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仪器行业标的信息整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4

一、关注点

科学仪器长坡赛道、海外巨头映射、大公司竞争优势显著、国内企业面临国产替代的宝贵窗口期、国内企业普遍规模mini、相对不错的想象空间,因此分析仪器是值的看看并选择一些标的进行跟踪。

二、行业现状

分析仪器中的重点产品(如液相色谱、质谱)国内企业普遍处于产品打磨及市场推广阶段,目前市场份额大比例都是海外几家霸占。上市企业中除了营收有点体量的谱育科技(聚光科技子公司),其余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的营收占比基本不到10%。

国内上市公司普遍的营收结构都是现金流业务(如环境监测、检漏仪器、样品前处理、有机元素、通用仪器等等技术难度相对低的产品)+重点产品研发推广模式。

普遍现金流业务增速都比较缓慢,多数还是G端环保业务,波动还更大更不稳定。当然,如果没有环境监测领域的需求,好几个分析仪器的生存估计都是问题。从结果上看,相较于电子测量仪器的国内上市公司,分析仪器这边的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差几个等级。

对部分小公司来说,如果未来融资持续收紧,重点研发和推广的产品的效果都是需要更为保守看待。

产品储备和研发看,有的专注某一类产品(如质谱),有的是全面开干,投入也多,导致费用非常高。

客观说,如果没有政策强推,一些重点产品的替代几乎是很难的,花百来万,谁不想买久经验证成熟的设备呢?毕竟影响的都是企业经营效益和科研进展。国内企业的产品推广也是在这几年的国产替代大背景才逐步慢慢打开一点点市场。从国产设备的占有率看,环境监测肯定是国产化率最高的,科研端(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还是低很多。因此,各个企业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下游突破的行业,有点聚焦生命科学,有的聚焦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

从经营数据上看,这些分析仪器普遍有压力,未来如果融资端收紧,费用的管控及产品的顺利推广都很考验企业。在这其中,能做出较大单品的企业,值得高看一眼。

三、标的选择

1、聚光科技

上市后到2018年,国内环保领域的政策驱动给聚光带来了很大的成长性,当然现在聚光还在PPP的泥潭里面。聚光确实早早就开始搞高端分析仪器了,15年开始的安谱实验和公司自己孵化的谱育科技。安谱感觉挺不错的,不知道为啥20年转让了一些股权(财务上不并表),谱育营收也很不错,23年前三季度也做到8亿了,这个营收规模是遥遥领先其他分析仪器类上市公司。目前产品线也很齐全(千余人的研发、5个多亿的研发投入,也确实是遥遥领先国内其他分析仪器公司的投入),很多首台套,下游半导体、生命科学也正在突破中。另外,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实在是太高了,需要公司管理的改善,这东西涉及到管理,过往公司管理层感觉也一般啊,所以管理能改善吗?PPP这个坑啥时候能跳出来(看年报描述,从19年或者20年就开始要摆脱PPP的影响,但是从最新的交流纪要看,还很难确定)?

2、皖仪科技

环境领域、检漏领域(抓住了这个点,这几年增长稳健很多)基础盘也很稳健,且环境领域占比不算高(检漏仪器22年营收基本接近环保监测仪器营收),公司拥有国内较为庞大的研发团队,财务上还不错,短期支撑大的研发投入没有问题,过往营收增速也很稳健,2017年2.84亿,2023年7.85亿,年化增速18.5%。分析仪器研发产品布局及力度很大,但是产品线实在是太多了,啥多做(比如血液透析设备、超声手术刀等需要公司去做吗?怀疑态度),公司营收体量还比较小,研发能力及销售能力能支撑该规划吗(分析仪器是否已经有了代表产品?)

3、禾信仪器

公司非常专注于质谱仪的自主研发、国产化及产业化,掌握质谱核心技术并具有先进工艺装配能力,是国内质谱仪领域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2017年营收0.93亿,2023年营收3.78亿,营收年化增速26.6%,增长速度不错。环境领域收入波动大,且基数占比高,整体财务压力也大,需要等医疗、实验室分析仪器规模起来,21年刚起步,22年医疗+实验室近2500万,占比不到10%。禾信近期高管频繁离职,危险信号吗?

4、莱铂泰科

定位“样品前处理-分析测试-实验室工程建设”全产品链的分析仪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绝大部分营收集中在样品前处理。从2017年开始,公司营收端整体增长缓慢,2017年营收3.22亿,2023刚刚突破4亿。后续重点看公司分析测试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在半导体(高要求)、医疗等领域的销售及产品表现(单点突破能力验证跟踪LabMS3000\5000),目前产品推广刚刚开始。

5、海能技术

分析仪器里面财务表现最好看的标的了。公司体现了并购(新仪、G.A.S等)+自研的两条路发展模式。现金流业务中没有类似环境监测一家独大的情况,因此过往发展非常稳健,现金流/财务表现/负债等都非常健康。目前看公司最重要的悟空K2025等液相色谱产品刚刚崭露头角,产品竞争力及优势还需要等待。

6、雪迪龙

稳健有余(环境监测基本盘稳固且有不错的优势,财务报表非常健康,但是营业收入增长缓慢,2018年营收12.89亿,23年营收15.10亿),成长不足(当前重点发力工业过程,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仪、工业色谱等产品,但技术小比重太低,且对于科学仪器的投入力度一般)。

从投资的角度上看,上述标的胜率都很难看清,只能说行业可以看,值得花点时间跟踪下,我自己刷了下这些公司的年报和财务数据,重点做了海能技术的基本面信息梳理,后续优先跟踪海能、聚光、皖仪。

$海能技术(BJ430476)$ $聚光科技(SZ300203)$ $皖仪科技(SH688600)$

全部讨论

04-26 22:13

皖仪、海能都出一季度业绩了,都很烂啊。皖仪一季度营收直接和22年1季度同等水平了,高额的费用投入,国产仪器看着赛道不错,实则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还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