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奇才手册03】如果开局不利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题图:迈克尔·马库斯(Michael Marcus),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杰克·施瓦格
翻译:泰唯信研究团队
声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译介本书仅供国内同行学习参考,并不代表我们认同作者的所有观点。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如果开局不利

在《市场奇才》系列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非常成功的交易员都开局不利。强制平仓,甚至多次强平的故事并不鲜见。迈克尔·马库斯(Michael Marcus)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迈克尔·马库斯还在读大三时就迷上了期货交易。他碰到一个朋友的朋友约翰,这家伙号称能通过商品交易在两周内把他的本金翻倍。马库斯被忽悠了,他以每周30美元的代价聘请约翰作为交易顾问,用自己积攒的钱开了个期货账户。

站在经纪公司的交易大厅里,看着墙壁公告栏里变动的商品价格(这是1960年代的情形),马库斯很快发现,他的“顾问”约翰对于交易一窍不通。马库斯每笔交易都亏钱。当时约翰想到一个可以“反败为胜”的主意,即:买进8月的猪腩合约,卖空来年2月的猪腩合约,因为这两个合约之间的价差要大于仓储费用(近月合约的交付、商品的储存以及远期合约的移仓成本的总和)。这看起来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交易。开好仓后,马库斯和约翰去吃午饭了。等他们回来时,马库斯震惊地发现他的账户几乎被强制平仓了。(马库斯后来才发现8月的猪腩合约不能与2月的合约交割)。就在那时,马库斯对约翰说,他其实和自己一样对期货一无所知,然后炒了他的鱿鱼。

马库斯想办法又弄来500美元,结果又亏掉了。马库斯不愿放弃,也不愿接受失败,他决定从父亲留给自己的人寿保险中提取3000美元——他的父亲在他15岁时就去世了。然后他开始研究谷物,做了一些盈利的交易。1970年,他根据他订阅的一份投资通讯的建议买进了玉米,结果时来运转。1970年,这年玉米爆发了枯萎病,在夏季结束时,马库斯将3000美元变成了30000美元。

那年秋天,马库斯开始了研究生学习,但他发现自己太沉迷于交易,于是便退学了。他搬到了纽约,在被问到靠什么谋生时,他很自豪地告诉别人自己是个“投机者”。

1971年春,有种说法认为,已经过去了的玉米枯萎病将卷土重来。马库斯也认同这种说法,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他从母亲那里借了20000美元,加到自己30000美元的账户中。他把50000美元全部押上,以最大杠杆比例买进玉米和小麦合约。有段时间,市场由于担忧枯萎病而保持稳定,但没有继续上涨。随后有天早上,一则财经新闻上了头条:“芝加哥交易所杞人忧天,中西部玉米未染枯萎病。”玉米价格大幅低开,并迅速打至跌停。马库斯呆立在那里,期望市场出现反弹,而他只能眼睁睁地瞅着它钉死在跌停板上。由于他的杠杆已经放到最大,他别无选择,只能在第二天上午清仓出局。平仓后,他已经亏光了自己的30000美元,以及母亲借给他的20000美元中的12000美元。

我会仰望着天,说:“我真的那么蠢吗?”我仿佛听到一个清晰的回答,“不,你不蠢。但你得坚持下去。”于是,我坚持了下去。                   ——迈克尔•马库斯

我问马库斯,所有这些失败是否让他想过索性放弃拉倒了。马库斯答道,“有时候我也会想,或许我应该放弃交易,因为不断亏钱太特么痛苦了。在《屋顶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里有这样一幕,主角抬头望天,与上帝对话。我也会仰望着天,说:‘我真的那么蠢吗?’我仿佛听到一个清晰的回答,‘不,你不蠢。但你得坚持下去。’于是,我坚持了下去。”

马库斯确实坚持下去了。最终,马库斯的一切变得顺利了。他具有惊人的交易天赋,一旦他将这种禀赋与经验和风险管理结合起来,他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他在一家商品公司担任交易员,这家公司最初为他的账户提供了3万美元资金,几年后又追加了10万美元。大约10年后,马库斯将那两笔不大的资金做到了8000万美元!这还是公司扣除了他多年利润的30%,去支付公司日益增加的费用之后的结果。

泰唯信投资原创译文,未完待续。
更多投资资讯,请关注“泰唯信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