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流量 后增收----------分众传媒的财务体检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喜欢:6

众所周知,分众的电梯是租的,这部分的成本只体现在利润表的营业成本中,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看出来,固定资产虽有增加,但那仅仅只是屏幕等设备。

我认为新增的点位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既不是固定资产,又不仅仅是当期的营业成本,它代表着流量增加的数量。类似于前些年互联网企业大火时大家的观点,“先扩大市场,再考虑利润”;也类似于很多电视节目,第一季大火主要只是增加观众,广告主还来不及对效果做出反应而增加投入,观望的居多,其他投放的广告主赚了很大的便宜;到了第二季,广告主才因为意识到其巨大的流量,巨额广告往往才接踵而来。

因此,我认为目前广告主还无法体会到分众增加点位以后给他们带来的效果,都在观望中,因此难以短期内快速提升营业额,分众的利润的释放,可能需要等待接下来不断出现效果极佳的广告,才能逐渐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投放,那时候才会释放。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新增的点位本质上应该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在建工程”这一块,却因为是支付租金,只反应在营业成本中,造成报表难看。也正因为分众的资产的特殊属性,我重新整理了一下它的资产负债表。

其中,短期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负债,代表着新增点位带来的资金占用情况。

可以看到从去年以来确实有增加了30亿左右,这说明了新增的流量目前无法转化为利润。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维持目前规模的点位,对于分众来说,相对于前两年,只是多占用了不到50亿的资金(不到30亿的短期运营资金+20亿的增量固定资产投入)。

这对于有着接近90亿金融资产,不到10亿借款的分众来说,只是保守经营策略下的适当扩展,并不会带来太大的风险,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如何将新增的流量转化为利润的问题。

全部讨论

2021-05-03 19:08

持有两年多,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不是不看好,主要是因为发现了更好的企业。。。事后看,很可能是因为忽略了企业的模式带有很大的经营性杠杠,在估值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没有给买入价进行打折,导致在过高的价格买入

2019-04-25 17:09

有道理~

2019-04-25 13:21

【企业研究——分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