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老年人,不想困在旅行刻板印象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您决定旅行后,有过动摇吗?”

2022年,携程CEO孙洁在一次活动上好奇向苏敏提问。后者是爆火老年网红账号“@50岁阿姨自驾游”运营者,这位看似平平无奇的老阿姨,却在两年前56岁时开启自己的旅行人生,一人一车,行走中国,火遍大江南北。

“56岁怎么了?!”

苏敏认真回应,年轻的时候,全部人生就是孩子和家庭,遇到各种苦与累,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这一忍,就是大半辈子。56岁开始,苏敏决心改变,旅行成为她的第二人生,在这段新人生里,她不再是老年人,而是一个年轻人。

于是,曾经的“苏敏”成为现在的“@50岁阿姨自驾游”。

“没有不能重新开始的生活,只有不愿意重新开始的人”是她留给同龄人的爆款金句。

越来越多老年人,想成为旅行这个第二人生中的年轻人。然而,大众对老年人旅行依然存有严重刻板印象:

他们被当成只会“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的走马观花者;被定义为是热衷低价、贪图小利、锱铢必较的扫兴式游客;被认为脱离互联网,只能依靠子女或者线下门店购买旅游产品与服务;被认为只配去那些所谓安全、舒适、无障碍的俗套景区;被看作是旅行中团队的“累赘”,是被大家明里暗里嫌弃的存在……

这届老年人,不想再被困在刻板印象里。

01

2020年起,旅游企业从接待的老年客户中发现一个有趣的趋势——热衷旅行的老年人越来越年轻化了。

所谓的“年轻化”体现出三个特征:

生理年龄日趋降低。携程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在老年用户这个群体中,50岁-65岁是绝对主力年龄段,70后为代表的低龄老年人数量大幅增加,打破了传统上大众对于老年游客动辄七老八十的刻板印象。

尽管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才被定义为老年人,但在当下的老年旅游这条细分赛道上,“老年人”的定义更为宽泛。广义上说,年满50岁,时间充裕,热衷旅行的人,都被旅游企业看作是核心老年用户群体,是老年人年轻化的典型表现。

互联网化程度更高。这届老年人基本上是互联网原住民,熟练使用手机和各种App,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旅游需求,也能够在互联网各大平台上准确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类旅游产品,打破了老年人旅游只能靠线下门店和人工服务的刻板印象。

携程数据显示,不少平台上活跃的老年人都是超过10年的资深用户,高学历、高收入、高频出行的“新三高”是其核心用户画像。不久前,携程创始人梁建章亲自代言推出针对老年人的旅游新品牌“老友会”,在“老友会”项目负责人王欣欣看来,“老友会”的“老”包含三层含义:老年人、老旅行的人和平台老用户。显然,OTA已经注意到老年人年轻化这一趋势,并着手深度挖掘该群体的潜在消费价值。

老年E人比例显着提升。用年轻人流行的MBTI-16人格测试法来定义这届老年人,最大变化就是E人(外向型性格)数量占比大幅提升。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老人、中式父母的最大标签是含蓄内敛,典型的I人(内向型性格)。

这些老年E人无论从思维逻辑还是行为方式上都更年轻人全面靠拢,喜欢旅行时呼朋唤友,成群结队,爱开Party,热衷在新媒体平台展示自我。实际上,很多老年人前半辈子都和苏敏一样是I人,但是在旅行这个第二人生中,他们希望贴上E人标签,让自己重回年轻,不再拘束,放飞自我。

02

这届热衷旅行的老年人更加年轻化,他们的旅行需求也悄然变化。以往大家一提到老年游,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养生、康养、保健、舒缓、轻松……

“这种刻板印象在我们调研中被颠覆了。”

王欣欣向劲旅君解释,从过往收客的经验来看,一些50-65岁年龄段老年人身体素质和心理年龄甚至要比现在“搬砖打工”的80后、90后们还要好。一方面,不少老年人坚持跑步、游泳、健身,多数身体体检指标保持稳定。另一方面,职业生涯结束、子女升学工作、收入相对充裕之下,这届老年人精神状态更佳,心理年龄更年轻,他们下意识认为自己根本不老,愿意大胆尝试新鲜事物,尤其是当下的潮流体验与玩法,例如露营、徒步、飞盘、潜水等。

