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基金投资总结#【白话基金】我的基金组合2020白皮书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2020基金投资总结# 

新年了,这一年毫无疑问也会像2020年那样快速消逝在我们背后,我们的flag也会在一天一天的生活中逐渐清晰或者被遗忘。一年之始,先从自己基金组合的年度回顾和未来调整策略说起。


前情提要

去年1月1日起建立了一个实盘基金组合,运作了一年,感谢很多朋友的信任和监督,现在已经有162人关注,50人跟投,确实给了我压力和动力,我会认真对待下去。

2020年的组合绩效回顾

收益率的角度,去年全年,涨幅48.22%。


我对自己的收益率是满意的,几个原因:

(1)组合中有二三十只品种,不是三五只基金而已,可以说运气的成分降低了很多;

(2)组合跑赢了绝大多数混合型/股票型基金,按照全年的收益排名来说,处于前1/3分位;

(3)远远超过了年初设立组合时候的预期,也为后面再做策略以实现长期投资目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组合也好过同期市场主要指数的表现,可以说赚到了阿尔法;

(5)收益分布均匀,上下半年涨幅基本相同,四个季度也基本都有十几个点,并不只是靠哪一个月。 


几个时段数据记录一下。

(1)共有10个月上涨,2个月下跌;

(2)单月最高回报13%,最低正回报1%;

(3)两个下跌月分别下跌3.5%和4%;

(4)很有意思的是,我在上涨的月份都跑赢了基准,而下跌月也跌幅略大于基准;

实际收益的角度,成立以来总收益6万多,本金约30万,实际本金收益率超过20%。

主要原因是本金是在去年一年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年初约3万元,每个月投入两三万,到了年底陆陆续续的本金投入累计约30万元。所以,收益率归收益率,实际的收益还是要跟规模权重挂钩才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收益。

考虑到最大回撤和最快的一次净值拔高都发生在上半年,而我的规模上来是在后半年,后半年的净值相对平稳的多,所以我的组合收益率跟组合实际收益应该两个结果都不错。

分阶段来看,主要收益集中在四季度,主要亏损发生在三季度,单月最高收益2.5万元,单月浮亏不超过1万元。

风险的角度,全年最大回撤率14.6%,收益回撤比3.3。

我觉得去年自己风险控制的也是不错的,几个原因:

(1)最大回撤不到15%,第二大回撤不到6%,而同期沪深300最大回撤18%,创业板最大回撤21%,体现出了组合投资的优势;

(2)收益回撤比超过2,性价比的角度很好;

(3)全年最低净值0.922,本金最大回撤不到10%,还可以接受;

(4)最长的一次创新高用了两个月,发生在3月到5月期间,第二次也是两个月,发生在9月到11月期间,与市场相比净值修复能力还可以接受。

风险控制的不足,主要在创新高的速度还可以再想办法提高一点,这其实是组合调整灵活程度高低的体现。具体来说,就是资产配置层面的仓位调整是基本符合预期的,但跟随市场热点灵活变化的调整能力是欠缺的。

组合结构的角度,主要是一些时点数据和定性收获。

(1)组合刚构建的时候8只基金,后来不断增加,最高时到30多只,现在减少到20多只。数量还是偏多了一点,太零碎不利于跟投;

(2)年末时点,混合38%,QD25%,债券8%,指数12%,股票15%,货币2%,大体上反映自己的构建计划,就是国内主动选股50%+国内被动投资10%+海外股票投资25%+债券10%+现金5%的想法;

(3)最大单只基金约10%,前十大持仓占比约64%,集中度还比较适中;

(4)2%以下的尾部持仓共13只,数量占比约一半,规模占比约13%,这部分稍微有点碎;

(5)主要的主动选股基金有8只,我个人认为的优势分别集中在互联网、消费、医药、科技、新能源、金融、中小盘成长、策略平衡这几个领域,覆盖面还不错。另外还有4只属于观察型头寸;

(6)海外头寸,中概股与非中概股基本上各50%的比例;

(7)工具型头寸,上证综指和沪深300基本各半,零星参与了50ETF、黄金、军工、石油、科技主题投资。

(8)债券头寸,主要集中在一个基金公司,鹏扬,我认为是这一领域内相对能力比较突出的。


品种收益的角度,其实之前没什么预期,但结果也蛮有意思。

(1)全年投资过36只基金,截止年末29只赚钱,7只亏钱;

(2)最大单只收益7千多,占比近9%,收益超过2000的品种共9只,合计收益金额占比约50%;

(3)最大单只亏损202元,所有亏损的基金合计亏损约800元,还比较小;

(4)可惜没有更明细一些的交易记录清单,能让我算出来每只产品的实际持有期收益率,直观上感觉,富国军工富国精准医疗似乎是持有期收益率比较高的;

(5)一个错判,量化产品就投了一个海富通阿尔法,本来是当现金加强头寸用的,结果居然是最大亏损的。另外一个亏损来源是黄金投资,亏了一点点也是亏。

长记性:有一些回头来看感觉做的不好的个别点。

(1)在3月底部没有能够大幅提高投资金额,错过了赚钱最快的阶段(只赚收益率不赚金额);

