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视角:你被新年“惊”到了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新年第一天就暗示的信息
新年第一天,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公布,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达到49.7,但依然在收缩区间。

数据也透露了一些乐观信息。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纷纷回到50临界点的上方,显示制造业生产加快,市场需求增大。自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购车优惠(尤其是新能源车辆)、房产“去库存”等给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临近年底,由各大电商和线下商场带领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加快明显,这也是消费品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助推。
此外,高精尖技术制造业好于总体,一直保持着扩张态势,这也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在不断推进。
相比起来,非制造业指数更为乐观。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整整高0.9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业、电信电视、互联网技术、金融业等表现抢眼。

服务业指数该虽有一定节日因素,但是2015年服务业发展遍地生花也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信息传递的便捷程度越来越高,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制造业的萎靡。经济结构转型也是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主基调。

自从互联网时代到来,互联网衍生或促进的行业几乎都重新洗牌。从在线旅游到外卖餐饮,从影视娱乐到金融服务……每个行业从企业到格局都有了一定的调整,但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它们的背后都有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支撑。

例如,根据广电总局的数据,2015年度全国电影票房比上年增长了48%,新增银幕数量增加34%。像大电影行业这样的“逆周期”消费行业爆发式地增长也反应了需求端方向的变化。这种“火热”的需求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电商、生活服务应用的大力推广和促销。这是一种被硬生生“拉”上来的内需。

这些行业内的企业扩张的扩张、合并的合并、重组的重组。一家家都为了重新占领市场份额而努力,足可见目前互联网背景在各大行业的热门程度。

同时,这两年来遍地开花的金融服务企业也将社会资本灵活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说明在当前金融环境下,社会财富基于传统金融行业的需求依然巨大;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规模也成倍扩大,与传统金融一起迎接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金融市场。

正当欧美国家欢腾地过着圣诞新年假期之时,伊斯兰世界最大的两个国家沙特和伊朗茬起了架,还宣布了断交。这给本来已经乌云密布的大宗商品市场又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此,2016年能源相关的大型制造业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以往顶梁中国经济的国企,现在也默默安静了下来,不是在重组,就是在改革。反而是以BAT为代表的掌握顶端资源的互联网企业成了经济加速的助推剂。这些都预示着中国经济的明显转型。
这一切,都暗示着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上证指数(SH000001)$  $上证180(SH000010)$  $上证50(SH000016)$  $180金融(SH000018)$  $沪深300(SH000300)$  $中证500(SH000905)$  $创业板指(SZ39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