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6回复:28喜欢:39
$欧菲光(SZ002456)$
应该又有机构调研了,这次信息量很大[大笑]

半年报业绩点评:上半年触摸屏做的比计划稍微好一点,我们原来对触摸屏这块业绩比较保守,结果这一块业绩超预期。比较好的是生物识别,比我们预期好得多,预期1.1亿颗指纹,今年会有70亿规模的业绩,会超预期。很多生物识别,欧菲光才是真正落地玩家,今年下半年是生物识别爆发的一年,我们总体超预期。目前摄像头已经起来了,小米,乐视的摄像头都是使用欧菲光的模组,开始生产,都不错,今年摄像头有望做到100亿。在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公司业绩不错。公司新的产品,摄像头和指纹识别成功对冲了传统触摸屏业务下滑的趋势,使得收入和净利润逆势增长。
公司发展迈向了新的阶段。2015年以前公司业务主要来自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增量,增量来自于行业的成长,欧菲光把握了触摸屏,摄像头的机会。未来2015-2020年是欧菲光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智能手机目前处于滞涨,需要抓住智能手机创新技术来实现增长。欧菲光认为智能手机的创新技术来自于很多方面,一方面是摄像头,一方面是生物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包括明年智能手机双摄TYPE-C,VR接口都已经开放。我们的布局在于3D拍摄,会有新技术的算法,实现更高质量的3D,因此我们会从硬到软,研发双摄算法。包括2017年年底,18年会有柔性的显示屏,柔性盖板将会起来。
生物识别领域的创新: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对于指纹识别来讲,现在用的都是静电电流,明年推出超声波式的,两代技术。第二代透过OLED显示屏底部,在所有显示区域做指纹识别。对于人脸识别来讲,人脸识别目前主要是看重2D人脸识别,将来更多的是3D的人脸识别。要实现3D人脸识别,需要在前摄像头加红外摄像头或者激光投影,还要加上人脸算法,并且将来更多的应用在未来社交,VR等方面。我们也在布局VR,看重 HOLOLENS原始技术,我们也和FOCUS一起领投ODG。当然在生物识别的业务方面,两年之前第一款虹膜识别(中兴通讯)就是我们做的,在今年的生物识别方面,除了苹果Authentic,欧菲光最大,60亿规模。
智能手机硬件创新:未来OLED为代表的柔性显示的技术趋势下希望有作为,3D触屏等还算成熟的产品等待需求释放。公司在双摄像头领域投入比较多,在行业里面取得了非常好的卡位优势,除了舜宇光学,我们也能做。小米,华为,乐视我们都是主要供应商,在生物识别方面,超声波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
智能汽车的布局,我们认为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环节。未来5-10年增长来自智能汽车。一部分布局是海外公司,也会有一些投资,包括智能驾驶的激光雷达公司,我们都在硅谷这边有很多合作,包括联系,包括投资Cruise(当时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投资,被通用10亿美金收购),也有投固态激光雷达,这些都是自动驾驶必不可少的部件,我们都会有合作和投资。
上海欧菲智能车联有限公司总经理乔赟:
我们争分夺秒,汽车电子市场2800亿美元(增速8%),中国700亿人民币(增速15%),70%创新都来源于汽车电子和新能源,另外轻量化也很重要。我们是上海研发中心,马博士是智能驾驶的负责人,公司车载摄像头2018年占据中国30%市场,我预计18年底团队成为国内老大。
在360°环视方面,我们团队最好。马上有第一个量产项目在苏州开展,这是国内包括全球最好的产线,之后量产项目一个接一个。欧菲车载触控屏做的也不错,进入了德尔福和通用体系,欧菲光触摸屏做的非常好,汽车电子是把原来华东汽电放过来的。
汽车电子市场目前有比较高的门槛,整车厂比较保守,我们5大成熟产品,新增第六大产品线,2015年底累计合同27亿,具有20多家主流整车厂供应商资质,涉及定点车型70多个,零件项目90个。
