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海生物:具有十年十倍的潜力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1回复:77喜欢:181

 正海生物是再生医学行业内的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口腔修复膜和生物膜(人工硬脑膜)。在审产品为用于骨科的活性生物骨,在研产品包括用于口腔科的引导组织再生膜、齿科修复材料,用于骨科的3D打印生物陶瓷骨、自固化可吸收骨水泥,用于五官科的膨化可吸收鼻腔止血材料,用于神经外科的新一代生物膜,用于妇科的子宫内膜等等。

  其研发路线见下表。 

  公司经营上有几个优势: 

  1、处于蓝海行业。当前国内医疗方面经营效益好,发展趋势良好的是三个方面的专科:眼科、口腔科和骨科。正海当前的主要产品属于口腔科,即将获批上市的活性生物骨属于骨科。在未来10年内,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趋势。 

  2、行业壁垒高,公司产品属于再生医学范畴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是监管最为严格的一类医疗器械。同时研发壁垒高,属于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厚积薄发的长期积累,产品护城河很深。口腔修复膜属于国内独家,较长时间不会出现有力的国内竞争对手。 

  3、产品利润高,经营良好。最近几年公司毛利都在93%以上,公司现金流充足,财务成本为负。

   4、公司聚焦主业,发展路径清晰。公司制定了“销售一代、注册一代、临床一代、研发一代”的新产品上市阶梯式布局。在研产品衔接得很好,未来五年每年都有新品上市,除当前口腔膜和人工脑膜发展趋势良好外,后继产品的想象空间也很大,如果能顺利研发上市,有再造几个公司的可能。

   5、产业化能力好,后劲足。正海生物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技术转化平台,已储备的专利产品35项,不少专利技术具备重磅的应用前景。从此前发展轨迹来看,公司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的能力强,发展后劲很足。  

     当前公司市值70亿左右,综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公司现有产品的销售趋势和后续研发管线来看,未来10年将是公司迅速发展的10年,极有可能冲击600-700亿市值。成为10年10倍股。  

 按公司的主要产品线,分析其发展趋势如下:  

 1、口腔科增长潜力大。中国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就诊率低。中国口腔疾病患者6亿多,发病率接近50%,但就诊率不到5%。种植牙方面,全球范围内来看,按植牙数量占人口的比例,最高的是以色列和韩国,达到600颗/万人,欧洲发达国家约100颗/万人的渗透率,美国同样接近这一数据。而中国目前仅15颗/万人左右,远远低于其他国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老年化进程加快,这一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2011年时我国年种植牙颗数仅为12万颗左右,2013年增长至30万颗,2016年已超过百万颗,2017年接近200万颗,2011-2017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6%,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种植牙市场之一。2018年中国种植牙约284万颗,2019年约360颗左右。增长速度下降,但仍维持在30%-40%。假设今后10年中国种植牙市场复合增长维持20%,则10年后增长6倍左右,达到每年种植2160万颗左右。如果未来种植牙的医院和医生大幅增长,手术费用降低,类似韩国那样发展,那么种植牙普及率有望更高。   基于以上数据估算正海生物的口腔修复膜市场,2019年它的市场占有率大概是15%,其余主要市场由瑞士盖氏占领,并有20%左右的非法渠道进口产品和未获批产品(主要用于民营医院)。由于性能相近的情况下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目前口腔修复膜进口替代正在进行中,考虑正海的海奥口腔修复膜是国内的唯一产品,保守估计10年后正海的占有率应有35%左右。那么在总市场增长6倍前提下,正海种植牙领域的口腔膜业务应有14倍增长。19年口腔膜收入1.37亿元,其中用于种植牙的占50%强(0.7亿),用于颌面外科(口腔癌手术)的占50%弱(0.67亿),因此10年后种植牙领域的口腔膜业务规模应为9.8亿元(0.7*14)左右。   口腔癌手术的增长率比种植牙的增长率低很多,目前根据对上海口腔癌发病率增长的研究,男性为3.83%,女性为2.54%,由此估算全国平均增长为3%。那么10年后应增长为1.35倍,考虑到用于口腔癌手术的修复膜面积大,而该种规格的膜海奥价格仅为盖氏的1/3多一点,再考虑医保因素,因此国产替代上优势大。这一块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较乐观估计,应能达到50%左右,则10年后收入增长应为6.75倍,达到4.5亿。   在用于种植牙的口腔骨修复材料方面,假设与用于种植牙的口腔膜以同样速度增长(19年增速67%,近几年会更快一些),因19年骨修复材料收入0.19亿,则10年后应有2.7亿业务规模。   上述三块总计,10年后营业收入约为17亿左右。此外公司在口腔科正在发力,正在研发引导组织修复膜和齿科修复材料,丰富其全系列产品线,并将通过公司现有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入市场,预计能达到和骨修复材料同样的规模,那么10年后其口腔科总收入应在20亿左右。 

