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是如何放大了波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众所周知,量化基金最近这两年的策略,基本都是围绕微盘股、国证2000。这些票虽然市盈率高,但交易量小,量化基金的买入和卖出能决定股票的边际定价;在业绩因子不彰显的时候,收益体现得较为明显。

量化的这种流动性的选择,明显放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率。2021年中证1000指数全年未有波动率大于4%的交易日;但自2022年起,波动率大于4%的交易日有15天,其中有9天都是向下波动。无他,这种波动率正是量化基金所喜欢的。

但在今年2月份这波量化持仓快速下跌的极端行情下,体现出了这个策略的局限性。从2月流动性恢复至今,微盘股基本修复了2月以来的下跌。本周面对“国九条”,量化基金也是第一个做出反应,先卖出微盘股,回补大盘股、中证500中证1000的仓位;到今天,都是这种效应的强化。

但是这种流动性的变化,是对局面正确的解读吗?

市场如果把本周前半周微盘股的波动理解为对“国九条”的误解,那可能就忽略了上游显著提价、下游竞争激烈加剧对中游形成的巨大压迫。这个经济局面不仅对微盘股有影响,对处于中下游的中大型企业影响也是巨大的,将在一季报、二季报中会有充分体现。如果市场选择忽略这一基本面,那可能后续会被实实在在的业绩提醒。

如果说沪深300中证500的指数维持是量化基金抛弃微盘股后资产配置的权宜之计,那么即使量化躲到大盘股中,也无法短时间内改变这个局面。而且,待流动性稳定以后,量化基金还是会选择重建微盘股、国证2000的仓位,“返回火场”。

因此,微盘股和国证2000应该还有次低,直至这样的策略再次失效。

什么时候量化会放弃这种策略?——出现客户赎回潮的时候

什么时候会出现客户赎回潮?——量化净值再次大幅回撤的时候

如此,构成了一个负反馈。

当然,对于交易而言,时间也是重要的。一季报前需要留意。基于这两天大家又燃起的乐观情绪,整个五月份可能都需要磨底。

全部讨论

4月份做的这个预测,没想到直到6月份通过监管函的方式,才出现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