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地产,大佬们产生了分歧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3

原创 马尔金 拾三圆

2022年上半程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人艰不拆。

市场波动巨大,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一季度只有4个行业上涨,即使在迎来反转的二季度,也就12个行业出现上涨。而上半年整体表现中,只有煤炭录得上涨,其它行业均以下跌收场。

也就是说,即使凭借二季度的大涨行情,也难以吃回一季度的跌幅......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还能斩获正收益,甚至是净值还能杀出新高的主动权益基金,值得我们关注。

这两天,基金陆续公布二季报,聂世林、丘栋荣、陆彬这三位大佬赶了早班车,从二季度业绩来看,整体成绩都不错。

从他们对后续的看法中,或许能找到些投资方向。

一、聂世林

其中安信优势增长的基金经理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聂世林,仔细看了下,这只基金正好也属于在二季度创出净值新高的基金。

据基金二季报,今年上半年安信优势增长实现正收益4.41%,超越业绩比较基准7.97%;二季度收益率8.53%,等于在二季度把一季度的跌幅补了回来。

今年一季报披露的时候,安信优势增长前十大权重股中,主要是对仓位进行调整,前十大持仓股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把海尔智家踢出去,换进盐湖股份始终以食品饮料房地产、煤炭、有色这些防御板块为主。

而到二季度,前十大来了个大换血。

随着上海疫情解封和刺激经济政策出台,聂世林出货地产股;再加上煤炭受到价格管制,需求侧预期走弱,也进行了减仓。

金地集团招商蛇口保利发展兖矿能源被踢出去,前十大不再涉及房地产、煤炭行业,替换成传媒板块芒果超媒分众传媒三七互娱新晋前十大。

另外,虽然把五粮液调出前十大,但新纳入了绝味食品食品饮料依然保持一定仓位。

新能源方面,除了继续持有比亚迪,还新纳入了杭可科技。更显眼的是大幅加仓盐湖股份,加仓幅度接近355%,从第5大重仓股一跃成为第二大重仓股。

整体来看,安信优势增长二季度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从防御为主转向进攻为主,以食品饮料、传媒、新能源行业为主,说明聂世林对后市还是比较看好的。

他近期也提到,随着防疫政策的适度调整,人员流动和物流开始有序运转,有利于各项刺激政策的执行落地。可以预期下半年,在不出现外部局势持续恶化和疫情再度爆发的前提下,国内经济基本面将环比明显改善,各项数据指标都会有利于提振市场的信心。

这里还不得不说,在行业轮动比较明显的行情下,聂世林居然还能精准踩对节奏。

一季度涨幅排名前二的行业是煤炭、地产,到二季度房地产出现下跌,新能源板块大涨。

而聂世林正好是一季度加仓房地产、煤炭,二季度减持房地产、加持新能源

二是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

虽然是在二季度加持新能源,但聂世林对新能源属于持续看好。

在2021年年报中他就提到,电动车、光伏风电依然是景气度最高的行业,短期的扰动因素不改长期逻辑,需要动态应对。

今年二季报中也提到,加大了新能源的持仓比例,尤其整车企业在新车型的催化下,表现较好。

在他看来,偏上游的锂矿资源跟下游新能源整车领域的竞争格局相对清晰,尤其是上游的锂矿资源,即使价格有所回调,部分企业依然能够获得比较可观的超额收益,同时估值也还有一定优势;

下游整车方面,一些优势车企的产品周期与当前整个行业贝塔的契合度更高,随着未来有竞争力的车型越来越多,这些企业的盈利改善趋势非常明确。

看好新能源是一回事,但他并不是全线押注新能源,从持仓也可以看出他一如既往的均衡风格。

投资的行业始终比较分散,并不是押注某一两个热门赛道,而是攻守兼备,既有防御型的食品饮料有色金属,又有进攻型的传媒、新能源

尽管行业变换快,但风格是稳定的,所以在行情下跌时,他的基金回撤率也比较低一些。

但有个问题也值得注意,2021年四季度末基金规模才2.78亿,2022年一季度末为4.58亿,到二季度末已经飙升到12.74亿,是聂世林少有的上10亿规模的基金。

如果未来行情继续向好,基民买基热情恢复,基金规模还可能进一步膨胀。

规模是业绩的杀手,就看他能不能应对过来了。

二、丘栋荣

我翻了丘栋荣3只代表作中庚价值领航、中庚小盘价值、中庚价值灵动灵活的二季报,相比起聂世林基金经理简短的报告,丘栋荣写了2000多字的小作文。

我总结下来,其实就5个字:

低估值、港股。

先看他对市场的看法。

丘栋荣在报告中提到,二季度从挣扎转向希望,国内自疫情得到控制转入经济逐步改善,稳增长是国内经济主线...随着政策起效,经济动能有望恢复,基本面风险将显著降低。

对二季度行情属于乐观派,所以3只基金二季度的股票仓位都是90%以上,维持高仓位运作。

但他也提到,二季度国内流动性充裕,投资者将最大的乐观给予政策加持的景气赛道...以大盘成长股为代表的高估值股票估值水平升至历史85%以上分位值。

所以,他依然执行一贯的低估值策略,寻找那些估值低、供给受限但需求平稳或扩张的价值股,以及相对低估值但景气上行的成长股。

从前十大持仓看,在A股市场投资上,3只基金持仓重叠度比较高,集中持有兴发集团鲁西化工苏农银行柳药集团旺能环境南山铝业这些低估值股票。

同时,他还积极配置了港股。

中庚价值领航可以投资港股市场,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大幅提升港股配置,二季度继续持有中国宏桥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海外发展、美团快手,前4大持仓都是港股。

