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卷费率卷到最后会怎么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这周公募基金经理限薪闹得沸沸扬扬的,从最早的封顶5000万元,到后来的1500万元,慢慢缩水到300万元,而如今已经降到了120万元。

但看了半天评论区,发现有不少都在叫好的,甚至觉得120万元都高了,只能说在普遍亏钱的这几年,大家的精神状态已经遥遥领先了,很多时候不再想着回本,而是看着你也过得不好,我也会感到幸福的阶段。

相较于谣言四起,无法摸清状况的薪资,这几年公募基金的降费其实更为明显地让人感受到公募行业的困境。

01

内卷从降费开始

2023 年7月7日,证监会印发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统一降至不超过1.2%、0.2%,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开启。

虽然相较于降费,大家可能更关心基金是否能获得超额收益,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能省则省了,而这次降费也是近十年来公募基金收取管理费用的首次“缩水”。

根据Wind数据显示,23年公募基金共收取管理费用1356.57亿元,较上一年减少超过百亿元。

作为23年的最热且最卷的赛道,ETF的自然也逃不过被卷费率的命运。

9月头部大厂易方达率先拉开了被动指数型基金降费的序幕,将上证科创板50ETF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5%调低至0.4%,托管年费率由0.1%调低至0.08%。

后续工银瑞信和华安也相继加入这场ETF降费战。

前阵子,南方基金还推出了超低费率的I类份额,0申购费、持有7天及以上0赎回费,销售服务费0.1%/年,销售服务费打1折,相当于仅为0.01%/年,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了,不过就是只能在南方基金APP上购买。

而今年以来,根据Choice数据显示,已经有47只基金(各类份额合并计)下调了管理费率,仅4月份就有11只,其中不乏有多只债基和货基。

譬如在4月3日当天:

创金合信泰盈双季红定开债券管理费年费率由0.40%调整为0.30%。

东方红6个月定开纯债的托管费率由0.10%/年调低至0.05%/年。

信澳慧理财货币的管理费率由 0.2%降至 0.17%,托管费率由0.05%降至0.04%。

02

“卷”只是表象

如果要论公募基金哐哐降费的原因,第一个绝对是市场大环境不好。

2020年是属于公募基金的高光时刻,那一年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47.6%,而不少基民的预期收益率都是奔着50%去的,在这种行情下,其实没有人关心管理费是1.5%,还是1.2%。

到了2023年,低迷了两年多的A股已经不复当年,在普遍亏钱的情况下,那笔管理费已经不是赚钱时能微笑给出的辛苦费了。

基金业绩不好,自然免不了要被大额赎回,这时应该如何挽留呢?

降低费率成了公募基金公司的选择之一,而这种事情但凡有一个开头,后面的公募基金公司只能跟着降,更别说还有监管要求。

第二个则是产品同质化太过严重,尤其是债券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

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不佳,让这两类基金成为了资金的新去处,而十分微弱的收益率差异,较低的费率变成了加强竞争力的一个亮点。

流动性被视为ETF产品的“生命线”,通常ETF资产规模越大,持有人数量多,流动性也会更好。

因此ETF卷费率的逻辑,就是通过低费率吸引投资者入局,快速扩大规模,再通过规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而卷费率背后是各基金公司对规模的渴求。规模是ETF的生命线,同质化的产品,当买卖交易的费率越低,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入局,从而快速扩大规模,形成一种连锁反应。

现在降费已经成为了一种打法,后续也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会加入这场降费浪潮之中。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基金是为了“保壳”而选择降低费率,便于帮忙资金进场。

03

寻求突围途径

虽然公募基金降费这件事,是从23年大家才逐渐感知到的,但从海外来看,这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大趋势了,特别是主动管理型的基金,近年来管理费用都在大幅下降。

那么在费率降到一定程度后,下一步应该往哪踏,其实各家基金公司也开始尝试了。

譬如浮动费率基金,去年四季度首批浮动费率基金陆续成立,分别与规模挂钩、与业绩挂钩、与持有时间挂钩。

从各基金公司派出阵容的豪华程度,也能感受到他们对此的重视,招商基金派出了侯杰,兴证全球基金派出何以广,华夏基金派出王君正,景顺长城基金派出鲍无可,大成基金派出刘旭,交银基金派出杨金金,基本都是明星基金经理。

而截至目前,首批20只浮动费率基金的业绩表现都还不错,稍差一点的几只,我看了下,基本上都是因为初期建仓太快,且股票仓位又高,被年初那波大跌给耽误了。

除此之外,另一个方向就是基金投顾。

近年两年的市场长期处于回调之中,那些曾经因为身处风口,被捧上神坛的基金经理,业绩变差的同时,也失去了以往的口碑。

这点从后台留言也能感受到,“远离主动型基金”“不买基金了”“基金坑人”这类留言基本上每篇推文的下方都不会缺席,因为长期亏钱而产生的不信任感,可能比亏钱本身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更为致命。

那就不买基金了吗?当然不是,只是投资者们有了更信任的人选,那就是投顾大V,比起纯交易关系的基金公司,会频繁和投资者交流的他们更像是朋友。

不仅会用高频输出让你陪伴感满满,互动感也强,还会说人话,并且还会进行投资者教育,让你在投资理念等方面都收获满满,既能给到情绪价值,又能帮助资产配置。

而顶流大V的号召力更不一般, 甚至出现了因为失误让一只场内基金直逼涨停的乌龙事件,这和一些粉丝追星没差了,只不过前者买的是基金,而后者买的是代言罢了。

因此基金投顾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投顾费率还能弥补这部分降费造成的损失的,毕竟目前公募基金有上万只,产品类别已经算是非常齐全了,基民选基的难度远超股票,专人做专事肯定是正确的,只不过最后这个专人是谁,就看投资者能够认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