苏敏就是一个资深露营爱好者,她只身自驾带着一顶帐篷,走过数十个省份,100多个城市,玩得比年轻人狂野。她曾自嘲,曾经光是为了学习搭帐篷就费了不少劲,尝试次数多了,现在10分钟就能熟练搭好一个帐篷。

这届老年人还喜欢聚会和Party,打桌游、唱KTV比年轻人都玩得溜。王欣欣透露,携程平台上类似的聚会类、团建类产品非常受老年人欢迎。另一类深受他们青睐的玩法就是旅拍。可不是只有小姑娘们穿汉服,扮公主,阿姨们也想当太后,拍美片,从携程数据上来看,后者的订单可不比前者少。

挑战人生极限也是这届老年人们的最爱。

北京的樊阿姨送给自己的60岁生日礼物就是一次长达18天的南极旅行,她独自一人从北京连转两次航班飞到南美洲最南端的乌斯怀亚,乘船穿越狂暴巨浪的德雷克海峡,站上南极大陆的那一刻,她的第二人生不再有遗憾。

“高客单价的中长途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在这一客群中颇受青睐。”

绿柚国际旅行社(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刘颢向劲旅君解释,他所在旅行社曾在某个旅游展上主推阿根廷相关的旅游产品,原本以为这种又贵又远的地方只有热衷海外探险与自我突破的年轻人才会感兴趣,谁曾想那几天前来询问并预订的客人中90%都是老年人。

有钱有闲有文化,这届老年人彻底玩嗨了。

03

这届老年人旅行需求的愈发年轻化,倒逼供给侧打破产品设计上的刻板印象。

“低价团、购物团在这一客群中已经逐渐失势,尤其在一二线城市表现最为明显。”王欣欣表示,从携程平台产品销售增长数据看,这届老年人热衷的旅行产品主要有两大类:

主题类深度体验游。在黄山当一天采茶工,全程参与采茶和制茶;在景德镇亲自上手做一件自己专属瓷器;在泉州尝试一下特色的簪花;在西双版纳来一次哈尼族、傣族换装秀;去城市周边来一次露营体验。这些主题性更强,特色更凸显的体验旅行更容易引起这届老年人的兴趣。

有从业者直言,年轻人玩这类项目更多是好奇心、打卡和拍照,老年人反而比年轻人在体验过程中更有耐心,注重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容易与这些特色体验服务提供者产生真正情感共鸣。

灵活定制类私家团。这届老年人不喜欢按部就班,希望按照自己的喜好灵活制定自己的旅行线路,旅游景点和旅行作息安排,定制类的私人小团就更符合需求。

同样是杭州三天两晚的旅行,这届老年人会将行程拆成两个半天行程和一个全天行程,灵隐寺半天,浙江省博物馆半天,西湖游览+杭州美食一天,剩下的时间放松休息,车接车送,不累不赶。

值得注意的是,这届老年人的旅行看起来玩得很年轻,但从旅行产品设计上,却与提供给年轻人的旅行产品存在一些本质不同。

“这届老年人的旅行产品比年轻人更注重情绪价值注入。”

刘颢解释,年轻人的旅行讲求独自上路,说走就走。但老年人格外害怕孤独旅行,他们迫切需要“旅行搭子”,爱人、子女、亲人、朋友,哪怕是一个同样喜欢旅行的陌生人,陪伴旅行就是一种非常刚需的情绪价值。

再比如,老年人旅行归来总是热切希望分享自己在旅途中的点点滴滴,但是这些旅行经历在子女听起来更像是没完没了的絮叨,倾听与回应亦是一种刚需情绪价值。

客观来说,针对这届老年人的创新旅行产品中,情绪价值的注入普遍还存在很大短板。不过,这也是一种市场新机遇。

04

50年前,是中国人口生育高峰,50年后,也就是今天,已然成为中国人口养老高峰。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至2025年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老年人预计将超1亿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万亿元。

不想困在刻板印象里的老年人,才是旅游业那一片新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