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5喜欢:1
关于通威做一体化这件事,我想用自己的亲身例子给大家论证,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会有些区别,但不妨做个参考,没做过企业的人呢,下结论都是拍脑袋,基金经理很多也只是纸上谈兵,但干一个行业真正的决定性因素———人,真正负责这个板块的管理者才是决定性因素。

我先说决定扩产的三要素,一政商关系,这个我相信上市公司都没问题,有项目有的是土地给你,各地都会求着你过去;二人才资源,包括管理的资源和客户群体,人才要能挖的过来,客户要能抢的过来,相比较而言好的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这个不到位,别的都是扯淡,组件这个行业我不清楚有没有高溢价的客户,我认为会有,而且这才是真正的利润点比较难抢;三行业景气度,这个就不论证了,光伏未来五年都没问题。

我们家最早是做模具材料零售起家,15年开始往下游做加工,19年往上游做冶金,听起来简单是在产业链上下游折腾,比跨行肯定是容易的多,但真正要搞起来,老板的每一步策略,都要做对,每个阶段决定性的因素都要把握,而22年准备做一体化压铸模架项目(15年开始做的这个行业的进阶版)。

具体说下我们这个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目前只有三家能做,龙一20年新拿土地大幅扩产,吃到最大的这波红利期,龙2.3也在规划新的土地,但是客户资源不如龙1,而我订购的设备年底会到正式开始投产,到时候肯定是价格战,虽然蛋糕在变大,但制造业的本质不会变,就是降本增效。

我什么时候下定决心要投的呢?就是当我的团队人才就位之后(因为龙一企业搬厂离开的),确认是分蛋糕而不是从别人手中抢蛋糕,我就决定放手做了,而且龙一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起家早,客户资源好(他手上最核心的出口国外资源,是很难动的,和通威现在的情况很像,其他对手只能卷国内的低价单),管理效率和我们公司差的远,对团队有信心,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真正做大。

资本市场毕竟不是实业,看的是预期而不是短时间内的市场,因为实体要追赶上同行先发优势的龙头,没个三五年都是在做梦,就看通威多优秀成长多快,也要看对手犯不犯错,资本市场的杀伤力可能会远大于实际,但我相信最后的胜负,现在买方这么高频的跟踪,肯定也会提前嗅到气味。

全部讨论

01-29 15:02

这位兄弟还好吗?

2023-12-01 16:47

人都亏没了

2022-08-22 09:27

我家也是做重工业起家的

2022-08-22 09:14

对于几千亿的公司来说,我个人觉得,最后的结局是谁的产品更好,也就是专利技术,特别是能有颠覆性的专利技术,谁才是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