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中的PMI到底是啥?为何如此重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欢迎关注吉富宝公众号(ID:jifubao321)

无论你是个人投资者或是经营企业,想必都或多或少听过一个英文缩写:PMI。

其实它是一个经济指标,是英文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的缩写,中文含义为"采购经理人指数"。

其实我们经常能在新闻联播及各大媒体上见到这个PMI,毫无疑问,在众多经济指标当中,PMI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下PMI。

PMI是什么

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PMI其实挺简单易懂的。

采购经理指数(PMI),它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每月统计局给各家企业发放问卷调查,根据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这11个维度,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进行综合计算,最后得出来的指数就是PMI数据。

PMI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标之一,在中国,通常官方PMI由国家统计局都会在每月的最后一天公布数值。

这个数值以50为荣枯分水线。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扩张,数值越高表明扩张速度越快;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收缩,数值越低表明收缩速度越快。

此外,PMI还分为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或服务业PMI)和综合PMI产出指数三大类。

数据来源:交行金研中心

在分析这三个PMI指标时,通常要结合对应经济体的特点,比如。拿德国来说,大家都知道它是制造业强国,所以这时候,制造业PMI较服务业PMI更具有参考性;而另一个欧洲国家希腊,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旅游等行业是其经济支柱,是个典型的服务业为主的国家,而工业基础薄弱,远不如其他欧盟强国,所以对希腊而言,服务业PMI比制造业PMI更具有参考性。

总而言之,对于不同经济结构的国家来说,在看综合PMI的同时,也要分开关注一下制造业和服务业PMI的情况。

此外,对于中国来说,根据发布机构分类的不同,除了官方的PMI,还有一个非官方的PMI——财新PMI。这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调查样本的偏向不同,前者调查样本中大企业、国企更多,所以数值所反映的信息更能体现大企业、国企的经济景气程度;而财新PMI调查样本偏中小企业、民企,所以数值所反映的信息比较偏向于中小企业和民企。

来看一下下图,红线就是官方PMI指数,黄线条就是财新的PMI指数,为何他们二者数值如此分化严重呢?

资料来源:wind,西南证券

其实这意味着大企业和国企与部分中小企业和民企之间出现了分化,在整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财新PMI取样的这些集中在东南沿海的的中小企业或私营企业经济基本面更好

为什么PMI是"经济先行指标"?

那么,为什么PMI这么重要呢?因为它的威力在于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判。。

由于PMI指数反映了一线人员第一时间对企业运行的判断,再加上PMI的频率是月度发布,而GDP大都是季度发布。所以PMI指数不仅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而且通常会小幅领先于GDP指标。

尤其是制造业PMI最受大家关注,因为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走势往往反映了经济的运行情况。因此,分析制造业PMI及其分项的走势,可以帮助投资者对经济进行预判。

可以从下图看出,制造业PMI指数的拐点更先于GDP的,所以PMI是观测经济的领先指标。

比如2009年上半年,制造业PMI指数比GDP领先半年指出了经济向上的拐点。

因为GDP的上升是经济强劲增长和消费者信心增加的信号,人们一旦消费活动活跃,参与股市投资的积极性也会高涨,而PMI又比GDP更为快速的反应经济情况,所以PMI的数据在股市中也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当PMI上涨时,说明当前经济向好,对股市有一定的利好作用;反之,如果PMI下跌时,则对股市是一个利空。

从走势图也可以看出,大多数时候PMI和股市走势是正相关的。

数据来源:Bloomberg,2016/11/31~2019/11/13

当然,能左右股市的也不仅仅是PMI指数,还有流动性因素、政策、外部风险等各种因素

除了50荣枯线之外你还应该知道什么?

PMI除了简单的50荣枯线之外,其实还包含了很多其他内容,了解它的细分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去理解当前经济的现状。

还记得我在第一部分提到的PMI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么?所以如果将PMI细分的话,还能分为13类指数,涉及采购、生产和流通等环节,简单来说就是分为"供给"和"需求"两大类。

数据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中国制造业PMI分项:单位:%

供给类的指标包括:生产、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从业人员等。

需求类指标包括: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等。

这里以2019年10月份制造业PMI为例。

从供给角度看:

1.生产指数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至50.8%,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扩张态势,扩张步伐放缓。

2.原材料库存指数为7.4%,比上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减少。

3.产成品库存指数从47.1%下降至46.7%,说明库存的减少有助于现金流的回收。

4.采购量指数为49.8%,较上月下滑0.6%,企业补库存意愿不足,叠加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的下降,意味着企业仍处于去库存通道,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应声回落

5.从业人员指数从47%上涨至47.3%,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降幅有所收窄。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

1.新订单为49.6%,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以下,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

2.新出口订单为47.0%,较上月下滑1.2%,整体需求受外需下滑影响较大;

3.进口指数为46.9%,较上月下滑0.2%。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受全球经济持续放缓等因素影响,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比上月有所下降。制造业市场需求降至收缩区间,企业生产和采购增速放缓,需求整体复苏动力有待观察。

所以关注并了解PMI指数,对投资人而言,可以给投资方向提供一个重要参考,通过分析产业发展变化,有助于对制造业或服务业总体趋势的把握。

对企业经营者而言,就更不用说了,通过PMI可及时判断行业供应及整体走势,从而更好的进行决策。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