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教育初心将如何安放?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亦得,始终难守。教育的初心是教书育人,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培机构在资本的逐利下已然将教育变成一个个标准化的商品,失去了育人的初心。如今双减政策出台,教育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变革。

7月24日,传闻已久的“双减“政策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虽说市场对此政策出台已经有所预期,但政策严厉程度还是超过市场之前的预期。

(图片来源:教育部)

其中,对资本市场打击最大的是以下三点:

1.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2.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3.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以上三点,彻底堵住了学科培训机构的上市融资途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可能再从海内外的资本获取资金。同时,已经上市的要进行整改,若整改其上市公司的商业模式必然会发生新的改变。

一、“双减”之下,焦土一片

相关政策出台以后,港股 K12教培相关的个股焦土一片,思考乐教育跌42.29%、新东方-S与新东方在线均跌超30%,整个K12教培板块跌去近一半的市值。

(图片来源:富途

目前K12教培机构除了监管的风险外,还面临着前期亏损难以盈利问题。目前,不少K12教培机构企业仍亏损。

好未来2021财年归属于好未来的净亏损为1.160亿美元。

掌门教育2019-2020年两年合计亏损25.16亿元。

高途发布了2021年一季报,净亏损14.26亿元,创单季最高亏损。

新东方在线2020年净亏损额达6.74亿元。

如此来看,K12教培机构真的已经是惨不忍睹,进入了业绩和估值的双双下降戴维斯双杀效应。如此的惨状,市场的风险骤增,券商也开始大幅下调评级与目标价格:

平安证券下调整个K12教培行业的评级,认为整个K12教培行业的风险巨大,暂时不建议关注和参与,下调行业评级由“中性“至“弱于大市”。

中金下调新东方目标价53%至9.2美元,下调好未来目标价67%至29美元,下调新东方在线目标价70%至12.2港元。

摩根大通更是夸张,将将新东方目标价从19美元下调至3.5美元;将高途评级从中性降至减持,目标价从37美元降至3.5美元;将好未来目标价从70美元降至7.6美元,评级从中性降至减持。

如此大幅度的下调目标价实属罕见,按照各个券商的目标价格,整个K12教培板块的市值将下降超过80%。,整个行业将一夜返贫,甚至消失……

面对K12教培行业如今的惨状,我们不由想问是什么原因让国家对K12培训痛下杀手呢?

二、K12培训是教育界的“外挂”

众所周知,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就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如今距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过去二十七载,国家在素质教育进行了多方的努力与改革。在K12阶段,学生的学习负坦大大减少,整体素质有所提升。

1.助长社会的焦虑感

K12教培行业产生后就彻底的打破素质教育的整体进程,同时“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焦虑性的广告,让家长们盲目追崇,最终让教育变成拔苗助长的比赛。2020年因为疫情,线上教培蓬勃发展,在全国各大中等城市,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的教培广告遍布学校与社区周边,整个教培行业广告投入进入了高峰。

2020年以来,教育行业竞争激烈,教育行业的广告价格因此水涨船高。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2020年1月教育行业投放费用占比仅为2%,而到了年底则接近15%。由于教育行业的LTV值远高于大部分行业,能承受更高的广告投放价格,因此推高了整体的买量市场。

教培行业的广告投入,彻底的激发了整个社会的焦虑感,有些教育培训机构更是打出了“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营销口号,如此行为让教育再次变成急功近利的投资品,标准化的应试教育成为主流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教育秩序。

2.助长应试教育,危害教育公平

除了广告的带来的焦虑感外,K12教培资本化危害教育的公平性。一些教培机构和公办学校领导达成默契,形成利益输送关系,运用公办学校的权威性去宣传课外教育增加家长们教育成本。

同时,资本的逐利性,让教培机构不断进行应试教育,虚假宣传并盲目哄抬收费价格,让K12教培偏离正确的轨道,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进而影响整个教育公平性。可以说,校外教培就是校园教育生态的“外挂辅助器”,严重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生态。

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教培机构成为上市公司,资本不断助推K12应试教育。据统计,2006年首家上市教育公司新东方赴美上市后,教育相关的公司开始陆续上市,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外上市的国内教育公司累计数量达63家,总市值累积近万亿人民币。

(数据来源:金进财经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三、何为真正的教育?

对于教育问题,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教育并不是批量生产标准化的产品,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要根据不同人习性因材施教。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因此,真正的教育是启发与点燃,并不是装满。教育的点燃与启发,最需要是时间的耐心与环境熏陶,而资本恰恰缺少的就是这些。K12教培公司成立初共有较好的正向价值取向,然而在资本的逐利下,必然会失去原有初心,从而慢慢偏离原有的轨道。正如澎湃网所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久久为功的“慢”教育被短视功利的“快”资本裹挟,带给家长和学生的只有化解不开的焦虑和摆脱不了的内卷式“军备竞赛”。

在双减政策下,在线教育行业企业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整个行业将面临新洗牌,未来K12教培会走向何方,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们明白的是,一个崭新的教育环境正在逐步的生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金时财经立场。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雪球管理员    @雪球    #教育培训市场#   $好未来(TAL)$   $新东方(EDU)$   $一起教育(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