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弹劾大戏会演向何方,特朗普是否有下台可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欢迎关注吉富宝公众号(ID:jifubao321)

提起"弹劾总统"四个字,即使是不了解美国政治的读者也会感到事态严重。一国总统被弹劾,必定是在他身上出了某种违反国家利益,让人民不能再度信任他的恶劣情况。然而,这种"载入史册"的行为就悄无声息地(与之前两次引发的巨大轰动相比这次并未成为人人谈论的大事)在美国展开了。

10月31号众议院以232对196票,通过弹劾总统调查程序决议案。虽然,投票过程中全部共和党议员投票反对。但因为票数仍旧超过了半数,所以决议就这样通过了。特朗普也不忘一直为自己喊冤,声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猎巫行动。是绝对的政治迫害"。

图左为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图右为特朗普

本次弹劾的起因仍旧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特朗普对乌克兰总统施压的事件。民主和共和两党在做的事情无非也就是一方在努力坐实这事,一方在拼命证伪。目前,听证会作证的两位证人的言词均对特朗普不利

前美国驻乌克兰大使玛丽·约瓦诺维奇(Marie Yovanovitch)表示当她听到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在谈话时将她命名为"坏消息"让她感到十分不安。并且特朗普的私人律师与乌克兰政府内部过于密切的交往也让她感到对于腐败的担忧并称这也是她自己被迫害召回大使一职的重要原因(玛丽在没有重大工作失职的状况下被强行召回了大使一职)。另一位证人则公开表明当时想要为约瓦诺维奇"鸣不平的"但上面人说蓬佩奥表示不要那样做。

另一方面,11月7日另一位要出席众院听证会的重量级人物是那位刚刚被特朗普赶下台的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调查人员认为,博尔顿掌握有特朗普政府冻结对乌克兰援助金、推动乌总统调查拜登和他儿子的第一手信息。如果博尔顿同意,他将是迄今为止在弹劾调查中作证的职位最高的白宫官员。

多方言论都剑指特朗普政府存在不公开透明且"以权谋私"的行为,那么特朗普的总统之路是否真的要就此终结了呢?我们来一步步梳理。

1. 总统弹劾的必要条件和步骤

国会通过弹劾罢免总统的权力是对行政长官的最终制约。从来没有哪位总统是被迫以这种方式离开白宫的,即使是当年的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也是选择了主动辞职,而不是等着自己被赶下台。

国会的权力来自宪法。"弹劾"一词通常用来指弹劾某人,但它实际上仅指正式指控。如果众议院提出弹劾,参议院将对这些指控进行审判,以决定今后是否应将该官员(总统或任何其他联邦官员)免职并禁止其担任联邦公职。

美国宪法的规定是这样的:总统可以因"叛国、贿赂或其他重罪和轻罪"遭到弹劾,叛国和贿赂是为人们熟知的,但是这里提到的"重罪和轻罪"宪法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国会给出构成弹劾理由的三种行为包括了 "叛国、受贿或其它严重罪行及不检点行为",本次特朗普被要求弹劾似乎在理由上略显牵强。

弹劾的步骤分为三步,分别是:


显然,现在第二步已经完成了。在参院受理的投票中,民主党人必须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赞成票,即67票,才可能弹劾成功,令特朗普下台。之后,副总统彭斯将自动接任总统。若弹劾不成功,特朗普将继续执政。

目前来看,民主党及其两个独立盟友在参议院仅拥有47个席位,这也就是说,若想给特朗普定罪,至少需要20名共和党议员倒戈。这也就是共和党人自信的地方,也是目前市场并没有对于此事过多担忧的地方。但特朗普的总统之路真的是高枕无忧吗?

