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 数个应届毕业生的真实求职之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鸽子

艾力是华东理工大学2016级的学生,因父母身体不好,就一心想回到家乡喀什,考进体制内。毕业之后他就参加了国家电网的招聘考试,在面试环节被问到“如果分配到塔县(偏远地区),是否愿意去?”,艾力果断拒绝了。

“我当时想着,我学校还不错,回到新疆就业应该有很多机会”艾力说道。

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各地封控政策较为严格,那半年时间艾力因各地奔波参加了几场面试,几乎都在隔离。他之后几次面试接连失败,毕业半年后,第二次报考了国家电网的考试。

“我咨询了几个同批次考试的同学,他们都被问到了同样的问题,可能只是例行提问,并且塔县那边工资相对较高,环境也不错,去也无妨。”艾力说道。

这两年,不断创新高的毕业生数量叠加疫情引发的岗位需求减少,“慢就业”成为了新的风口。据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首次突破千万,规模创新高。

小超是北京工商大学2018级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因疫情原因未要求返校时,他为了能够在北京找到心仪的工作,跟学校特地申请回来就业,半年的求职之路并不顺利。

“现在很多大厂都在裁员,而且因为准备考研我实习经历较少,折腾了小半年,最后拿到了XXX的 offer,但税前工资只有7000元,扣除五险一金等,最后到手只有5千多,我在北京需要租房,工资肯定不够用”,小超说道。

小超申请了本校的会计专业的二学位,他说,还能继续留在北京上学、实习、积累经验。希望这两年作为就业之前的缓和期。

近日,据智联招聘发布《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称,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50.4%选择单位就业,比去年下降6个百分点。而自由职业(18.6%)、慢就业(15.9%)的比例均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这是继去年之后,连续第二年呈现单位就业比例下降,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的特征。此外,考研热趋势下,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占近一成,出国继续学习的比例为1.3%,比去年略低。

米日阿依是吉林财经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考研失利后参加了省考。她表示,省考竞争很激烈,岗位只要几个人,一般都是几百个人报考,还有些岗位只要男生,选择也不多。

智联招聘最新的跟踪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中旬,男生签约率22%,女生签约率仅10%。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