不过,美团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从一季度的10.04%的降到二季度的3.69%,从第一大重仓股调到了第8位。

丘栋荣是真金白银看好港股的,今年3月中,中庚价值品质(A+H基金)公告开放认购时,公告丘栋荣将申购不低于1500万元。

在中庚价值领航的二季报中,他再次提到看好港股的逻辑。

一是港股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绝对低位,以互联网、科技、医药为代表的成长股估值便宜。

二是港股的价值股以中国经济中各行业龙头公司为主,经营稳健且盈利扎实,保持了一定的成长性和持续的内生增长。

三是流动性对港股冲击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即使面临美联储加息紧缩的推进,港股极低估值条件下将相对免疫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边际收敛。

我还留意到,他在季报中对港股用了“战略性配置”这个词,所以接下来估计还会继续持有、甚至加大港股的配置。

再看他具体关注的行业。

3份季报梳理下来,他接下来会关注的行业包括:

一是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

银行股估值基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与制造业产业链相关、服务于实体经济、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区域性银行股,基本面风险较小且相对脱敏房地产风险暴露,估值极低但成长性较高。

丘栋荣开始看好地产,这还挺有意思的,和聂世林的看法正好相反。

丘栋荣的理由是,房地产市场政策有明显放松,央企地产龙头公司具有高信用、低融资成本的优势,短期受益于需求回归和购房者偏好转变,长期受益于市场占有份额持续扩张,目前估值也比较低,有比较好的回报潜力。

一个迅速减持,一个开始看好,到底谁是大赢家,还是蛮期待的。

二是能源、资源类公司及其下游产能。

他预计国内下半年进入稳增长发力阶段,被疫情推迟的生产投资消费将集中于下半年释放,会抬升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

另外,疫情、战争、能源等风险事件还没结束,供需可能会再度失衡,能源、资源类公司可能会再迎利好。

国内煤炭成本端优势也比较高,所以会保持电解铝、煤化工等在能源利用上更有优势的公司的配置。

三是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

关注那些需求增长、供给收缩、细分行业龙头,比如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医药制造、机械加工、轻工等行业中真正低估值小盘成长股和小盘价值股。

四是其他中小盘成长股和价值股。

比如计算机、电子、汽车零部件、高端制造等偏成长行业的部分中小盘成长股,公用环保、交通运输等传统低估值行业中的部分小盘价值股

五是港股市场会重点关注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企业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粘性高,变现能力强。加上政策最敏感的阶段已经过去,企业将回归自身价值,目前估值水平正处于低位,在扩张放缓、削减非核心业务资本开支下,公司盈利和现金流水平预期得到提升。

低估值选股策略免不了要经历时间的沉淀,从发现被低估的股票—提前买入进行埋伏—等待估值修复卖出,等待时间可能很长,但相对来说安全边际也更高,可以耐心等待后边的爆发。

三、陆彬

新能源一哥陆彬二季度继续大买新能源。

3只任职以来回报翻倍的基金,不管是限定投资主题的汇丰晋信智造先锋、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还是没有投资方向限制的汇丰晋信动态策略,都集中持有天齐锂业、雅化集团、宁德时代、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新能源产业股票。

陆彬身上“新能源”的标签很重,因为从他2019年中旬首次上任管理基金,就开始下注新能源板块。

以他最早管理的汇丰晋信智造先锋来说,算上今年二季度,已经10个季度重仓雅化集团、天齐锂业、赣锋锂业,7个季度重仓宁德时代、杭可科技。

虽然以新能源出圈,但他其实并不完全聚焦于新能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是各行各业基本面选股的均衡型选手

比如汇丰晋信智造先锋二季度除了新能源,还有艾为电子、安恒信息等TMT行业,以及航亚科技之类的国防军工股。

对于后市,他认为“优质成长”(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医药、新消费、TMT科技等)将成为后续市场的投资主线,并且这个大趋势不会随着短期资本市场的波动而改变。

换言之,即使这些行业短期有调整,依然会坚定看好。

总结下来,3位大佬对下半年都比较乐观,有各自看好的赛道,但对新能源都抱有信心。

亚里士多德名言,明白自己一生在追求什么目标非常重要,因为那就像弓箭手瞄准箭靶,我们会更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投资也一样,搞清楚什么赛道有前景、自己看好什么方向,然后坚定投资,最后也能有所收获。

$汇丰晋信智造先锋股票A(F001643)$ $安信稳健增值混合A(F001316)$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首批基金二季报来了# 

全部讨论

2022-07-15 21:45

请问丘栋荣哪里看到看好新能源呀?是比较隐晦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