(2)债券投资的时机不够好,年中加仓早了;

(3)几个过程中的主题机会,比如年中的金融、三季度的地产、年末的新能源行情没抓住;

(4)中间个别的基金调仓思路事后看其实不够清晰;

(5)没有抓住或碰到全年涨幅将近一倍的那些基金。

2020年的组合构建思路和策略

先说目标

(1)收益率方面:明年的目标收益,如果市场是平或者涨的,那就争取10到20%;如果市场是跌的,那就争取控制在-5%到-10%;

(2)实际收益方面:如果市场发生了特别大的极端事件,阶段性回撤争取控制在15%之内,而且,要把握跌下来之后的加仓时机,在相对底部争取能够成功追加权益类投资金额,在这个组合中的规模计划也从现在的40万增加到100万以上;

(3)更长期的考虑:中长期目标还是年化10-20%,但考虑到自己还是可以承受比较高的长期风险,以及中国财富管理大趋势和市场变化特征,,因此,虽然今年的50%收益理论上可以仓位降低多一点以完成年化收益率目标,但是,还是不会把权益头寸比例降得太低;

再说资产配置比例

(4)大的仓位方针:1月份整体仓位上要先降一点(不减现有仓位,先追加投资到货币基金上,整体仓位就降低了),如果市场发生了10%左右幅度的调整,比如跌回到3000点附近,再把仓位提高上来。如果市场一直涨,那就维持60-80%的权益类头寸;

(5)最近拟用一个月把主动选股:被动投资:海外投资:固收类投资的比例暂调整为30%:5%:20%:45%,然后全年的中枢目标比例定为45%:10%:35%:10%。

然后说说对市场的判断

(6)A股市场不便宜,但也没到很大泡沫的时候;估值坐标系的切换很清晰,好的公司相对溢价在上升。未来的主要风险在于政策的边际收紧,产业政策+流动性政策,以及阶段性的估值容忍度下降20-30%是有可能的;

(7)美国和全球今年都是需求好,供给差;而中国今年是需求好,供给恢复也很快。所以事实上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企业今年仍然是受益的。假设明年美国需求是从6到8,供给恢复是从3到8;中国需求是从8到10,供给恢复是从8到10。显然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的边际受益是小于今年的;

(8)未来几年中美是最重要的两个经济体,因此值得双边投资,不赌一边也是风险的降低。美股里面中概股和非中概股各半,也能取得比较好的平衡;

(9)短期涨得太快了,需要休息一下,像新能源这种已经有点离谱了,疫情也有反复,本周市场涨指数不涨个股充分说明了市场情绪在悄然发生变化。大的稳定趋势不太会改变,但小型或者中型的回调很可能发生,板块的阶段性回调可能会很剧烈。所以要先降低仓位,静待加仓机会。

最后说具体品种的配置和调整思路。

(10)选股交给基金经理,但每个基金经理有擅长的领域,所以主动选股这块儿,持有2-3个综合一些的(1个偏价值1个偏成长1个平衡型),再选4-6个某一两个领域相对擅长的(科技、消费、周期、互联网、医药、军工等),总数不超过10个;

(11)2020年有个小投机做法,哪个基金经理要发爆款基金了,就提前买入他的老产品(新基金建仓效应),然后关注其份额变化,逐渐减仓,做几个月的小波段;2021年这样的做法估计机会不多了,只是把2020年规模管的比较大的基金经理的基金慢慢都减掉(封闭的除外);

(12)有两只产品是年初看好但全年下来逐渐剔除的,一个是海富通阿尔法,一个是中欧潜力,买了一只产品之后以什么逻辑来逐渐减仓被替换,还是得形成更明确的书面原则;

(13)整体基金经理以75-85出生的为主;

(14)2021年港股基金的配置比例要提高一点;

(15)主动选股基金持有期长一点,指数型基金和主题型基金拿来做过程中的仓位调节工具;

(16)降低并固定调仓频率,争取每月一次(月中),方便跟投朋友的调仓,也更符合多数人的理财习惯(每月的工资剩余部分持续投入基金);

(17)除了年初一季度变化比较大(仓位先降低再提升+整体规模增加一倍),所以未来两三周的调仓会比较多之外,后面争取不要有临时的大调整,除非市场发生重大变化。

(18)个别定投的产品(主要是投海外股票的QD基金)由于每天有申购限制(比如70美元),因此只能做定投,但这个并不适合跟投调整,可以忽略。

另外还有几个过程管理事项:

(19)今年的第一次调仓会在本周进行,先逐日投入一些货币基金来降低整体仓位,不想逐日调整或不想通过追加来改变配置比例的朋友可以择时一次性把仓位降低到65%左右;

(20)每次调仓都要写调仓理由,而且争取今年的总结能够逐渐把选具体基金的标准形成更量化的操作规程,积累起更清晰的组合配置思路。


目前的持仓,未来一个月会进行本年度的集中调整。

感谢朋友们的关注和信任,有任何建议也欢迎随时找我探讨!


 @今日话题   #2020基金投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