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红利策略,基金业绩分化怎么这么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23年的A股可能没有主线,但一定有顶流,那就是红利与微盘,都是凭实力出的圈。

特别是红利,在今年开年微盘大跳水的时候,高股息直接杀疯了,在一片低迷的A股中几乎是独占鳌头,关于红利策略拥挤度的讨论更是层出不穷。

如今微盘正在努力爬坑,而红利开始陷入回调,不过红利今年以来的表现还是十分亮眼的。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年初至3月19日,上证红利指数依旧以9.09%的涨幅,位居A股市场核心指数之首。

01

同一策略,不同业绩

我拉了一下目前市场上以中证红利/上证红利指数作为标的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只含主代码),一共有39只。

虽然同为红利策略,业绩分化还是挺大的,首尾今年以来的业绩相差了近25%。

涨得最好和涨得最差的两只都是量化基金,涨幅最大的是长盛量化红利,达到了9.84%,而末尾的国联智选红利股票涨跌幅为-14.76%。

国联智选红利股票因为太过不同寻常的跌幅,我还特地去找了产品资料确认了一下。

精选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的股票,并且“红利股”比例不低于费现金基金资产的80%,这就是红利策略,没错呀,到底哪出了问题呢?

这只基金本身规模较小,从2019年年末开始,基金的规模就不足1亿元了,并且后面日渐缩小,如今基金合并规模仅有0.16亿元。

这似乎也让基金进一步市值下沉,对比23年三季度的重仓持股,四季度个股集中度更分散了,整体其实更偏向微盘股了。

从具体持仓来看,这只基金三季报的前十大重仓股还是一些传统的高股息行业,但是到了四季度,前十大中出现了不少环保股,占比达到了40%,而这几只环保股的股息率,基本上都只有1点几。

我翻了下基金最初的宣传资料,量化模型采用的是股息率因子以及预期股息率因子,莫非这几个环保股是根据预期股息率因子筛选的?

不过国联智选红利股票在2020年的时候进行了基金经理的变更,所以可能在策略上进行了变动也不一定。

除此之外,我还看见了一个熟人,那就是陈颖。

陈颖目前在管的4只基金,23年度回报均在31%以上,是要远好于沪深300同期涨跌幅-11.38%的,但是今年却有点稍稍掉队了,管理的金鹰红利价值以4.98%的跌幅出现在了末尾区间。

如果你此前听过他的路演,或者看过我整理的相关推文,应该清楚他的4只基金是进行了策略复制的,只是细微处存在不同。

金鹰红利价值基金主要是靠的TMT和高股息资产的综合配置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从四季报来看,计算机和有色配置会更多一点。

所以他的红利策略也并不那么红利,更偏向成长风格,长期重仓TMT板块。这也和陈颖的能力圈有关,他有着近十年的通信及计算机实业经验,本身就对TMT行业具有高度的敏锐性。

不过,陈颖肯定是有在进行风险控制的,因为这只基金明显比另外3只的跌幅要少多了。

02

要怎么挑选红利基金呢?

面对业绩分化如此之大的主动型基金,很多人脑袋里估计已经冒出一个念头了,那就选择指数型基金。

如果你只是看好红利,只想拿个平均收益的话,指数型基金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证红利/上证红利指数作为跟踪标的的指数基金,今年以来回报就均为正。

因为主动管理型基金虽然会在基金合约中明确规定投资于红利主题相关股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红利、高股息的定义可能会更加宽泛,在红利风格并不占优时,也很容易出现一定的风格漂移。

再加上公募基金行业流动性较大,真正优秀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并不多,也很少有基金经理能够一直保持优秀。

指数型基金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既不用担心风格漂移,也不用担心基金经理变更产生影响。

从近几年的整体表现来看,被动型(指数型)红利基金在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均表现更佳,收益率均值都是要跑赢主动型红利基金的。

不过如果拉长来看的话,近五年主动型红利基金收益率均值表现更佳。而在2019年、2020年成长风格占优时,主动型红利基金的主动管理能力就体现出来了。

部分主动型红利基金可以通过对成长性较强,但是可能股息率可能没那么高的股票进行投资,获得了相对超额收益,这两年主动型红利基金的收益率是要远好于被动型红利基金的。

因此在红利风格并不占优,或者你就是冲着超额收益来的,一些主动型红利基金也是可以选择的。

除了绩优红利主题基金,有些基金稳定配置高股息股票的基金同样可以关注一下。

黄海、鲍无可都属于极为注重安全边际的类型。

黄海的行业配置和持股集中度相对较高,擅长自上而下宏观经济周期研判,会通过选择行业和择时判断合理投资机会。

鲍无可的行业配置较为均衡,不过他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仓位,阶段性对行业板块进行重配。

徐彦作为一名稳健的价值投资者,重仓持股集中度相对较低。他不参与高估值泡沫,会基于对企业的价值判断以合适的价格购买优质的公司。

杨鑫鑫同样是重仓持股集中度较低,持股相对分散,会从企业治理结构、基本面和估值三方面择选个股,通过长期持股获取个股的中长期收益。

此外,还有一些新冒头的基金经理,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比如德邦周期精选的吴志鹏,他管理的这只基金今年以来的涨幅达到了10.81%。(数据来源:Choice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3/19)

吴志鹏原先是做量化的,从2022年起,开始尝试将分红稳定性因子和基本面因子相叠加做了量化模型,走出了一条红利+量化的路线。

说实话,德邦基金作为小基金公司,在大头部早早抢滩红利的时候,他们迟迟未能布局,也不知道吴志鹏能不能为其弥补这方面的短板。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红利策略# #基金业绩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