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公用事业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觅火追光,静待破晓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时间:2023-1-6

来源:西南证券

$电力ETF(SZ159611)$     #电力ETF#      #绿色电力#               

回顾2022年,双碳背景下发电结构正不断变化,火电占比下降,绿电占比逐步提升。但年内用电的区域性、季节性矛盾越发显著,叠加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加剧,火电担起保供重任。此外,年内动力煤、光伏上游价格表现强势,临近年底,煤价有所下行,光伏上游大幅降价,或迎来机遇。展望2023年,动力煤、光伏上游供需有望继续改善,政策端如火电保供、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辅助服务和容量电价补偿等政策有望加速推出,电力板块或将迎来业绩改善。

火电:业绩有望扭亏+建设投资加速,运营商及设备商迎来曙光。于运营商而言,用煤成本、光伏成本、电价三方面有望在2023年持续改善,支撑火电盈利修复,获得新生。于设备商而言,保供背景下,电力保障强化煤电保供地位,煤电核准节奏开始提速,截至22年12月24日,我国煤电新增核准73.3GW,开工54.8GW。22年1-11月火电投资同比增加38.3%,增速较2021年提升16.8pp,火电投资额拐点已现,也刺激相关主机设备需求增加,单机价值逐步走高,利好设备商。

光伏:关注上游降价给EPC和运营商带来的机遇。从光伏发电行业上游来看,12月以来,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均呈大幅下降趋势。光伏上游降价对EPC和运营商而言均有利:1)初始投资成本会下降,进而带来项目IRR及利润提升,利好运营商(项目IRR角度而言,在不考虑其他条件时,光伏组件价格每下降0.05元/W,项目IRR提高0.3%);2)可开工的项目数量会增加,进而带来装机量的增加,利好EPC和运营商。

水电:增长空间仍存,重视抽水蓄能高规划。今年入夏长江上游地区持续高温干旱是导致水电汛期来水严重偏枯的主要原因。“十四五”时期抽水蓄能将进入快速发展赛道,截至22年8月底,“十四五”期间核准的抽水蓄能电站已达3050万千瓦,据各省报告,“十四五”基本具备核准条件的抽蓄工程共219项,总规模达2.7亿千瓦,2025年装机规模预计将达62.0GW,5年CAGR为14.2%。

风电:22年招标规模可观,关注23年装机规模释放。22年初以来风机招标容量已达117.6GW,相较2021全年增加117%,23年新增装机或大幅改观。24省/市已明确“十四五”时期新增风电装机目标,预计至2025年,风电装机将新增257GW(不包括未区分风光省份)。此外,风机大型化稳步推进,将驱动降本加速。

核电:积极有序发展正逐步落实,景气度有望改善。22年下半年核电投资额有所改善,累计同比增速逐渐提升,11月我国核电投资额累计值为533亿元,累计同比增加23.7%。22年核电审批速度加快,已核准10台机组,装机规模合计为12.3GW。此外,根据在建进度,“十四五”时期预计共13台机组投产,预计投产高峰在2025年。

风险提示:产业建设不及预期、煤价上升风险、组件价格不及预期、风光等绿电新增装机不及预期、来水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等。

$电力ETF(SZ159611)$ 

$华能国际(SH600011)$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