智能中控:后面能看到未来比较传统的零部件企业,对他们贡献最大的是娱乐系统这块。 智能仪表:这一块几乎没有成熟企业量产,特别是12.3寸,而且仪表是安全件,同时明年6月份可以推出12.3寸。智能驾驶:我们专注最后一公里,我们可以自动对焦,高精度。摄像头产线在国外。基于摄像头应用,自动泊车是明年下半年推出的产品。目前360度是国内最高的。
手机+汽车智能化产品、生态圈:我们这几年会几个事业部,同时我们会积极地并购,未来这两年会关注并购,也会投资新技术,会找很多合作伙伴,iphone 8会拍很多3D照片,国际上做的比较好的厂商有三家,其中一家也是我们投资的。18年的时候车载摄像头做到250亿左右,触摸屏销量还会往上走。我们去年战略布局智能汽车,收购华东汽电给我们提供供应商的支持,也给我们提供了汽车领域的资源。
Q: 华东汽电报表明年营收和业绩,粗略的预计?
A: 其实真正国内做汽车电子的不多,我们真正有机会在07 -08年开始很小的量开始做,上汽今年38万辆,明年70万辆,带动了供应链的成长。这几年也是国内汽车电子的风口。今年下半年超过去年全年,明年利润水平会超过指纹识别的利润。
Q: 双摄下半年开始放量?
A: 双摄是明年发展的重点,有很多种优点,单摄像头的像素提升消费体验提升并不是特别明显,增加cmos面积,单反提升更明显一些,基于这个考虑15年投入的比较多,今年下半年是收获期,大体上1个月700k左右,希望提到3kk以上,目标4kk单月。我们认为今年可能收入在20亿元左右,明年双摄预期很高,今年是双摄的元年。明年双摄渗透率提升会很快,我们是乐于见到双摄像头提升。价格方面,双摄像头100,单摄像头40不到。目前竞争对手主要是舜宇,LG,夏普,对手比较少。单摄像头竞争激烈,我们双摄的盈利能力会提升。
Q: 公司的摄像头模组的封装方式?
A: 共基板,共支架。华为P9用的舜宇光学共基板,LG给苹果供货,用的共支架。我们认为共支架更好。
Q: 公司业绩预估的范围?
A: 上限我们也有一些讨论,我们以前业绩贴着下限,我们今年有些改变,我们预测会保守,给的40-70%。
Q: 公司在汽车电子方面的技术人员结构,以及对自主研发技术的战略态度?
乔总: 欧菲光4万,3万人是与生产相关。汽车团队700人左右,100人跟生产相关。我们人70%以上算法和模型相关,车厂是把零部件器件组装起来,所以基于摄像头算法和应用,比如倒车,行人检测,360度环测,我从纯硬件公司到研发为主的智能汽车的跨度,我们摄像头主要基于后视,具体的马博士后面在讲。
马博士:汽车电子与消费类不一样的是在于偏保守,慢个一两拍。基于行业的了解和系统的了解,我们作为技术导向的团队,自主研发历史最长。我们之前也做过很多产品,也上市。我们不是和mobielye硬对硬,而是做接受度更高的,消费替代性大的,比如环视,和后视镜。现在以2000-2500万汽车电子的规模来讲,我们保守预计800万辆车装摄像头。纯倒车后视100多块钱,环视1000多块钱。
Q: 公司在3D人脸识别与双摄业务上的发展逻辑?
A: 3D人脸识别是和双摄像头紧密联系,两维人脸识别识别率很低,因此3D人脸识别需要双摄,目前我们把3D人脸识别和双摄绑定到一起进行发展。在算法和软件这边主要通过硅谷和以色列收购专长的公司建立合作。
Q: 车载摄像头的价位?
A: 现在的车载摄像头,主要是30万像素规格,未来很快会是100万像素。100万像素的价格为150-180块钱,30万像素100左右。环视系统30万像素800块钱,100万像素1000块钱。
Q: 专注最后一公里的智能驾驶?
A: 无人驾驶略远,但是从泊车,停车,基于我们的摄像头,下一步基于超声波雷达,推出最后一公里产品,有的已经量产,之后还有一系列会量产。

全部讨论

2016-09-18 14:18

出什么利空了

2016-09-18 13:59

哈哈 信心是可以被现实击垮的

2016-09-18 13:55

前面不是还信心满满

哈哈 打脸了,搞不好要跌回原形。做了趟过山车。

2016-09-09 19:35

2016-08-27 23:12

2016-08-27 18:58

好股啊,看来还是要有耐心才行,问题是现在还能不能建仓啊

2016-08-27 13:19

诚如是,吊炸天啊

2016-08-27 11:08

底部起来翻翻了,信息量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