   2、人工硬脑膜市场:正海的人工硬脑膜主要用于脑神经外科手术。目前市场上人工硬脑膜份额大部分已被国产厂家占据,主要以冠昊生物、天新福和正海生物为主,冠昊生物和天新福此前均占据40%左右份额,正海属于新来者。目前该产品市场总销售量在7-8亿左右,冠昊生物的产品在手术中由于仅能进行缝合处理,手术时间长,适应面不够广,目前处于下滑趋势。天新福的产品是粘合处理的,而正海的产品既可以缝合,又可以粘合。正海和天新福正在逐步蚕食冠昊的份额。此外正海的产品可以常温保存,而天新福的产品必须冷链运输,这方面正海产品具有一定优势。但天新福具有神经外科的系列产品如人工硬脊膜、人工神经鞘管等,其综合竞争能力更强。   考虑到对国外产品的进一步替代,以及进一步蚕食国内其他产品的份额,预计近几年正海的人工硬脑膜能维持15%的增速。我国脑外科手术的总量基本稳定,增长不快,预计10年后人工硬脑膜市场容量在15亿左右,估算正海能占据其中35%的份额,大约能有5.2亿左右的销售额。 

  3、骨科市场:公司研发的活性生物骨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骨不连等适应症,属于骨科植入物的一个细分方向。该产品已送审,处于技术审评的资料发补阶段,有望于2020年下半年或者2021年上半年获批。活性生物骨获批后有望帮助公司开启更广阔的骨科市场。目前国内骨植入物市场总量在230亿左右, 并以15%的速度在增长。受益于国内老年化进程加快,这一增长速度估计还能维持较长时期。预计10年后市场总容量在500亿左右。   和正海的生物骨对标的国外代表性品种为美敦力Infuse和史赛克OP-1,其中Infuse在2011年销售约7.6亿美元,与史赛克合计美国市场销售额预计超过10亿美元,应该说市场前景还是很广阔的。综合考虑,如果正海的活性生物骨项目发展顺利,并叠加后继的陶瓷骨和可吸收骨水泥等产品,在国内500亿的骨植入市场中占据3%-5%的份额是有希望的,那么预计10年后创造营收在20亿左右。顺便说一句,在骨科中,关节疾病目前发病率增长快,其中氨糖的需求快速增长,上市公司诚意药业面临较大的机会,值得关注。

