不可避免地,我们将永远求而不得。

95、【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悲惨。所罗门和约伯最了解且最善于谈论人的悲苦。所罗门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而约伯则是最不幸的。前者切身体会到了快乐的虚幻,而后者则认识到了罪的真实。

96、【法】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大人物和小人物有同样的苦难、悲伤和激情,但后者就像附着在轮子外沿,前者则靠近轮子的中心,所以大人物在同样的革命动荡中受到的影响要小些。[79]

97、心智无须受过太多教育就可以理解,一切满足都是虚无,转瞬即逝。快乐只是泡影,我们的祸则是永恒的。死亡召之即来,过不了多少年,它终会将把我们变成永远的虚无,或把我们放进永恒的折磨,不可抗拒。两种必然都不乐观。

98、我不知道是谁把我放在了这里,不知道这是哪儿,也不知道我是谁,我对一切都一无所知。我不了解我的身体、我的感官、我的灵魂,甚至不知道是哪部分的我在思考我说的这些话,它思考一切也思考它自身,而它对自己的无知并不亚于对世界的无知。我看到可怕的宇宙空间包围着我,发现自己被锁在广漠空间的一个角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此处而不是彼处,也不知道在无限延展的时间轴上自己为什么会填充这一段时间而不是另一段时间。我看见四面八方都无限地延展开去,把我裹挟得如同一个原子,又像个影子,一闪而过,永不复返。我唯一确定的是我必然会死,但我最不了解的正是这个我很快就无法逃避的死亡。

99、如果人心底没有足够的光而苦恼,那就不要掩饰,承认这个事实并不可耻。只有毫不开化才是可耻的。不了解无信仰者的凄惨,最能证明一个人的心智到底无力到了什么程度。不想追求永恒许诺的大道,最能说明一个人品性的低劣。拒绝看到神,就会在神的面前飞扬跋扈,他会是最欺善怕恶的人。所以,让他们把不敬留给那些生来就坏得足以作恶的人吧,即使不能做基督徒,至少也要做个诚实的人。最后,让他们知道只有两种人可以称为有理性:因为认识上帝而全心侍奉他的人、因为不认识上帝而全心寻求他的人。

100、不认识上帝也不求恩而活的人,认为自己不值得被自己爱[7]也不值得被别人爱。他们蔑视宗教,只有宗教发挥大爱才能不轻视和遗弃他们。宗教让我们一直尊重他们,并相信,只要他们还活着,就能得到点化、沐浴恩泽,相信他们可以刹那皈依,甚至变得比我们更加虔诚,同时相信我们也可以变得像他们一样蒙昧。我们必须为他们做事,就像位置互换后我们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一样,我们要请他们理解自己,在寻找光明的路上至少努力试几步。

101、不证自明的是,人一生的长度不过一瞬,而性质未知的死亡状态才是永恒的。人所有的行为和思想都会根据这个永恒的存在状态而调整,如果不根据真正的终点来调整道路,我们就是在瞎走,迈出的任何一步都是没有意义的。

102、我们批评从不思考生命的最终归宿的人,他们活着,任凭自己被自己的习惯和快感所引导,不思考也不关心,仿佛不思考永恒就不存在永恒似的,一心只想舒服一会儿是一会儿。但永恒依然存在,还有死亡,死亡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人们,不可抗拒地开启着永恒的大门,必然在不久之后把他们置于可怕的必然之中:要么永远蒸发掉,要么永堕地狱之苦。而他们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到底是哪种永恒?

103、人们有陷入永恒灾祸的危险,但好像觉得不值得费力去思考这件事。他们不想去探究这个二择一的必然究竟是愚人的轻信还是有稳固基础的高深。他们不知道这究竟是真理还是谬论,也不知道证据是有力还是无力。一切都在他们面前,他们却拒绝观看。他们选择不懂这种灾祸的存在,并一步步选择把他们引向那种不幸的每个必要步骤。他们等待死亡来验证,悠然自得,承认这种状态,甚至为之炫耀。我们认真思考一下这件事的严肃性,能不觉得这种行为既荒诞又恐怖吗?安于无知是非常可怕的,必须让这样度过一生的人感受其荒诞和愚蠢,要展示给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愚蠢而大为震惊。当人选择在"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的无知状态中活着而不寻求悟时,他们也要用理性说服自己。他们会说:"我又不懂,所以……

104、想象一下,一群人披枷带锁,被判了死刑,每天都有几个在其他人面前被处决,依然活着的人明白自己的命运和同伴们是一样的,他们悲伤绝望地面面相觑,等着轮到自己。这就是人们存在状况的写照。

105、我目视自己短促的一生被吞没在两个无穷之间,前面是无限的时间,后面也是无限的时间。我思考(甚至可以看到)自己填充的狭小空间,同样吞没在无垠广袤空间之中。我不了解无垠的时空,它们也不在乎我,我吓到了,惊异于自己为什么会存在于此时此地而不是彼时彼地,没有任何解释。是谁把我放在这里的?空间与时间被分配给我,是奉了谁的命令呢?对往昔旅客的追忆。

106、空间向无数方向无限地延展开去,永恒地深默着,这使我恐惧。

107、为什么我的知识是有限的?为什么我的身体也是如此?为什么我的生命限于百年而不是千年?自然为什么赋予我这些数量,在无穷多的数字中选择这个数而不是那个数?在无穷之中选择这个数而舍弃另一个,是无法解释的。为什么没有尝试另一个?

108、指望亲族的陪伴,是愚蠢的。虽然我们可悲、无力,他们却帮不上忙,我们会孤身赴死。所以我们必须有能力作为一个人活着。这样,我们还会盖华丽的大宅之类的吗?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追求真理。如果我们拒绝,就说明我们珍惜同类的尊重甚于对真理的追求。

109、我们和天堂或地狱之间,距离只有一生,而生命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