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热词,看肿瘤早筛发展新机遇

发布于: iPhone转发:51回复:60喜欢:9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热议的焦点,也是投资者掘金的窗口。

国家安全、健康中国、科技创新……透过这些热词,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当代中国的脉动,洞察时代大势,以此去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

健康无小事。随着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对于“健康”愈发重视。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外,肿瘤正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恶性肿瘤死亡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死因。

这也是为何,在地方和全国两会这样的国家级平台上,肿瘤早筛早治成了近几年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之一。

今年也不例外。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以来,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癌症早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全国人大代表于金明院士、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纷纷表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癌症防治的关键。

肿瘤早筛成为代表委员提案中的高频词汇,这绝非偶然。

1、肿瘤——健康中国的“拦路虎”

往大了说,国民健康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原因不难理解,健康是最大的生产力,不仅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还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支出。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疾病给经济带来的负担极其沉重。

就拿“第一杀手”肿瘤来说。一方面,肿瘤带来的直接损失极大。肿瘤治疗费用极其高昂,2019年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的一篇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恶性肿瘤所需的相关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

考虑到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十年均3.9%左右的增幅,这一花费未来可能还会上升。而这主要由医保基金兜底。

另一方面,肿瘤带来的间接损失更加不可估量。

除了治疗费用等直接损失,还有癌症造成的伤残,和工作寿命年限的减少等间接损失。虽然近年来未有明确数据统计,但根据美国癌症协会早期的一份统计报告,2008年,癌症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是895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生产总值的1.5%。

不止国内,全球肿瘤问题都很突出,每年的治疗支出大概率已经突破万亿美元。

各国与癌症的斗争大幕,早已拉开。

不久前,美国总统拜登重启了一项重要的国民健康计划:抗癌登月计划。目标是通过筛查、诊断等手段,在未来25年内把癌症的死亡率降低5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癌症防治形势正变得越来越严峻。相应的,政策层面也越来越重视。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癌症防治行动》,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

2、肿瘤防治——第一要义是“早”

人人谈癌色变,核心原因在于,很多人癌症一发现就是中晚期,生存率很低。

然而癌症绝非不可战胜。癌症致死率高不假,但如果发现得早,患者在得到较好治疗的情况下,五年生存率非常高。

以结直肠癌为例,Ⅰ、Ⅱ、Ⅲ、Ⅳ期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95%、75%、40%和5%。

差异巨大的生存率背后,意味着越早发现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也就越高。这是癌症早筛的核心价值,也是各委员代表们纷纷建言癌症早筛早治的核心原因。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所说,早期筛查与诊断十分重要,有利于尽早干预癌症治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升患者生存率。

早发现、早治疗是肿瘤防治的关键。目前来看,未来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癌症防治行动》的目标可能性很大。即,在“健康中国”的指挥棒下,癌症早筛市场的蓬勃发展正成为必然。

原因有二。一是技术革命带来产品可及性的提高。

要想解决早筛痛点,可及性不可或缺。当前个别癌种的“金标准”可以做到极高的筛查率,比如结直肠癌。但结直肠镜检查过程痛苦不堪,因此普通人对结直肠镜的接受度较低,除非身体不适,否则不会主动去做相应检查、治疗。

而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现状已经得到改善。例如诺辉健康推出的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只需通过粪便就可以完成相应的筛查目的。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逐渐提高。

实际上,癌症早筛工作在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多地已经陆续开展,如河南开展的两癌筛查工作。

虽然由于肿瘤整体防控的覆盖面仍然不够,发挥的作用仍有限。但未来大概率会得到解决。

此次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提案:呼吁建立癌症早筛体系,建议全面建立癌症筛查机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

参考海外成熟市场,早筛市场的推进与政策密切相关。从这一点来说,国内早筛市场的爆发或许不会太遥远。

3、终局猜想——谁能打通家庭和医院最后一公里

无论是从产品的依从性,还是从政策支持力度出发,早筛市场的发展前景都值得期待。那么,哪些玩家最为受益呢?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谁的产品能够覆盖更多的用户?

