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科技再度“狂飙”!新一轮反弹就是现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2年四季度以来,压制港股市场的“三座大山”逐渐有所松动,恒生科技也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反弹行情,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月底,恒生科技指数已从2022年10月25日低点反弹超60%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0/25-2023/01/31

今日港股再度“狂飙”,恒生科技大幅反弹近7%,创自1月27日以来的最大涨幅,其表现再度领先三大指数。

数据来源:雪球,截至2023/3/1

虽然港股近一月以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回调,但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声音依旧认为:“今年的港股,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很有机会”

记得此前恒生科技指数大涨的时候,不少人问我是不是太高了?现在进行了回调,又有人问我:是不是上车的好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现在是个好机会!

港股基本面持续回暖

回顾过去两年,影响港股持续下探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疫情、政策监管以及行业业绩持续下滑的影响。再加上香港一直是个离岸市场,它的定价也主要是以美元和美元的流动性为基础,海外投资者的比例比较高,所以受外资的流动性影响比较大。

不过今年不一样了,随着中国定调经济复苏以及外部一系列因素缓和,现在压在港股身上的三座大山正在土崩瓦解,港股也迎来了好时机。

1.中国的各项宏观政策出现了积极信号

在外围流动性压力暂时缓解的同时,国内政策上也有持续回暖的迹象。

互联网政策的强监管阶段主要集中在2020年底至2021年底,在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对于政策不确定性的恐慌带来了港股互联网公司的持续下跌。

数据来源:雪球,截至2023/3/1

而互联网政策在2022年开始转向鼓励和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严管”到“呵护”,可以看出,目前政策上已经对互联网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给予肯定,强监管时期基本宣告结束

预计未来互联网政策大概率将会更加趋于鼓励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政策端的持续回暖也将有望带动港股互联网公司整体估值中枢的回升。

2.中美关系出现缓和

东吴证券数据显示,2022年12月,PCAOB发布公告称:撤销2021年对相关事务所作出的决定。这将意味着《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中“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其证券禁止在美交易”已不在中概股上成立,中概股退市风险基本解除,市场对中概股的担忧缓解,也在相当程度上提振了市场情绪。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

3.公司基本面的持续改善

中国的互联网龙头大部分都在港股上市,目前较多互联网公司在22Q2就已尝到降本增效的“甜头”,利润率开始环比向上。一些互联网头部公司在22Q3出现收入增速回暖现象。进入2023年,在疫后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平台的广告、电商、生活服务、支付、云计算业务等有望持续回暖,这无疑将会带动港股市场。

数据来源:申万宏源研究整理

所以,综上这三个因素的缓解,实际上反应了港股市场大概率已经走到了反弹的右侧,甚至某些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反转迹象。虽然港股之前已有过一轮反弹,但个人认为就目前的宏观情况而言,只是复苏的前奏,实际上经济数据还没有真正出现大幅反弹,流动性等指标也没有真正反转,而这恰恰也是港股后续继续反弹的动力所在。

港股旗舰—恒生科技指数

对于港股的投资者来说,恒生科技指数应该是绝大数投资者的首选,毕竟该指数对标的就是“东方的纳斯达克指数”

据了解,恒生科技指数是继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之后的香港第三大旗舰指数,反映香港上市的顶尖科技或创新企业表现,囊括了港股市场中的中国版“FAANG”公司,助力投资者把握中国科技股的历史性投资机会。

具体从Wind四级行业分类来看,该指数主要聚焦互联网零售(22.7%)、互联网软件与服务(22.6%)、通讯设备(10.1%)、家庭娱乐软件(7.2%)以及医疗保健技术(6.5%),可以说是一个泛科技的主题指数,整体科技属性十分明显。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2.28

从成分股质量上来看,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占比65.45%,其中前五大成份股腾讯小米阿里快手美团的合计权重高达40.14%,能满足投资者一指布局新经济龙头的投资需求。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2.28

