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屡战屡败,“救火队长”沈子瑜独木难支(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导语:尽管背靠吉利、沃尔沃两棵“大树”,极星头上仍悬“达摩克利斯之剑”。

近日,有消息称吉利系高管钦培吉已正式调入极星科技,担任首席运营官一职,整体负责公司销售、渠道发展及市场营销等业务板块。与此同时,陈思英将不再担任首席运营官,调任产品规划高级副总裁。后者于今年1月加盟极星科技,担任极星科技首席运营官,负责营销板块,距今仅5个月。

极星科技是由星纪魅族集团和极星汽车于2023年6月成立的合资公司。其中,星纪魅族持股51%,处于主导地位,并由星纪魅族沈子瑜出任极星科技董事长兼CEO。

“牵手”魅族

据了解,极星科技将专注于打造手机、车机以及其他智能终端之间的融合体验,实现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的智能一体化。此外,新合资公司还是极星在中国唯一授权的销售和服务实体。

在此之前,2022年7月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已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前者第一股东为吉利集团,签约后星纪时代持有魅族科技 79.09% 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而极星和星纪魅族合作意味着极星重新将战略重心调整回中国市场,同时也将被纳入吉利体系,有望获得技术、渠道、资金等全方面支持。

双方合作后首个重要动作便是推出了极星手机。在今年北京车展前夕,与其他车企品牌之夜推出新战略、新产品不同的是极星在“极星之夜”推出了Polestar Phone(极星手机)。据官方介绍,该款手机定位车手互联生态的AI旗舰手机。

虽说该手机由极星和魅族联合打造,但在诸多数码科技博主看来不过是“换皮”的魅族手机。从宣传图来看,Polestar Phone的整体外观设计与魅族21 PRO基本一致,主色调为极星白,但在细节处加入了特殊元素,比如手机背部的极星Logo,背壳下方和中框上的Polestar标识等。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其“换皮”魅族手机的事实。

当然,关于极星和魅族的整合业内也有不同的看法。在整个体系内,无论是与路特斯、沃尔沃这种拥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全球品牌,还是吉利自己打造的极氪、领克等已经制定好明确路线的“亲儿子”相比,极星并无明显特殊之处,可以说极星处于“爹不疼、娘不爱”的尴尬境地。

有观点认为,“极星与魅族合作,成为星纪魅族的一个部门,为魅族后期上市添砖加瓦,可能是极星最后能够发挥自己价值的舞台。但如果真的沦落到给手机厂打工,那么极星今后业务的独立性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考虑到极星没有自己的工厂,当下的多款车型的开发都是依靠沃尔沃和吉利的技术输出。”

与之对应的便是魅族宣布造车的事实。5月中旬,魅族无界智行官网显示,其首款车型疑似命名为“魅族MX”。从网站可以看到,该车型将搭载Flyme Auto全案智能车机系统。有意思的是,就在业内以为此举是魅族与小米在汽车领域展开的竞争之时,魅族无界智行官网在当天下午就删除了“魅族MX”的相关信息。

不过,事后魅族官方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这在业内看来魅族这一举动可谓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毕竟,早在去年11月魅族已经对外宣称入局造车,并提出了“无界智行,开放平台”的口号。

“无界智行”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华为,华为在汽车领域推出的模式叫“鸿蒙智行”。不过,华为的鸿蒙智行和魅族的无界智行不是一个概念,华为的鸿蒙智行旨在帮助车企造好车,汽车在技术、产品、质量、销售、服务、营销等全方面;而魅族的无界智行目前只能帮助车企造好车机,若以后规模发展壮大,魅族拓展无界智行业务范围也是有可能的。

尤其是被吉利收购后,魅族业务横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和XR(扩展现实)三大赛道。也就说,新魅族已经成为一个汽车与手机深度融合下的全新智能化品牌。

截至目前,魅族已经推出Flyme Auto全案、Service和Link三类智能车机系统方案。其中,Flyme Auto全案则是Flyme Auto当中定制最为深度的形态,目前领克07 EM-P、08 EM-P均是Flyme Auto全案成熟设计的产品。

由此来看,魅族品牌下场造车,首先像小米的表面,用魅族方式为魅友造车,并只在星纪魅族集团渠道进行销售;但其具体运作模式和华为更为相似,更像是华为的内里,有着“摸着华为过河”的意味。尤其是其“魅族不会造车,只为车企提供服务”的说法与华为汽车业务的思路更是如出一辙。

不过,这一造车思路放在整个吉利汽车的体系里,又像是一场“换壳”游戏。目前来看,魅族参与造车的能力更多体现在与吉利集团的资源整合中,做的是手机与汽车连接的功能。

而魅族的无界智行方案需要扩圈,就将面临吉利内外的关系、利益平衡问题。此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极星便成为魅族和吉利双方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