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0

在北京,小学普遍严格限制学生课间活动的范围和强度。财新随机走访北京中心城区的27所学校,在东城区,至少有六所学校对学生课间活动作出限制,西城区至少五所、朝阳区六所、海淀区五所。

北京之外,据财新了解,在河南郑州、河北保定等地,也有学校采取类似规定,常见的做法包括:不准出教学楼、不准出教室、不准在教室内外高声说话和嬉戏打闹等。

关于身体活动对人体的必要性及益处,已有海量研究予以证明。2021年“双减”过后,体育学科的地位大大提升,各种课外体育班也招生火热。多份相关文件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保证体育时间作为重中之重,强调保障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021年教育部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也明确规定不得对学生课间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做出不必要约束。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力量的控制能力弱,玩耍时常易磕碰。常有家长在孩子受伤后到学校讨说法,甚至索要巨额赔偿。在有些安全事故的处理上,个别地方政府部门也会为了息事宁人,高度强调学校、教师在校园安全中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避免种种风险,一些学校倾向于通过减少或取消体育活动、降低体育项目难度等来维护学生安全,甚至限制学生课间活动,把学生“圈养”起来。

监管层面早已关注到校园活动中的风险防控难题。针对学校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教育部等先后出台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如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明确了学校在体育运动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责任,当中也提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以减少体育活动的做法规避体育运动风险。”

全部讨论

2023-07-21 10:25

作为某种补偿,北京的公立小学每天都安排了体育课,然而课间不许追跑打闹终究还是违反小学生本性的。

2023-07-21 09:34

还是师生比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