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IPO企业上市不到两年,募投项目预计投资超过6亿元的两个项目,实际投资不足1500万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日期2022-07-28

2024-04-16英诺特[688253]:2023年年度报告

1、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期)、募集资金到位时间2022年 7月 25日、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35,309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595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进度2.38%。

2、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募集资金到位时间2022年 7月 25日、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25,567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814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进度13.57%。

由于“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与“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期)”存在一定相关性,随着“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期)”的延期,为提高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拟将终止项目“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剩余募集资金 2,061.11 万元投资于更为适合公司短期需求的“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公司将继续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未来的建设由公司自有资金进行支付。

2024-05-08英诺特[688253]: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公司于2022 年 8 月 16 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于 2022 年 9 月 2 日召开 2022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以不超过人民币 4.7 亿元(含本数)的闲置募集资金和不超过人民币 9.0 亿元(含本数)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 月内可循环滚动使用额度。在实际现金管理工作中,由于公司财务经办人员操作失误,在募投项目中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对应资金32,852.29 万元未从募集资金专户转出至自有资金账户的情况下,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对应资金理解为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导致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3 月期间自有资金及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总额虽未超出授权使用额度,但募集资金专户中的现金管理余额的最高额超出授权使用额度 29,196.00 万元。

对于上述事项,公司已于 2023 年 3 月 29 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追加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的议案》,同意对公司超额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事项进行追认,将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额度增加 3.2 亿元至 7.9 亿元,授权期限与 2022 年8 月 16 日召开的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期限一致。公司独立董事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同时,公司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对公司财务人员进行了募集资金相关知识培训,并更换了负责募集资金管理的财务人员。

2024 年 1 月 24 日,针对上述事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向公司出具《关于对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赵秀娟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以下简称“警示函”)。警示函指出,英诺特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募集资金管理不规范。公司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3 月期间募集资金专户现金管理余额多次超出公司授权使用额度,最高超出授权限额 29,196.00 万元;2、募集资金制度建立不规范。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仅对募集资金使用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未明确分级审批权限。

公司已于2023 年 3 月 29 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追加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的议案》,同意对公司超额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事项进行追认。并且,公司已完善《资金授权审批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的分级审批权限。

保荐机构已于 2023 年 3 月 31 日披露的《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报告》、2023 年 4月 19 日披露的《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2023 年 9 月 8 日披露的《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以及 2024 年 2 月 8 日披露的《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度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报告》中对上述事项进行了说明和披露。

注 1:自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期)实施以来,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以及下游需求波动的影响,同时公司于募集资金到位前以自有资金实施的其余项目达产,公司现有产业规模已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募投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体工作未达预期、实施进展滞后。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14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及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及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项目“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期)”,并将其剩余募集资金及相关孳息继续留存于募集资金专户,公司将尽快科学、审慎地选择新的投资项目,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注 2:随着“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投资金额的增加,公司在充分考虑当前项目建设进度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严格把控项目整体质量、维护全体股东和公司的利益的基础上,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14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及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及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公司将“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长 15 个月至 2025 年 10 月。

注 3:由于公司所在的体外诊断行业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公司需要随之而动态调整营销策略,而依托于公司现有的营销策略及销售模式,在“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未完成建设的情况下,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市场开拓已处于良好态势,同时,基于“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加大公司长期资产的投入,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14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及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及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项目“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并将其剩余募集资金及其相关孳息投资于更为适合公司当前需求的“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

注 4: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实现的实现的效益详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核心技术及研发进展”。

募集资金总额 88,656.12 万元

募集资金净额 80,048.29 万元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期) 35,309万元

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 14,196万元

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25,567万元

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 5,874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 40,000万元

发行费用概算

承销、保荐费用保荐费 150.00 万元(前期已收取,且已计入损益);承销费6,649.21 万元

审计及验资费用 937.00 万元

律师费用529.00 万元

用于本次发行的信息披露费用 458.00 万元

发行手续费用及其他 34.62 万元

合计8,757.83 万元

中文名称: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成立日期:2006 年 2 月 6 日

股份公司成立日期:2020 年 11 月 26 日

注册资本:10,204.08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张秀杰

注册地址及主要生产经营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 1 号院 6 号楼 1 层 2 层