    4、子宫内膜:该产品主要用于修复子宫内膜,治疗患者因子宫内膜问题造成的不孕不育。产品目前处于预试验阶段,其原理是将患者自身骨髓中抽取的干细胞,附着在4厘米宽、6厘米长的胶原膜上,之后将其移植到患者子宫内壁的受损部位,引导子宫内膜再生。目前已与中科院及鼓楼医院共同合作将该技术用于治疗修复子宫内膜瘢痕化,并使得20余位不孕不育患者成功生育,可见产品具有良好性能,目前我国不孕不育人数约5000万左右,整体不孕不育率约15%,且以2%的速度在增长中,因此该产品如研发成功,市场空间可期。此外包括尿道修复片、高膨可降解止血材料等其他产品一起估算。潜在的市场估计有3-5亿左右。   综上所述,如果发展顺利,公司10年后将可能达到40-50亿左右营收,净利润在13-16亿左右,市值预计达到600亿以上,实现10年10倍发展。   以上考量是基于谨慎乐观的立场,假设公司发展一切顺利,但公司也不是没有隐忧的。最大的问题是公司的技术和发展战略带头人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实际持股人是戴建武和夫人董群(公司副董事长),公司的系列产品大部分是基于戴建武博士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可以说戴建武和董群是公司发展的战略主心骨。但目前戴建武一方面在减持所持股份,同时在推进自己的产业项目如镇江再生医学小镇等等。因此公众对戴建武、董群与公司未来的合作关系存在疑虑。但根据2020年正海生物股东大会交流情况,公司方面表示了三点意见:一是公司和戴博士,以及他背后的平台——中科院遗传所的合作一直在持续,目前还有很多项目在合作,包括干细胞的项目,也正在推进。这种双方或者多方的合作,是有协议保证的。二是公司的发展不会依靠某个人,而是一套机制。目前,公司保持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东华大学的合作。科研单位做前端,公司做后端,前端和后端双方都会派人参与,经费上公司会给予支持。三是公司已经对原来的技术进行了充分的消化吸收和改进,形成了公司自己的知识产权。公司更注重技术转化的产品,戴博士的镇江再生医学小镇定位是在前端,以科研为主,技术成熟之后转化成产品。戴博士欢迎公司以买技术或以其他方式去接。   如果真能达到第3点所说的这种合作模式,那无疑对公司是有利的,那样镇江医学小镇成为了公司的研发合作方,双方利益得到较好的捆绑。  在对公司股票的具体操作上,我认为这将是一个长牛股,股价长期表现将会是震荡上行,可以稳定持股,或者持有基本仓位不变做波段(有利于保持持股心态),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长期必有优良的回报。


$正海生物(SZ300653)$

精彩讨论

goldfarmer2020-06-15 12:20

佰仁医疗也不错啊,只是我觉得它的长期确定性不如正海,产品研发管线不如正海。你应该是没看我的组合吧,我1月份就买入正海了,当时组合也调仓了的。另外我这篇文章里也写了,骨科里面,诚意药业最近两年估计也有一个爆发。氨糖有原料和产能优势,业绩确定性很高。眼科、口腔科、骨科三剑客里面,眼科是做小孩生意,已经爆发中。口腔和骨科是做老年化生意,正在爆发前夜。

goldfarmer2020-06-29 16:12

如果现在口腔种植都用正海了,那么这个市盈率买它就是犯傻了。正是因为正海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低,未来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公司,主要是看它的未来。据我收集到的数据,正海18年口腔膜的市占率是10%,19年15%,其余大部分市场是瑞士盖氏的。那么未来口腔膜的市场总量继续增长,叠加正海的市占率增长,这样的双击才是有前途的。
我的逻辑是否有问题,关键在于正海的产品质量如何,是否在未来具有国产替代的能力,这个你作为口腔科医生,如果在应用过程中有比较,有判断,并能收集到业内的一些信息,那么会比较有价值。另外就是正海目前在研的组织引导修复膜,也是用于口腔骨组织修复的,据说有不同的特性,这个产品的竞争力如何,这些都值得紧密跟踪。

