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长线投资应该怎么玩?到底是基本面,还是技术分析更可靠?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0

说到股票投资,大家其实都不算陌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操作的经验,只是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操作风格与类型,特别是现在的90后,操作风格有的非常激进。

一般从类别来说,主要分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两个流派,基本面其实就是所谓的价值投资,然而技术派就比较复杂。从时间跨度上来讲,投资风格还区分为长线和中短线,甚至是超短线。这里争论最多的就是基本面与技术分析两个流派,孰强孰弱。

首先,基本面分析属于长线投资,也就是根据公司财务报表,行业热点信息及各种消息面而做出的判断分析。不得不承认,基本面分析是我自己比较弱的项目,公司价值的增长是股票上升的根本原因,但是各公司财务报表等信息都是滞后于股票实际反应的,当如我等散户收到信息时,主力已经赚了一大笔。先不说说我们收集的信息有多少真实性,哪怕都是真实的,它们的权重各有不同,互相还存在着相关性影响,更重要的是市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风险难以把控,所以很难准确的做到从基本面消息角度来量化投资股票,至少我没有工具与庞大的数据系统来支撑做这个事情。

基本面虽然是个股上涨和下跌的内在原因,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股票的增长,在其均线上都会得到真实体现。股票不会背离技术层面,莫名其妙跳空到最高位置,可以说漂亮的技术形态是股票上涨的必要条件。既然股票的上升绕不开技术形态的体现,那么我想不如花更多的时间直接通过研究技术形态来判断个股的动向,当然,如能加上基本面对个股的利好结果分析,便于更坚定的持有该股票。
谈到基本面与技术面的话题,我想起以前与朋友也存在过一次争论。他们是价值投资与消息面的忠实拥护者,特别喜欢看市盈率等指标。简单的举出几个例子,范例一,个股刚出财报,数字比较理想,此时的市盈率也偏低,然而他们果断进入,结果却是长达近一年的套牢;范例二,有权威人士给出了个股所谓的内幕消息,朋友们马上准备介入,我却说不急,等技术形态到位且有所提现了再买入也不迟,他们不听,可想而知,结果消化了一年的消息,也没见股票有何动作,白白浪费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当然,本人也是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当年粤港澳大湾区框架签订前,利好的消息铺天盖地,我也提前蹲守了一波港口股。
然后,除了基本面分析,技术面的长线投资也很重要。提到技术面,那么肯定要了解技术分析的各种变量,指标如MA,VOL,BOLL,MACD和KDJ等。这里不是推荐说哪个指标有效,好用,而是如果基本的指标都不会看,且不相信的话,那么我建议还是不要玩技术分析。 举个例子,朋友从某只股票上赚取了40%的收益,我比较羡慕的问他准备什么时候止盈?他回答说,我预计该股能涨到100块钱以上,好吧,我顿时无语。再举个例子,我还有个朋友,经常能听说他的股票赚了很多钱,后来却反亏成了狗,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了,安慰他说等到牛市,你会赚大钱的,这其实就是一个盈亏同源的道理。再次强调,不懂指标,不看技术分析,千万别玩长线。
但是,往往市场上充斥着许多盈亏同源的投资者,最终都是以亏损收场,那么是什么支持他们依然坚持呢?人的心理往往偏好记住快乐的事情,同理他们也是赚过钱的,只不过今天赚到了,明天可能亏得更多,所以,很多人都说只要一天不从股市里面出来,终究不算赚钱。说这话的人要么就是在股市上吃过亏不敢再入市的,或者是压根没吃过葡萄说酸的人。我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是说自己在股市上赚了大钱,我也仅仅是个市场里不断摸索的普通投资者,但是确实有极少部分人在市场里面获益了,而且是收益颇丰,难道说他们靠的都是运气吗?且不论国内的各种专家大师,光说存在时间更长的美股,每年都会评出全年的冠军投资人,其中一位名叫马克.米勒维尼的投资者,也是《股票魔法师》一书的作者,本人是比较推崇的(我不是卖书的)。当然还有很多美股成功人士的著作,代表的也是各种不同的操作风格,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避免卖书的嫌疑。
在弥勒维尼的理论中,就像产品的生命周期一样,他将股票分为了四个阶段,这个思路与本人的经验不谋而合。其中,第一阶段为忽略期,也可以称为某些人所指的筑底或吸筹期;第二阶段为上涨期,股票此时不断加速拉升;第三阶段为套利期,此阶段股价波动频繁,大小主力争相套利出逃;第四阶段为衰退期,此时的市盈率水平也很低,但如果这时价值投资者们去接盘,等待他们的很可能就是长久的寒冬。有些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定义这几个阶段自己也知道,都是废话,那确实,我也承认,真正的干货在于怎样判断股票当时在哪个阶段。上文提到过的,无论基本面多么漂亮,内幕消息来源多么可靠,只要技术形态没达标,我是绝对不会建仓的。这里与米勒维尼的思想不谋而合,他也认为股票在第一阶段绝不建仓,哪怕财务数据多么好看,所以称为忽略期。那么怎么判定股票进入了第二阶段,并选择何时买入?米勒维尼非常大方的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不过还是那句话,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操作风格,可以参考,不能完全复制。
最后,股票的长线投资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技术分析得出几个阶段,择机而入就能躺赢了,需要考虑的内在和外部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基本面情况,行业板块热度,宏观层面不确定因素等黑天鹅事件的风险。而且不同股票的股性是不一样的,行业和概念板块的龙头股往往涨的更久一些,投资长线最好是选择强势板块龙头。学会股票长线投资的买入其实并不难,真正难点在于怎么卖出,想起一个真实的笑话,以前我单位一个自诩为炒股专家的同事,说自己操作模式非常可靠且牛逼,就是股票越跌越补,直到牛市涨起来,最后肯定是赚的,我当时只能佩服且羡慕他钱多。好奇的是,如果钱没用完,股票就涨起来了,或者说钱用完了,股票还没涨的情况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大话题,并不是说该同事的思路完全错误,只是用在股票上操作起来不大现实,若有同样思路清奇的股友想要长线投资,我倒是建议他们试试可转债,因为可转债下有保底,上不封顶,适合这种模式,具体我就不多介绍了。在没有找到热门板块的时候,我个人是偏向于指数基金定投,特别是大资金,放着也不能浪费,指数基金定投也是个好东西,但真正操作起来也是需要注意许多细节和风险,今天刚出差,在飞机上开备忘录打文字好累,以后有机会再继续探讨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