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车路云”:0-1的开始,中国式解决方案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8喜欢:33

整个周末,车路云的热度很高,很多券商研究员在加班写小作文。对于这类题材,我一般是不太参与的,因为标的炒作性太高,公司本身的质地和治理结构是有问题的,绝大部分最终都会A回去。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车路云这个解决方案,真的是彰显中国智慧,未来大概率也会诞生千亿级别的龙头公司。

为何发展“车路云”——智能驾驶的中国式解决方案

相较特斯拉FSD的单车智能模式,我国走‘车路云’一体化是发挥我们的特长,通过‘打造智慧的路,赋能聪明的车,服务出行的人’的车路协同平台建设,来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和高效绿色通行能力。国家支持各地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目的还是通过新基建健全交通保障能力,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单车智能如特斯拉的FSD相对领先,我们则可发挥大基建、新基建、道路智能化、北斗高精度和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坚定不移地走车路协同模式,推进智能化路侧(最大挑战是智能化路口)、智能化车载和云控基础平台等“车端、路端、云端”能力建设,实现“车-车、车-路、车-人”之间的通信和协同。比如通过车路云协同实现人工智能红绿灯秒级自适应功能,从而降低交通拥堵和碳排放,提升出行效率和幸福感。

今年工信部等“五部门通知”提出,要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形成统一的车路协同技术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她认为,五部门通知的一大亮点,就是负责道路交通安全、通畅和有序的公安部加入了进来,这对加速智能网联的应用、价值和推广非常重要。对于未来交通出行,业内比较多的共识是新能源汽车会逐步走向“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方向。

中国式解决方案和价值创造

毫无疑问智能汽车是世界各工业强国的战略竞争高地。现在的技术仍然以单车智能为主,还解决不了复杂环境下的感知、不确定性事项判断等问题。在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加持下,汽车将逐渐升级为智能网联汽车,并朝着“车路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车路一体化的未来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辅助或者给 L2 到 L3 升级过程中的一些路测能力上的一些指标或者一些赋能。第二个是给管理者,尤其是一些国道、省道,包括交通委等相关的一些高速集团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化的路测全生命周期管理。希望能让他们知道这个挫折道路上的一些潜在的基础建设相关的问题,包括一些事故黑点,包括相关的全分明的运维管理相关的配套。

产业链远景:

1、新方向和变化:在车路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主要使用感知设备去感知交通运营状况,感知车流量,包括感知一些态势,包括异常事件的一些检测等。在路上主要使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一些融合的传感器。在端侧我们可能会建设一些比较小型的边缘服务器,带有一些算力。在云端,我们会搭建云平台和云能力,包括各个厂商的云服务,以及大量的应用生态软件。

2、资金来源和收费模式:车路云一体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财政预算或拨款,这部分可能占到整个建设的 70%到80%,但会因地区政策有所差异;二是来自当地的自筹资金或企业自有资金。在商业模式上,现在可能还不是一个非常能够跑通的状态,但有两个潜在的投资回收过程。

一是向车企收费,因为车企都想推动自动驾驶的更高级应用和服务,政府可以向购买自动驾驶服务的车企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二是隐形收益,包括技术优势带来的出海机会,以及通过智能网联提升城市治理效率的潜在收益。

3、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的各个部分价值量: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主要包含四个板块:路测硬件、车端设备(OBU)、平台(包括云技术能力和应用软件)以及施工(包括安装、调试等)。

其中,路测设备大约占了 30%到35%,车端设备大约占 10%,云端大约占35%,剩下的部分来自施工和调试。

具体来说,路测设备包括各种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车端设备主要是 OBU,包括 OBU 的硬件、通信等;

云端包括云本身和应用软件;施工包括安装、调试等。

投资标的

首先提一下国联证券国联证券最新研报《车路云一体化三问三答》观点,结合当前路侧建设成本以及未来规模化应用后成本下降的情况,预计2025年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产值增量为223亿元,2030年有望达41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9.7%,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速最快的板块。

1、路测设备:

$金溢科技(SZ002869)$ :公司的CMS及ADAS高清摄像头产品可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基础感知数据,V2X产品可为自动驾驶提供车路协同通信服务。

高新兴:在广州番禺区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中,高新兴成功实现了路侧设备与智慧灯杆“多杆合一”的建设。

万集科技:主营业务是为公路交通和城市交通客户提供动态称重,专用短程通信两大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及相关的方案设计,施工 安装,软件开发及维保等相关服务。

三个都是路测设备的龙头企业,目前可能还无法区分谁更能跑出来。

2、车载设备:

$亚太股份(SZ002284)$ 亚太股份:公司的汽车电子操纵稳定系统(ESC)已研发成功,而带全力主动刹车功能的ESC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无人驾驶系统最重要的主动安全基础模块之一。

德赛西威:公司的L3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已在小鹏汽车的车型上配套量产。公司在新加坡成立了研发团队,专门开发L4和L5级自动驾驶和汽车网络安全的前沿技术。

华域汽车:公司整合自主的毫米波雷达、前视智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通过感知融合、车辆规划控制等软硬件技术,为客户实现L2-L5等不同等级驾驶提供辅助系统解决方案。

$移远通信(SH603236)$ :移远的车规级高精度GNSS定位模组LG69T,通过双频、RTK、惯性导航算法的融合,满足自动驾驶领域对GNSS系统的高性能要求。

这里个人比较看好亚太股份移远通信,具体的回头展开说。

3、平台建设和运营:

四维图新:公司围绕导航、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车载芯片、位置大数据、车联网五大业务板块,打造面向自动驾驶时代的“数据+云+AI+芯片+软硬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皖通科技:公司主营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承担有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皖通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系统、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行维护平台。

深城交:公司牵头并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建设“5G+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构建及场景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在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光庭信息:公司近年来在车联网、车路协同等方面投入研发资金,目前已推出第二代T-Box平台;形成了“从近距离无线通信到远距离无线通信”以及“从常规CAN通信到高速ETHERNET通信”的完整通信应用软件开发能力。

这里路测设备是核心,当然车载设备很可能也会有比较快的正反馈。

用严谨提高赔率,用纪律提高胜率。

全部讨论

昨天刚说车路云短期缺乏炒作资金,今天核心概念股集体暴涨,哈哈哈,短期预测容易被打脸,不过这个方向确实值得长期关注,后面一定会有很多机会和新的标的。

出行时的隐私也是无路可逃

06-17 00:38

这种模式只能在国内卷,特斯拉模式各人觉得最优,除了中国,全球通用,我们模式不可能应用到国外。而且,我们的模式就是为了对抗特斯拉才出的

06-20 15:46

汽车智能化还是道路智能化,汽车智能化成本低一些也是最终可行的;把道路建设的全部智能化,这成本和维护该有多可怕,不可思议; 压根不相信什么车路云这种模式,只相信智能汽车来解决这个问题;

06-18 10:24

现在政府有钱投资这个吗,这投资运营起来可是比天眼还麻烦的,设备维护的实时性要求很高,不然出啥事就是人命

06-17 17:16

车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