唐风浩浩2020-06-13 17:45

正海替代人工硬脑膜的逻辑存疑,因为竞争对手的产品也可能会升级,年增速 15%太乐观。

全部讨论

2020-07-09 17:18

呵呵 现在吹生物医药影响别人赚钱

2020-07-03 12:58

没上车,太可惜了

2020-06-30 09:31

金大,如有时间请法眼鉴定一下北陆药业。
它的看点主要是持有世和基因16.38%股权。
世和基因与在美上世的燃石医学BNR同属国内NGS测序龙头公司。世和基因已进入IPO辅导阶段。按与燃石医药对比,世和基因上市后市值400亿左右,那么北陆药业光持有世和基因的价值将超越60亿,也就超过了它本身的市值。
根据燃石医学、世和基因介绍,其产品都进入了500多家医院(艾德生物财报及互动易中都是400多家),NGS多基因联合诊断试剂均领先于艾德生物获批,当然也就几个月时间的差距。世和基因是国内肿瘤NGS基因检测行业的龙头企业。2019年,世和基因估值突破70亿元人民币,是国内基因检测行业名副其实的“独角兽”。2019年12月25日,世和基因获得D轮融资8亿元人民币,创造行业单轮人民币融资记录。本轮投资由国新科创基金(国新基金)领投,礼来亚洲基金、建发新兴投资、易方达、软银中国资本、瑞华控股、南京江北新区、朗玛峰、天勤君泽、华泰瑞合医疗产业基金跟投。
中国目前主要以化学疗法来治疗癌症。2019年,化疗占肿瘤治疗的73.3%,而在美国,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占85%。因此,随着药物获批的加速甚至纳入医保,中国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法有望快速增长。
肿瘤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的基石,其优点在于可以发现指导抗肿瘤用药的新分子标志,帮助发现哪些特定药物可以用于特定的DNA突变组合;与传统病理报告相比,基因检测的结果能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分型诊断。2018年颁布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有明确靶点的药物须通过NMPA批准的检测后方可使用和报销,强调了基因检测提高疗效的重要性。中国基于NGS的癌症治疗选择市场预计将从2019年的3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6%。
2018年,世和基因自主研发的NGS肿瘤多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通过NMPA审批,是国内第一批获准上市的4款NGS基因检测试剂盒之一。该款试剂盒适用于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与靶向治疗密切相关的六个基因(EGFR、ALK、ROS1、BRAF、KRAS、HER2)的突变状态,实现肺癌靶向用药基因全覆盖。医生可依此筛选出适合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提高患者用药精准率和药物应答率,实现精细化精准医疗。
NGS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的优点在于突破了传统检测中一份标本只能做一次检测的局限,实现用一份标本给出国内上市的所有靶向药物对应的检测结果,检测周期仅需4-5天,能帮助肺癌等患者在相对短的时间,花较少的钱快速寻找适合自己的靶向药物,大幅节省用药成本。
更重要的是,世和基因的NGS肿瘤多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突破了传统检测的灵敏度极限,对于EGFR、ROS1、BRAF、KRAS及HER2的检测灵敏度达1%,ALK融合的检测敏感度达2.5%,显著优于国内同批次其他NGS检测试剂盒。
世和跟燃石是肿瘤NGS领域的清华北大,从成立初就专注于肿瘤检测。他们的不同主要有:1.世和连续3年盈利了,并且公司账户上有超过10个亿,现金流充裕,而燃石至今应该还未盈利,所以上美国上市了。2.燃石实验室在广东,世和实验室在南京,肿瘤检测这块,临床医生很看重的一点就是出检测报告的时间,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别,可能北方的客户更不太愿意送实验室更远的燃石,因为出报告时间会晚一点,事实也证明了,世和出报告时间是行业内最短的,正常7~10个工作日。3.产品不一样,价格也不太一样。4.还有就是学术、技术方面等等不一样。

2020-06-17 21:35

金农兄,岁月静好,再次相见真美,谢谢!柴后

2020-06-17 11:35

是有点。不知点解

2020-06-17 11:28

我怎么感觉金大风格有很大变化呀?

只能看他活性骨,口腔做的不好,销售能力有限,国产替代做了这么久没见多大快速增长

2020-06-13 21:54

马上有款新膜冲击海澳。不是佶特瑞,是瑞膜。

2020-06-13 16:11

金农兄来了呀,好久不见。  我已经种植了三颗牙,如果牙质材料的话就更好了,杭州这边600763 生意确实好,可惜不敏感,只参与了一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