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爽了,马拉松赛事服务中还有这么一种闷声发大财的公司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近年来,国际马拉松赛事吸引了广泛的参与人群,越来越多的业余选手参加,随着赛事规模逐年扩大,作为重大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医疗保障也应运而生。 重大体育赛事医疗保障是运动医学领域中一门特殊的学科,根据赛事的规模和要求,建立符合运动特点的医疗救援团队和救援规则,实行组织结构重组和工作流程优化,并由此孕育出专业的赛事救护类公司,使受伤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救治,以减少伤亡。同时国内外上市公司也开始布局,投资控股专业的赛事医疗保障公司,服务各类重大赛事。

一、 赛事医疗保障公司主要做什么?

顾名思义,主要从事专业赛事医疗保障,使在赛场上的受伤人员,在救护车到达前对突发急症/意外伤害者进行有效救助。相对于公立医院而言,更具专业性。在赛事前,可以根据赛事规模,赛道不同位置的气象环境等数据,对赛事风险进行预判和预警,对医疗资源作出动态的调整。在赛事中,监控和调度医疗急救人员、救护车辆、核心设备,急救志愿者等资源,快速高效地处置意外受伤人员。

二、 赛事医疗保障行业链


1、监管支持机构

在整个产业链中,赛事的主办单位,通常都是各省市的旅游局、人民政府、旅游局及相关协会,并能协调各地公共资源,如:交通 、安保、通讯以及赛事周边资源。

2、赛事运营公司

赛事运营公司,主要负责赛事的整体策划、推广传播、商务招商、赛事执行、物料投放、后勤保障等,常见的企业有中奥、智美体育等企业

3、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医疗保障企业,除了各地公立组织的医疗急救外,专业的赛事保障企业也成为主要补充,垂直服务于专业的各类赛事急救,具备专业的赛事经验、急救设备、急救人员以及急救周边产品和服务,形成不可或缺的社会组织。

4、院内救治

赛事的后端保障,将现场急救后的人员,送到周边医院救治,以及诊疗后的康复医疗机构。

5、急救周边

服务于赛事的周边企业,主要业务包括赛事急救培训认证、赛事急救设备(如:AED急救设备)、擦扭伤急救药品以及赛事应用的产品和服务等。

三、 赛事医疗保障的市场现状

1. 马拉松赛事规模持续增长,孕育赛事医疗保障公司发展

2011—2018年中国马拉松赛事规模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举办1581场规模赛事,2011年仅为22场,8年增长70倍。


中国马拉松规模人次从2016年280万人次增长至583万人次,增长101%,

赛事分布在31个省区市、285个地级市,举办马拉松比赛占地级市总数的85%。

预计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将超过190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与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随着马拉松赛事规模的扩大和参与者数量的“井喷“,再加上马拉松赛事具有周期长、人员多,强度大等特点。由参赛者身体原因造成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甚至有跑者因身体原因不幸离世。原有的具有医疗背景的公立组织,如医院,红十字会等,无法满足越来越垂直和专业的赛事保障需求,由此催生了垂直于赛事的专业商业化服务公司,并带动了赛事医疗保障行业的快速发展。

2. 国家政策助推赛事医疗保障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马拉松赛事规模的扩大,国家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众多专业赛事保障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赛事医疗保障行业,有力的促进了赛事医疗保障行业的快速发展。

四、 国内主要赛事医疗保障公司

我国赛事医疗保障行业的公司,尚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主营业务为赛事保障、急救培训、急救设备租售,以及赛事保障周边产品及相关服务。涉足这类业务的企业包括:第一反应、极速反应、辰邦急救等企业。

1. 第一反应

上海救要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20日,创建品牌“第一反应”。公司主营业务为急救培训、赛事保障、儿童安全、社区安全。陆乐是公司创始人,现有公司股权结构中,陆乐为实际控制人,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的深圳市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上市家用医疗器械公司江苏鱼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救要救投资管理公司分别占股15%,10%,15%,强大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江苏鱼跃,及龙头互联网企业腾讯背景资源,为后续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 极速反应

极速反应医疗救护培训中心(唐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27日,公司简称“极速反应”,是一家从事专业急救培训和赛事医疗保障的机构,主营业务包括体育赛事医疗保障、急救培训、医疗设备租售三大业务单元,成立至今已为全国40多场各类赛事提供医疗保障;累计为30多万人次运动员提供急救保障服务,为50多家企事业单位共计10万余人次进行了急救培训。极速反应是慈瑞医疗集团旗下的赛事保障机构,为集团的医体融合布局的关键业务单元。

3. 辰邦急救

辰辰帮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24日,公司简称“辰邦急救”, 其自主设计研发的辰邦智能院前急救服务系统,包含线上:辰邦急救APP、智能云平台和线下辰邦 24 小时智能急救终端站,此系统是我国首个物联网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自助智能急救系统, 将“人、物、网” 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填补专业急救团队到来之前的黄金抢救空白, 使用户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真正全面解决市场痛点,为百姓提供便捷的共享服务模式,为政府和机构实现一张图管理。辰邦急救自建立专业的急救培训体系,并已获得北京急救中心和北京市红十字会指定授权培训基地资格,为用户提供智能化院前急救服务。

五、 赛事医疗保障公司经营策略

1. 扩大区域市场,提升赛事保障数量,提升企业应收

1) 开展城市加盟,依靠当地企业的口碑和资源,拓展全国市场

马拉松赛事在全国极度分散,在有限时间周期内,无法快速扩展全国,必须依靠本地企业的口碑和影响力,共同发展,加速业务规模扩大,采取城市加盟策略,竞标当地赛事保障业务,夯实区域市场。

2) 与赛事运营公司合作,互利互助

赛事运营公司是赛事运营主要执行方,并进行赛事策划、市场推广等多项业务,利用其掌握的赛事资源,合作共赢,拓展更多赛事数量。

2. 运用赛事科技产品和服务,提升医疗保障效率

赛事保障公司利用大量赛事急救保障经验,建立标准化的赛事保障体系和产品服务,进行商业化输出。比如:在赛事风险评估、保障预案、招募志愿者、风险点管控、急救资源投入、赛道优化等方面利用商业产品进行全局布置和系统化考量,提升保障效率。

3. 拓展多元化业务

1) 开展急救培训认证、企业培训及定制化服务,提升营收

赛事规模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急救人员加入,全程赛事需要上百位急救志愿者参加,企业开展急救培训业务,提升营收,还可以横向研发多类型急救课程,包括但不限于 AHA BLS 认证培训、RLS 赛道生命支持课程认证。以及开展 企业定制化培训服务,扩大营收范围。

2) 拓展更多急救场景

除了赛事急救业务外,还可以扩展更多的急救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儿童(幼儿园、中小学等)安全培训及 AED 投放、社区安 全培训及 AED 投放、公共场所(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 安全培训及 AED 投放、运动场所(体育场、健身房等)、企业(厂矿、酒店等)安全培训及 AED 投放

六、 结尾

国内外上市公司,及重点企业已经开始行业布局,尤其医疗器械、赛事运营及互联网巨头企业,已经开始投资并助力发展,后续将对国内外重点赛事医疗保障企业进行分析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