由于癌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人人都有可能中招。因此,癌症早筛的用户规模理论上是人口上限。

大水养大鱼,这是属于所有早筛玩家的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拉开早筛玩家差距的核心将是,“使用场景”。即早筛产品的使用场景是医院检测,还是居家检测。

这两大场景都能覆盖用户,但显然可以居家使用的产品,更具商业化价值。毕竟,谁也不愿意没事就往医院跑。

说到这里,上述问题就成了——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居家使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两点:一是数据可靠,二是医生认可。

数据可靠不难理解。早筛检测不是过家家,只有检测数据充分可信的情况下,用户才愿意使用,为你的产品买单。

至于医生认可,即医生能够接受认可这一检测结果,并将该数据作为下一步诊断治疗的参考。这样既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也能改善大家的就医体验。日前,“建议居家早筛纳入医疗机构互认体系”的话题还登上微博热搜。

要得到医生认可,不仅需要产品数据可靠,更重要的是,产品要持证上岗。对于医生来说,临床数据是重要参考,但获批上市则是监管背书,这样才能确保使用合规。

看到这里,“哪些玩家最受益”这一问题的答案基本也就出来了,那就是,谁的产品能够经过临床验证并且获批,占据居家检测场景,打通家庭和医院最后一公里,覆盖更多用户,谁就将最终胜出。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虽然国内早筛玩家入局者较多,但真正获得国家药监局认证的产品,仅有一款——诺辉健康的常卫清。

2020年11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国内首张癌症早筛注册证。时至今日,依然没有第二款产品获批上市。

从这一点来说,即便当前早筛入局者较多,但未来的竞争或许也不会太激烈。仅在拿证这一环节,就会卡掉不少玩家。

而已经具备拿证能力的企业,或许能够分享更多市场。原因在于,拿证能力突出,意味着产品获批的可能性也会更大。诺辉健康正在证明这一点。

继拿下国内首张癌症早筛注册证,2022年初,公司又拿下幽门螺杆菌消费者自测的“第一证”, 将检测场景从医院前置到家庭,让之前必须在专业医疗机构完成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可以由消费者居家自测完成。

整体来看,尽管肿瘤早筛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行业格局已日渐清晰。未来,只有产品、拿证能力突出的企业,才能继续留在牌桌上。

$诺辉健康-B(06606)$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2-03-09 17:35

早筛全民普及需要价格让利

2022-03-09 17:20

两会定调,肯定有政策红利

2022-03-09 17:07

市场蛋糕不小,考验的就是产品和渠道了

癌症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10~30年。大多数癌症,开始的时候都是良性的,用局部治疗手段,比如手术和放疗,就很有可能治愈。
但国人往往谈到癌症总是忌讳,甚至是反感的,再加上肠镜等检测的痛苦,很容易就会造成病情的耽误。大多数病人都是等到有症状的中晚期才开始治疗,这时候就算药物再强大其实也很难战胜癌症了。这就是为何癌症早筛如此重要的原因,因为只要发现的及时,其实大多数的癌症都是能够得到控制的。
所以我认为,呼吁建立癌症早筛体系,建议全面建立癌症筛查机制,这是会有必要的,这很有可能是我国战胜癌症的关键。$诺辉健康-B(06606)$

2022-03-08 14:03

癌症早筛市场很大,关键看谁技术硬,诺辉健康把证都拿下来了,速度够快的。

2022-03-08 13:54

行业格局越来越清晰,类似诺辉健康这种早入局者肯定会被资本追捧。

2022-03-08 13:27

单从诺辉健康的“常卫清”来看,确实有点实力。

我也比较看好癌症早筛。以结直肠癌为例,40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也就是需要做肠镜检查的,有1.9亿。而目前,我国肠镜的数量却大约只能覆盖其中10%左右的人群。那其他90%,超过1.5亿人口,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去获得筛查。以目前所知,也就是体检以及居家筛查,或者什么都不做。覆盖这么庞大的人群,体检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只有规模化标准化的医学工业产品,才能够从根本上,给予所有高风险人群带去检查的解决方案。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筛查的准确性一定要有保证。在这个前提下,其他的问题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价格终将因为规模降下来,体验终将因为一次次迭代而好起来。$诺辉健康-B(06606)$

2022-03-08 12:51

现在技术太成熟了,诺辉健康竟然可以通过粪便自测,便捷性足可以打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