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上市在即,一年开200家新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海底捞上市在即!

近日,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海底捞已通过上市聆讯,同时更新了招股书。

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7.56亿元增长54.4%;净利润为6.4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53亿元增长17.0%。

2015年-2017年,海底捞的营业收入总额分别约为57.57亿元、78.08亿元以及106.3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9%;净利润由2015年的4.12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

与前三年相比,海底捞在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这一增长不仅来源于单店盈利能力的增加,更加因为海底捞正在提速开店。

  一年开200家新店  

招股书显示,为迅速扩大公司规模,海底捞今年新开店的数量较前几年明显提升。

截至2018年6月30日,海底捞累计开设341家餐厅,相较去年年底新开设71家,净增加68家。而在2015-2017年,每年新开设的餐厅分别为36家、32家、98家,净增加分别为34家、30家、97家。

此外,公司预计在2018年开设180-220家新的餐厅,将大幅释放业绩潜力。截至当前,海底捞累计开设362家餐厅,今年已经开设95家(接近去年全年开店数)以及已签订租约但尚未开设162家。

在2018年上半年开设的71家新餐厅中,63家已经到达初步月度收支平衡。而在去年海底捞开设的98家新餐厅中,97家已经达到初步月度收支平衡。

据悉,海底捞开设的新店也多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对比去年同期,海底捞在一线城市新增餐厅21家、在二线城市新增58家、在三线城市新增46家。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设餐厅收入为6.40亿元,同比增加161%;现有餐厅收入为65.40亿元,同比增加为48%。可以看出,新开设餐厅为海底捞带来较大的收入增长。

与新开设餐厅数量激增相匹配的是,海底捞配备的员工人数也呈直线上升。

和前次披露招股书时相比(5月17日),海底捞的员工总数增加了近3000人,除总部增加100人外,其余增加的均为一线的餐厅员工。

  年入106亿,日均1500人就餐  

从营收情况来看,2017年海底捞营收总额是106.37亿元,服务顾客超过1亿人次,是中国国内首家营收超百亿的餐饮企业。

其收益由2015年的57.57亿元增至2016年的78.08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亿元;年度利润由2015年的4.12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净利润增速为营业收入增速的两倍,可以看出海底捞仍在快速发展阶段。

海底捞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都在国内中式餐饮市场排名第一,三年稳坐餐饮头把交椅。2017年海底捞在中国火锅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但由于市场高度分散,比例仅有2.2%。

收入构成方面,主要收入来自餐厅经营、外卖业务及销售调味料及食材,虽然海底捞这几年在大力推广外卖服务,但其中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餐厅经营,2017年所占比例达到97.6%。

2017年海底捞的客流量超过1.03亿人次。在中国内地,每家门店每天平均有近1500人次前来用餐。

翻台率:平均每天5次。

在一线城市,海底捞平均单店日销售额能超过15万,在三四线城市能超过10万,整体平均日销售额达到14万。一线城市每个顾客人均消费近100元,即每家店平均每日招待超过1500人。

2015年到2017年,海底捞火锅店的平均翻台率也从每天4次,上升到每天4.5次、每天5次。 同店销售额年均增长达到14%。

  二三线城市成主力军  

据悉,海底捞的餐饮板块细分为餐厅经营、外卖服务、销售调味料及食材三部分。今年上半年,这三块业务的比重未发生明显变化,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7.4%、1.8%、0.8%。

从区域划分来看,截至2018年6月30日,海底捞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中国内地以外分别有78家、153家、85家、25家门店,其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8亿元、34.68亿元、14.01亿元、5.3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4.51%、47.23%、19.08%、7.24%。

其中,海底捞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中国内地以外的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6.14%、48.21%、120.28%、94.87%。

不同城市的翻桌率排位也各不相同,从高到低分别为二线一天5.1次、一线一天4.9次、三线及以下一天4.6次、中国内地以外一天3.7次。

可以看出,来自二三线城市的收入正越来越成为海底捞重要的收入构成部分,并且收入增长幅度大幅超过一线城市。

  极致服务:99.3%满意度  

在海底捞就餐的人有99.3%满意而归,有98.2%会再次就餐。

 争做“火锅一哥”  

目前,已经赴港上市的国内连锁餐饮企业有味千中国(快餐)、小南国(高端正餐)、呷哺呷哺(快速火锅)等。此前火锅品牌小肥羊也曾登陆港交所,但因为业绩不佳,已经从港股退市。

从这些企业近几年的市值来看,光景并不好过。根据云锋金融2017年12月整理的上市餐饮企业市盈率数据可以发现,在近一年的港股牛市中,除了呷哺呷哺,大部分餐饮公司都跑输指数,估值大多在20倍左右。

其中表现较好的是呷哺呷哺,市盈率超过30倍。这家火锅连锁企业2014年底登陆港交所,随后营收快速增长,2017年收入达36.64亿元,同比增长32.8%,目前其市值是156亿港元。对比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的业绩可以发现,后者的营收约是前者的近3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同为火锅店经营并已于港股上市的呷哺呷哺新开设了48家餐厅,累计开设780家餐厅。显然,海底捞的开店速度远大于呷哺呷哺。

从诸多方面来看,海底捞上市前景应该非常可期。当然,前提是必须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