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毛钱人民币压垮了"自由经济"的智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欢迎关注吉富宝公众号(ID:jifubao321)

就在香港抗议活动与"打砸抢"还未结束的情况下,在我们地球的另一面也发生了极为相似的事件,暴力的示威活动就如同病毒般扩散到了遥远的南美洲—智利。

智利的示威活动起始于上周,当时很多学生对地铁票价"再次"上涨不满,跳过圣地亚哥的地铁闸门逃票。到了10月18日,这场骚乱演变成一场规模更大的反对收入不平等和生活成本上升的抗议运动。

(智利学生占据地铁站,跳过地铁闸门逃票)-动图

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和其他城市连续三天的示威活动之后,极端的示威者点燃了地铁站、公交站、银行、超市和其他建筑物,其中还包括圣地亚哥地标建筑Enel能源大楼。

这失控疯狂的举止让整个智利首都看起来都在燃烧,智利问题也因此受到了国际社会大版面的关注。

(圣地亚哥地标建筑Enel能源大楼遭纵火)-动图

但对于许多国人来说,智利是只在地理课本上看过的一个南美洲国家,所以不说可能大家不知道,"原本的"智利并不像其他南美洲国家一样(如阿根廷、委内瑞拉)充斥着混乱和危机。

智利2018年的人均GDP达到了16,28015,923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它已经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同时若按照部分评判标准(如人类发展指数)它又可以算是南美洲唯一一个已开发国家。

因此,当智利成为最新陷入动荡的拉美国家时,很多人都会问,智利发生了什么?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智利国旗与其国徽)

"智利奇迹"创造了南美洲繁荣稳定的铜矿王国

智利过去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到了1818年2月12日才正式独立为智利共和国。这个国家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并以盛产铜矿闻名于世。

该国的铜矿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已探明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3,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享有"铜矿王国"的称号。

不意外地,如同众多天然资源丰富的国家,铜矿业也成为智利经济的重要支柱,铜价一丝一毫的变动都深刻地影响着智利的经济发展。

(国际铜价表现为智利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

不过,智利的发展却不同于只会滥用、消耗丰富天然资源的国家(如委内瑞拉),它通过持续的经济改革来维持着本国的经济发展,而这不同于他国的举措是起源1973年的一场军事政变。

1972年,智利的经济陷入危机、通货膨胀率高达150%!而导致这高通胀率是因为许多的内外部因素,比如对必需品的价格管制、多重的汇率、美国总统尼克松对阿连德政府的施压等。

到了1973年,智利经济持续恶化,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食物和消费品短缺现象;同年9月11日,智利军政府首脑皮诺切特将军在美国中情局(CIA)的资助下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当时的阿连德政府,建立起独裁统治的铁腕政府。

(政变当日,军政府武装部队轰炸总统府)

政变不久后,皮诺切特采纳了一群被称为"芝加哥男孩"(他们大多数曾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就读过)的智利经济学家的建议,实施了包含经济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稳定通货膨胀和减税政策等举措的一系列 "自由经济改革"。

而这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让1980年代的智利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被誉为"智利奇迹"的荣景,同时也奠定了日后智利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基础。(这些市场经济政策即便是在皮诺切特下台后,仍然得到了继续使用和加强。)

如今的智利也因此成为了南美洲最繁荣稳定的国家之一,与阿根廷和巴西并列为ABC强国。此外,智利还在2010年成为了南美洲第一个OECD成员国。

(复活节岛属于智利领土)

地铁涨价"3毛钱",引爆长年收入不平等的怒气

近几年,智利包括GDP、CPI等各项经济数据的表现都相对其他南美洲国家稳定。然而,在这"漂亮"数字的背后却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社会。

从基尼系数来看,智利是经合组织(OECD)中的贫富差距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数十年来都存在着高度收入不平等的现象,许多底层民众为了支付基本生活开销负债累累。

而在智利政府本月稍早"再度"调涨公共运输票价时,蓄积已久的民怨与怒气终于爆发了。

10月中旬,皮涅拉政府决定早晚高峰期地铁票价由800智利比索(约合人民币7.97元)涨至830智利比索(约合人民币8.27元),此举遭部分民众强烈反弹。

原因是地铁票价在今年1月已涨过20智利披索、6月时将电力调涨了10%,再加上当前昂贵医疗保健、不断上涨的公共服务成本和不断缩水的养老金,使得底层人民经济压力增大。(注:智利地铁票价在12年内将近涨了一倍,但民众的工资没有同等的涨幅。)

因此,尽管这次智利政府只涨价相当于人民币3毛钱的价格,依然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统计数据显示,智利一半的工人月薪550美元或更少)

皮涅拉上任以来,积极推进税法、劳动法和养老金改革,卸下了公共财政的重担,有效保证了经济增长,但一定程度牺牲了中下层人民的利益,使得这个群体的不满情绪持续累积。

再加上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疲弱,使得智利经济下行压力倍增、智利就业数量和质量均有所下滑,民众因"荷包"大幅缩水而开始有所抱怨。与此同时,不时曝光的军警腐败丑闻更是"火上浇油",令智利广大的人民群众倍感失望。

而现任的皮涅拉政府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合时宜地接连大幅提高地铁价格、电价和医疗支出,进一步拉低了中下层民众的生活水平,最终点燃了他们的强烈不满情绪,引爆了这起智利数10年来最严重的动乱。

(智利骚乱继续蔓延升级,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自由经济创造了繁荣,却也唱响了底层人民的悲歌

智利在过去"芝加哥男孩的自由经济"全力狂飙下,促成了GDP连年上涨的"智利奇迹",也让智利成为南美洲经济的领头羊。

但在这数据荣景的背后,智利的教育体系、水电供应、交通运输,却全面落入关联财团的掌控之中,社会的贫富差距与阶级问题也日益扩大,一般穷人根本难以在这"貌似自由竞争"的阶级棋局里翻身。

圣地亚哥抗议的人类学学生赛普尔维达(Karina Sepulveda)表示:"这不是一场单纯抗议地铁票价调涨的示威活动而已,而是一场多年来遭受打击的穷人的宣泄。"

而这也代表了"富者恒富,穷人吃土"成了另一种的"智利奇迹"。

远在东方的我们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未来可能也会遇到各种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要引智利为鉴,避免在经济繁荣时唱响了底层人民的悲歌。

同时,希望智利政府能找出延续稳健的政策方向、秉持着多元开放和包容的理念,尽快破解这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失衡的难题,让"智利动乱"早日落幕。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