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批量离职,继任者有能打的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又有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了。

6月19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基金经理国晓雯因个人原因卸任中邮未来新蓝筹中邮科技创新精选的基金经理。

这样一来,国晓雯目前手中已经无在管公募产品了,大概率将从中邮基金离职。

其实从年初至今,对于这种卸任、离任的消息,我早已见怪不怪了,原因也不外乎就那几个,业绩考核压力,内部存在矛盾,使得基金经理寻求别的平台等等。

6月份又有一批明星基金经理离任,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

01

中邮基金 国晓雯

先来看看国晓雯离任前业绩,主要看今年卸任的6只。

其中,中邮新思路中邮科技创新精选规模较大,且任职年化都达到了11%以上,规模大+业绩好,估计受到的关注比较大。

而这两只基金的继任基金经理,分别为金振振和王瑶。

加上接管的中邮新思路,金振振目前在管的产品共有两只,另一只中邮未来成长的任职回报表现不错,有11.3%。

金振振作为中邮基金的新锐基金经理,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他管理的中邮未来成长23年年度回报为18.86%,并且在去年年中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震荡期间,净值走势是逆势上涨的。

因为优秀的业绩表现,这只基金在23年的规模增长也比较快,一季度时合并规模还不到1亿元,到了年底已经超6亿元了。

并且也受到了机构的青睐,23年中报时,机构持有比例就达到了65%,年报时稍有降低,为45%。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机构不爱了,机构的持有份额还是在增加的,只是因为基金23年6月份暂停了大额申购,单日限购100万元。

金振振属于交易型选手,在投资上偏好左侧逆向布局,行业配置较为分散,以逆周期行业作为主要配置,再自下而上在相对底部和低估的行业当中寻找优质公司。

他的选股思路是以绝对收益为导向,并且风险容忍度较低,因此这只基金在金振振管理期间,回撤控制得还挺好的,24年以前基本没超过-10%,这点和中邮新思路宣传的以绝对收益为目标还挺契合的。

但是因为这只基金偏小盘风格,以至于在今年2月初市场整体回调的极端行情下,出现了大幅回撤,目前还在爬坑中。

中邮科技创新精选的基金经理王瑶,从22年1月份就开始和国晓雯共管了,在投资策略上肯定是会有一定的延续性的。

她本身也是中邮基金的“老人”了,在2014年就加入中邮基金,先是研究的电子行业以及TMT,深耕半导体设计、国产化设备材料、科技终端品领域。

目前所管理的两只基金也是重仓了多只工业股和信息科技股。在王瑶独管后,基金估计会更偏向科技板块。

02

招商基金 贾成东

近期同样批量卸任的还有招商基金的贾成东,在6月15日一口气卸任了5只基金,他的业绩分化还挺明显的。

不过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中,离任原因写的是因工作安排,并且显示会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

而在继任的基金经理中,比较值得大家关注的应该是招商成长LOF的吴潇。

吴潇之前是在国投瑞银,并且战绩挺好,管理的主动权益基金基本都取得了正回报,24年1月在招商基金复出,从目前继任基金的业绩表现来看还算不错。

吴潇此前有担任过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深耕投研超10年,具有长期的权益和固收+的多元资产管理经验。

他属于均衡风格,分散投资,会立足于深度基本面研究自下而上挑选个股,主要通过商业模式、竞争优势、管理层、估值四个维度优选标的,再根据确定性和公司兑现度等因素,来决定个股仓位权重。

吴潇的投资风格,也让他管理的产品的业绩表现既不会特别突出,也不会在某个阶段特别落后,长期持有体验还是不错的。

以他管理的国投瑞盈LOF为例,任职回报为143.05%,任职年化回报为15.16%,最大回撤为-32.62%。(数据来源:Choice数据,统计时间为2017/3/1-2023/6/15)

由于其稳健的业绩表现,所管理的产品也备受机构和员工的认可,在他管理期间,机构和员工的持有比例相较之前都是有所上升。

我始终觉得相较于吴潇的业绩表现,他的名气相对较小,来到招商基金后的第一只产品也是和苏超共管,如今接手招商成长LOF才是第一只独管产品,我是很期待后续表现的。

03

泰信基金 董山青

相较于前面两位,董山青的业绩表现可能没那么打眼,但是他的基金经理年限已经超15年了,妥妥的投资老将。

在今年卸任的基金中,规模最大、任职回报最好的的基金泰信行业精选,交由了王博强、 陈颖共同管理。

其中王博强的资历稍微深一点,基金经年限有9年多了,陈颖还不足3年,我看了下两位基金经理目前在管产品的业绩表现,应该是不大令人满意的。

泰信行业精选作为泰信基金旗下规模最大的一只主动权益类产品,此前一直是董山青单独管理,并在近两年大盘下跌的情况下,逆势取得了正回报,特别是23年时,年度收益率达到了35.2%。

其实按理来说,应该派出目前任职回报表现较好的基金经理接任,才更有可能留住基民,现在就看双基金经理管理会不会出奇迹了。

而目前泰信基金中,近年来表现比较好的权益基金经理,应该要属徐慕浩。

这只泰信基金自己培养的基金经理,2011年就加入了泰信基金,从研究员一步步做到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相对均衡,会通过壁垒、成长、估值三维选股模型自下而上选股。

截至6月19日,离任的基金经理也达150名之多,保持在历史高位,这种节奏在大环境未转变时,应该很难出现骤变,作为投资者,身处其中只能去不断适应。

因此,对于已经决定离去的基金经理,再业绩优秀,也与现在的我们暂时无关了,还是得看剩下的人,去寻找下一个符合自己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

@雪球基金 @雪球创作者中心 #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