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瓷器中的“丙吉问牛”图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丙吉问牛,汉语成语,拼音是bǐng jí wèn niú,意思是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出自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楚王轼怒蛙,以昆虫之敢死;丙吉问牛,恐阴阳之失时。”

一、丙吉问牛故事详解

西汉宣帝时期,丞相丙吉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他经常外出考察民情。

一次外出,遇到行人斗殴。然而,丙吉却不闻不问,驱车而过;掾史感到很奇怪,暗自纳闷儿。

过一会儿,当看到老农赶的牛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时,丙吉却马上让车夫停车询问缘由。

下属不解,问丙吉何以如此重畜轻人。

丙吉回答说:“行人斗殴,有京兆尹等地方官处理即可,我只要适时考察其政绩,有功则赏、有罪则罚,这样就可以了。丞相是国家的高级官员,所关心的应当是国家大事。而问牛的事则不同,如今是春天,天气还不应该太热,如果那头牛是因为天太热而喘息,那么现在的气节就不太正常了,农事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过问了牛的事儿。”

汉朝还属于农业社会,农事如果不好,势必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丙吉问牛而不问人,说明他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二、过渡期瓷器中的丙吉问牛图

大约一百年前,德国学者帕泽斯基首次提出“过渡期瓷器”(transitional period)的概念。

由于帕泽斯基在提出“过渡期瓷器”概念时,并未过多阐释,这就给后人留下较宽的讨论空间。帕氏之后的论者往往直接以时间为着眼点予以界定,将过渡期瓷器解释为明末至清初过渡时期的瓷器,于是“过渡期”的起止时间认定便成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哈里·加纳将1620年(万历朝结束)至1662年(康熙即位)定为过渡期的起止时间。索姆·詹宁斯将1620年至1683年定为过渡期的起止时间。国内有学者详细分析了明末御器厂停烧和清初御窑厂恢复的时间,将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和康熙二十年(1681年)作为过渡期的起始和终结。

这17世纪的社会风情画卷里,景德镇瓷器的官窑属性已经退去,在新兴市民阶层的庞大市场需求下,迅速转向陈设性、装饰性和鉴赏性为主,俨然成为了显示品位、地位、身份的奢侈品了。为符合这种新的审美趣味的变化,“过渡期瓷器”的造型设计与装饰题材也趋向丰富多元和世俗化。日常生活场景与社会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故事,也成了装饰题材纹样的主流时尚。

这段时期的青花胎质细密坚致,釉面光洁,青花颜色青翠明朗。山水间绘有左右回绕盘旋的云纹,极富时代特征,这种括号状云一直延续至顺治。近口沿和近足际一周装饰釉下暗刻花纹,系崇祯青花瓷器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受晚明高度发达的版画业的影响,瓷器上出现大量取材于版画和小说插图的有关历史、戏剧故事的题材,如“丙吉问牛”图。

三、部分“丙吉问牛”图过渡期瓷器拍品

带有“丙吉问牛”图的藏品,在历次拍卖会中也屡见不鲜。以下是不完全统计:

参考资料:

1.雅昌艺术网

2.大羿拍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