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前IPO主管被拘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6月26日,香港证监会发布公告称,证监会与廉政公署采取联合行动,搜查两家保荐人公司的办事处、两家上市公司及一家财经印刷公司的办公室。廉政公署在行动中拘捕了港交所上市部首次公开招股审查组一名前联席主管及两名与他相关的人士,怀疑他们在该两家上市公司的上市申请审批过程中涉及贪污及公职人员行为失当。

香港证监会称,证监会作为法定监管机构,在《证券及期货条例》下有责任监督、监察及监管港交所及联交所的活动。由于调查仍在进行当中,现阶段不会作出进一步评论。

港交所对此表示,香港交易所各项业务均保持最高标准的诚信及专业操守。香港交易所高度重视此事并将确保事件得到彻查,并正全力协助廉政公署及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进行有关调查。因履行相关监管及法定责任,香港交易所目前不能就正在进行的调查发表进一步评论。

廉政公署也在同日证实,该署与证监会于6月23日展开名为“寒山”的联合行动,联合搜查和拘捕了前述公司和港交所人士,还公布了搜查的两个保荐人公司都是证监会持牌人。廉政公署同时也表示,调查仍在进行,廉署现阶段不会再作进一步评论。港交所在廉署行动期间提供全面协助。

涉及30宗上市申请

廉政公署拘捕港交所IPO前主管和相关人士,使得近期港交所出现上市腐败传闻进一步明朗。此前在6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某位曾负责新股IPO审批的港交所前高层,联同保荐人及律师行涉嫌“不当审批”及向个别申请人“放水”,协助不完全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通过审批,涉及超过30宗上市申请,包括已上市的建筑股及餐饮股。

据媒体报道,有传言卷入丑闻的港交所高层为5月离职的新股审批小组联席主管杨金隆,其于2013年加入港交所。网络资料显示,杨金隆于1998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后加入德银担任证券分析工作,此后在2013年加入港交所。据媒体报道,他在港交所工作期间管理一个由70名员工组成的团队,负责监管新上市公司申请,包括发布指引、制定政策和审核招股说明书。而在今年5月,他以“家庭原因”离职。

李小加称若有“蛀虫”会及时清除

对此,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近日在公开场合回应指出,他对于香港的上市发行制度的自我纠错能力、自我清除能力充满信心,若有“蛀虫”会及时清除。

李小加认为,上市发行制度是一个标准清晰、自由裁决量有限、市场主导的披露制度。在这个制度之下,无论是谁在监管过程中,权力都受到了非常清晰的制衡和检验,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出让一家公司来上市的决定。这个机制的核心就是要把权力限制住,令贪腐的空间大幅缩小。

根据港交所与证监会双方签署的《上市事宜谅解备忘录》,证监会是发行审核监管权力的源头,港交所的权力来自证监会的转授。证监会通过监督港交所是否依法行使审核权间接地履行证券发行上市的监管职能,同时其拥有法定的调查及执法权,并保留核准决定的最终否决权。

现行上市审批制度“把关”是否足够?

此次事件备受关注,有市场分析指出,港交所既作为上市公司又担任监管机构,双重角色或存在潜在利益冲突,那么现有的上市审批制度,由上市科及上市委员会“把关”是否足够?

据媒体报道,香港发行上市实行的是双重存档制度,港交所是上市审批的前线监管机构,所有新股申请需向港交所提交。保荐人代上市申请人递交上市申请后,由上市部审阅,再由上市委员会进行上市聆讯决定是否批准上市,上市部人员也会在聆讯中解释通过理由,而创业板公司则直接过关。上市委员会由独立人士组成,就上市申请提供独立意见及批核,上市申请也会在证监会进行双重存档。

有分析认为,目前在发行和上市审核中,港交所起主导作用,证监会仅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原则性的形式审核。

具体来看,港交所侧重于实质审核,其重点在于申请材料是否符合《上市规则》和《公司条例》的规定,同时依据单纯盈利指标、市值、收入、现金流指标、市值加收入指标,评价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业务规模的标准水平。

证监会侧重于形式审核,其重点在于审核申请材料是否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及其配套规则的规定,关注招股书的整体披露质量及该证券的上市是否符合公众利益。但证监会只对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查,而不直接对申请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

港股上半年IPO数量全球第一

6月25日,安永发布报告总结2019年上半年全球IPO活动和分析下半年市场前景。其中,香港联合交易所IPO数量蝉联全球第一。报告指出,2019年上半年香港市场共有74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695亿港元,IPO数量同比减少24%,筹资额同比增加35%。

数据显示,香港前十大IPO共筹资393亿港元,占上半年筹资额的57%。金融与健康企业表现抢眼,IPO数量与筹资额列前十大IPO的前两位,其中上市的9家健康企业中有3家是非盈利企业,均得益于港交所IPO新政鼓励生物科技企业赴港上市,推动健康企业上市高潮。

港交所在进一步优化上市机制方面做了诸多努力,包括鼓励更多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以及规划提出要吸引海外大型企业来港上市,涵盖第一或第二上市融资,并且为吸引亚太区公司来港上市,研究进一步改革现行上市制度,推动这些公司逐渐纳入互联互通。

全年数据预测方面,安永预计香港2019年IPO发行平稳,如果巨型IPO发行成功,筹资额将超过2000亿港元。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蔡伟荣表示:“香港市场IPO排队企业数量维持高位,香港IPO发行计划依旧强劲。此外,大湾区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也将为香港IPO市场注入活力。零售和消费品,科技、传媒和通信,金融,房地产和健康行业将是2019年下半年香港IPO筹资的重要行业。下半年,将有大型公司以第二上市方式赴港上市。” $康宏环球(01019)$