控股股东:无

实际控制人:叶逢光、张秀杰

行业分类:医药制造业

发行人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 POCT 快速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产品相比传统实验室检测产品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便捷、检验快速、对配套仪器和操作人员要求低等特点。公司紧紧抓住当前社会节奏加快、分级诊疗体系不断推进、检测范围扩大、早诊早治趋势凸显等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扎根POCT 快速检测领域,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和多种病原体联合检测为特色,以急门诊,尤其是儿童急门诊检测作为切入点,致力于打造中国呼吸道病原体快速联合检测领导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的产品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为主,同时覆盖优生优育、消化道、肝炎等多个检测领域。公司针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为相似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的特点,重点发展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产品,掌握多种联检技术,拥有多个国内独家品种,通过一个产品、一次检测快速准确地鉴别多种病原体,帮助医生尽早确定治疗方法和用药方案,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呼吸道疾病在儿童中更为高发,且更易造成严重并发症的特点,公司将儿童急门诊作为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产品的切入点。报告期内,公司以全血呼吸道五联检测卡、流感病毒三联检测卡、病毒血清五联检测卡、呼吸道病原体九联间接免疫荧光试剂盒等多个独家联检产品为代表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产品成功进入了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在内的众多区域性重点儿童医院,并获得其认可。

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快速响应,协调公司内部多个部门一体化作战,依托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领域和基因重组蛋白工程领域的技术积累,开展对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的研发攻关,在短时间内克服多个技术难题,并于 2020 年 2 月 22 日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通道审批,获得国内首批新型冠状病毒 IgM/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注册证,并随后参与了 3 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国家标准的制定,后续陆续取得了包括 FDA 的 EUA 授权在内的多个海外市场准入许可,支援全球抗疫,是唯一一家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商。此外,公司国内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已于 2022 年 3 月 29 日取得注册证,公司专业机构用途和家庭自测用途的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均已取得欧盟 CE 认证以及多个国家的市场准入。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的不断推进,针对未来对于疫苗接种效果评估的市场需求,公司研发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三项新冠中和抗体检测试剂,并已取得 CE 认证(自我声明)。

2020 年,公司产品销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提升了公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打通了销售渠道,为公司现有产品和新产品的推广销售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各期,发行人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3,801.10 万元、103,710.03 万元和32,690.67 万元。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经过多年发展构建起了免疫层析平台、间接免疫荧光平台、液相免疫平台、核酸分子检测平台、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以及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 6 大技术平台,基于技术平台进行专业分工提升研发的广度和深度。

公司同时开展多个在研项目,与现有产品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为公司未来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产品结构的优化提供保障。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取得了16 项发明专利,拥有 71 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证,其中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6 项。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情况

1、控股股东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发行人单个股东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均未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30%,发行人无控股股东。

2、实际控制人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叶逢光、张秀杰为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叶逢光直接持有发行人 13.46%的股份,并通过英斯盛拓间接持有发行人 23.77%的股份,合计控制发行人 37.23%的股份;张秀杰通过英斯信达间接控制发行人 14.77%的股份,通过天航飞拓间接持有发行人 12.29%股份,通过英和睿驰间接控制发行人 2.00%股份,合计控制发行人 29.06%的股份。叶逢光、张秀杰合计控制发行人 66.29%的股份。

根据叶逢光与张秀杰于 2021 年 2 月 20 日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书》,以及报告期内发行人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叶逢光与张秀杰为一致行动人,且自 2018 年 1月 1 日至今在发行人管理、决策等事项上均采取了一致行动,从而实现对发行人的共同控制。作为发行人的共同控制人,为维持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双方同意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日起满 5 年内作为一致行动人继续共同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根据《一致行动协议书》,当在(1)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及(2)决定停止经营现有业务,或对公司业务的性质作出重大改变或调整事宜上,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以叶逢光意见为准;其他与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更换非职工代表董事、批准董事会及监事会报告、审议批准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增资或减资、修改公司章程等其他公司章程约定的事宜,在双方发生争议时,以张秀杰意见为准。据此,叶逢光与张秀杰系发行人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报告期内,发行人股权结构稳定,上述实际控制关系未发生变更。

叶逢光先生,1985 年 8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英国伯明翰大学电子信息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08 年 9 月至 2010 年 10 月,任国能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2010 年 10 月至 2015 年 6 月从事自由职业;2015 年 6月至 2017 年 6 月,任北京英泰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5 年 10 月至今,任迁安市兴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2017 年 7 月至今,任唐山富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8 年 11 月至今,任清徐县绿源贸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5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任英诺特有限董事长;2020 年 11 月至今,任发行人董事长。

张秀杰女士,1971 年 5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首都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本科学历。1993 年 7 月至 1995 年 10 月,任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研究院团支部书记;1995 年 11 月至 1997 年 3 月,任中国经营报记者;1997 年 3 月至 2003 年 3 月,任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03 年 3 月至 2004 年 12 月,任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职业介绍所所长助理;2004年 12 月至 2006 年 1 月,任北京市神舟力行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006年 2 月至 2006 年 9 月,任英诺特有限总经理;2006 年 9 月至 2015 年 11 月,任英诺特有限执行董事、总经理;2015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任英诺特有限董事、总经理;2020 年 11 月至今,任发行人董事、总经理。2021 年 11 月,当选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全部讨论

别瞎BB,赚钱才是企业对社会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