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涨跌跌,我只想知道怎么实实在在赚到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2023过去两个月了。

1月,在外资带领下猛涨。2月,后继乏力下的盘整。

有些抄底的朋友,有些浮盈;有些浅套的朋友,已经回本。

最近开始都说今年没大行情,那这阶段该不该止盈?

先说一点。

朋友们,来股市的目的既不是逆天改命,也不是少亏回本,而是保值增值,格局一定要打开。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全面牛的脚步渐行渐远,板块轮动、抱团赛道在可见的未来将继续进行下去。

未来对止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不然倒V回去,得而复失,很难受。

市场上常见的四种止盈方法,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就是第二种指数估值止盈法和第四种高位止盈法。

对于持有大量行业ETF和宽基ETF的投资者,根据韭圈儿股债性价比和指数估值两个小工具,低位买入,高位卖出,中间躺平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而投资主动权益的投资者,当市场情绪非常亢奋,周围人都在谈论明星基金,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频现时,在市场都在展望3000块的茅台,1000港币的腾讯和伟大的(新)能源革命时,或许就是考虑止盈的时候。

这两种属于左侧卖出,有可能高位卖出后会继续上涨,少赚了,难受*2。

于是有人倾向于盈利回落,这种偏右侧止盈的操作。

但是我一点也不建议。

九圜清泉科技公司的首席投资官陈嘉禾老师,在《像空气一样的流动性》一文里,统计过2015年大波动中环保B基金的交易情况。

在6月1日到6月18日市场见顶之后,环保B回落18%,但相较于之前几个月几倍的上涨,这点下跌不算什么,而追涨买入的投资者还在等待解套,正在“越跌越买”,市场也还没有转熊的迹象,你肯定意识不到现在是右侧卖出的机会。

而之后的3个星期,短短14个交易日,环保B下跌63%。

卖?再卖已经来不及了,结果只剩被套死,难受*3。

右侧卖出非常激进,实际效果远远没有想象中的好做,那目标收益率是不是更好?

貌似,目标收益率法给人以安心盈的感觉,理论上符合普通投资者落袋为安的想法,但不太符合投资的底层逻辑。

投资的逻辑是?

以有性价比的价格买入好资产,长期持有。

投资圈有句著名论断“闪电落下的时候你要在场。”

来自于查尔斯埃利斯,在《赢得输家的游戏》中举的例子。

从1926年到1996年,在这段漫长的70年里,标普500的回报几乎都是在表现最好的60个月内缔造的,这60个月只占全部862个月的7%。

市场最丰厚的利润来自于短暂而震撼的主升浪,如果在基本面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达到10%的目标收益早早下车了,下一步去买什么呢?

最后的结果大概率就是“谢谢参与”,玩个寂寞,难受*4。

人生不如意10之9.9,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在以低估或合理价格买入权益资产,在估值和情绪高位时撤退,正确面对中间的枯燥和波动,学会与无数个“难受”相处,正是学习投资的必经之路,并且这条路没有捷径。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雪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