最后从估值上来看,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恒生科技市盈率PE百分位达到了50%以上,已经不低了。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现在的股价跟去年4月份高点差不多,但当时的市盈率就比现在低不少。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2.28

这是因为决定市盈率的变量有2个:市值和利润(市盈率=市值/利润)。当短期利润出现大幅变动时,市盈率就会相对失真。

如果我们从市净率(PB)市销率(PS)上来看,就可以发现目前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水平依旧处于历史中下的位置,也就是说目前恒生科技指数依旧处于历史比较低估的水平。(市净率=市值/净资产;市销率=股价/每股销售额。)

市净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2.28

市销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2.28

另外,由于营收的变动会受经济的影响小很多,所以市销率的变化就不如市盈率变化那么大,个人认为数据相对来说也就比市盈率和市净率更准确些。目前恒生科技的市销率处于历史11.85%,中长期来看性价比依旧很高。

其实虽然前段时间恒生科技涨超了60%,但相比2021年的高点,下跌幅度仍然高达60%以上,中长期来看还是有很大的反弹空间。

数据来源:雪球;截至2023.03.01

因此投资者如果看好中国新兴产业的未来,尤其是看好互联网、半导体、生物科技等行业在科技创新背景下的发展,恒生科技指数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投资港股科技好选择--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

面对港股科技这块蛋糕,不少基金公司都在摩拳擦掌,其中早在2021年6月华泰柏瑞就发行了国内首只沪港互挂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513130)

所谓的“互挂”就是沪港两地各有一只ETF产品依托ETF互联互通机制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其中:

上交所上市的就是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SH513130)$ ,它成功将香港的$南方恒生科技(03033)$ 挂回了内地市场,香港的这只ETF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恒生科技指数ETF

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月31日,香港的这只ETF规模已超240亿元,流动性非常好,更加利于追踪恒生科技指数,控制误差。

另外,作为ETF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者,华泰柏瑞基金也一直保持着十五年零差错运营记录,跟踪误差水平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多次获得 “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项,旗下的沪深300ETF(510300)的规模也在今年1月16日成功突破了800亿,成为中国境内第一支规模超过800亿的权益类ETF。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深耕港股市场的资产管理公司,南方东英对今年的港股市场持乐观态度,在他们看来,最近港股的矛盾更多来自基本面和资金面。

基本面上,从1月底往前推三个月,这段时间中国股市表现抢眼,尤其是港股,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强预期和弱现实”这两个词汇。而在2月开始,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震荡调整,目前港股的预期和现实已经逐步交汇,主要证据就是随着临近2季度,越来越多好的宏观数据公布以后市场都会给予积极的反应。最典型的就是2月新房销售数据、2月官方PMI、财新PMI纷纷超预期。随着3月份财报季的到来,企业可以跟市场进一步的沟通,这对于市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资金面上,今年年初市场对整体资金面的改善是乐观的,但是2月出公布的CPI数据给市场浇了一盆冷水,现在很多人担心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会对港股造成较为负面的影响。不过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10年美债连续一周冲击4%未果,美元指数虽然是上行态势,但是由于黄金的价格走势相对稳定,所以我们判断美元大概率会继续走弱,新兴市场会跑赢,今天的离岸人民币汇率走势也恰恰印证了我们的观点。

为什么我们会对港股持乐观态度?因为去年港股经历了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双杀,目前内外因都没有了阻碍,再加上很看好中国的经济复苏,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今明两年港股会迎来向上的双击。不过,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时间更长,走势更稳健。

交易传奇人物威廉·江恩曾经说过“顺应趋势,花全部的时间研究市场的正确趋势,如果保持一致,利润就会滚滚而来!”今明两年,如果你也认为港股的崛是一个大趋势,那么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国内首只沪港互挂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SH513130)$

@华泰柏瑞基金 @南方东英资产管理 

#港股强势反弹,恒生科技大涨6个点# #港股# #恒生科技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