2. 150多年当中的四次总统弹劾

美国历史上算上本次总共发生过四次总统弹劾,但事实上还没有一位总统因为弹劾而遭到罢免。

最早遭遇弹劾的是1868年的时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当时的理由是漠视"总统未经参院同意,不得撤换某些联邦官员"的规定,将时任陆军部长斯坦顿解职。众院通过决议弹劾约翰逊。但在参院中,约翰逊以一票之差,保住了总统之位。

第二次则是由大名鼎鼎的水门事件引起的,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于1974年批准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指控他:

妨碍司法公正,妨碍对水门事件的调查;滥用职权,企图利用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机构掩盖水门事件;和藐视国会,因为他拒绝交出材料来回应国会的传票。尼克松当时属于自知大势已去,主动辞职,提前逃过了弹劾投票。所以虽不属于被弹劾,但弹劾发起的本质显然是真实的,尼克松也就真的下台了。

第三次是1998年,众议院通过了对比尔·克林顿总统的两项弹劾条款,指控他:

向大陪审团隐瞒他与莫妮卡·莱温斯基和宝拉·琼斯的关系;和妨碍司法公正,因为他鼓励莱温斯基和其他人做出虚假陈述,并隐瞒他送给她的礼物。然而,种种事情都指向克林顿总统有着行为不端的事实,但在次年2月,参院裁定克林顿无罪。最终这位"桃色"总统也一直做到任期满了之后才下台。

从上面的案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总统弹劾"这项工具虽然名气大,但实则效果不佳。好不容易过了众议院,发起了调查,但最后基本都是草草结尾。可见执政党的势力之强。

但是目前特朗普的状况不乐观的方面就是他正在面临连任拉票,这恐怕也是民主在这个时间段发起弹劾的重要目的之一。

3. 特朗普民调下滑,抹黑似乎起了作用

首先我们从对于总统弹劾的支持率来看当前特朗普在群众眼中的支持度是怎么样的。

根据NBC和华尔街日报的民调显示,53%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支持就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的行为进行弹劾调查,44%的人表示反对。其中,89%的民主党人和58%的无党派人士支持调查,而只有9%的共和党人同意。

在被问及特朗普是否应该被弹劾和罢免时,49%的人回答"是",46%的人回答"不"。这与一个月前的情况正好相反,当时的调查发现,赞成和反对的比例基本相反,分别为43%和49%。支持免职的人数增加主要来自民主党人和独立人士。这里的党派分歧很明显:88%的民主党人现在支持特朗普的弹劾和免职,相比之下,90%的共和党人反对。独立派意见分歧,其中43%的人支持特朗普下台,46%的人反对。

这里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900名美国群众当中,期望多数人想要知道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的谈话到底有没有以权谋私,同时十月底的调查和月初的情况相比,更多的人期望特朗普下台。

那么,目前特朗普同两位民主党候选人的对比情况如何呢?

在民调1v1环节,720名具有投票资格的选民被当做样本,前副总统拜登在登记选民中领先特朗普9个百分点,50%对41%。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领先他8个百分点,50%对42%。

在另一个问题上,46%的注册选民表示,他们肯定会在2020年投票反对特朗普,而表示肯定会投票支持特朗普的选民只有34%。17%的选民表示,他们可能会根据候选人的不同而投出不同的票。这些选民主要是独立派、温和的共和党人和年轻选民。

可以看出,"摇摆票"仍是最重要的。但是目前的民调显示这里的摇摆票显得有些温和与当年的激进派形成对比,这可能是特朗普民调下滑的重要原因。

总结

通过对于美国弹劾总统程序以及过去案例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想要真正弹劾特朗普迫使其下台难度极大。共和党人很难将好不容易到手的总统大位拱手让给民主党人。然而,聪明的众议院民主党领袖佩洛西等人必定也知道这个事实,那么我们猜测他们背后的意义可能是在大选前一年这样的重要拉票时间节点上让更多此前不为民众所知的政治事件公之于众,引起他们对于特朗普的反感,拉低他的民调。

未来将要公布的官方材料是需要被持续关注的重点,如果里面没有可以有效证明特朗普确实曾胁迫乌克兰总统对拜登父子进行了越权调查的证据,佩洛西等人势必会遭遇信任感崩塌,群众会认为本次事件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迫害。然而,就当前的民调数据来看,如果佩洛西等人掌握的证据确实表明特朗普有滥用职权把个人的政治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至上的状况的话特朗普的总统之路即使不终结于弹劾也必将终结在大选。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